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205T 067-2004 无公害农产品 迷你南瓜生产技术规程
B05苏农业标州市地方准DB3205DB3205/T067-2004无公害农产品迷你南瓜生产技术规程2004-12-31发布2005-01-01实施江苏省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食品伙伴网前言本标准在编写结构、内容和格式等方面均符合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本标准由苏州市农林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市蔬菜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小娟蒋树德陈虎根鲍忠洲夏苏清。食品伙伴网无公害农产品迷你南瓜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迷你南瓜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和生产技术措施。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迷你南瓜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T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的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迷你南瓜早熟小型南瓜一代杂交种。生长势中等,单株结实率高,连续着果性强,果实扁圆形,果皮淡黄色,上覆10余条深黄色条纹,有极佳的观赏性,肉质致密,口感细腻,甜糯,品质佳,单果重300g~400g。4产地环境应符合GB/T18407.1—2001要求。5生产技术措施5.1栽培季节5.1.1春季保护地栽培:1月上中旬播种育苗,5月下旬~6月采收。5.1.2秋季保护地栽培:8月中旬播种育苗,10月下旬~11月采收。5.2播种育苗5.2.1育苗设施根据季节的不同春季选用单栋大棚、小拱棚、电热温床等设施,夏季育苗一般应配有塑料大棚、防食品伙伴网虫网及遮阳网或相应的替代设施。5.2.2营养土育苗营养土配比田园土、砻糠灰、腐熟有机肥体积比为2︰1︰1,将配制好的营养土置于直径10cm~12cm的营养钵中待用。5.2.3种子处理将种子置于55℃温水中浸种,待其自然冷却后,继续浸种2h~4h后捞出洗净,置于25℃~28℃恒温箱中催芽至露白。5.2.4播种将露白种子播种于浇足底水的营养钵中,每钵1粒,覆土1cm厚,春季播种后畦面覆盖地膜,秋季播种后覆盖遮阳网,当50%~70%幼苗顶土时撤除覆盖物。5.2.5苗期管理5.2.5.1温度管理:春季通过覆盖薄膜、通风等方法进行温度管理。秋季通过覆盖遮阳网、加大通风量等措施进行温度管理。苗期温度指标见表1。表1温度时期播种~齐苗(℃)齐苗~真叶展开(℃)真叶展开~三叶期(℃)三叶期~定植(℃)昼26~2825~2627~2815~25气温夜25~2820~2215~188~10土温(营养钵)20~2320~2315~2012~155.2.5.2空气湿度:棚内空气湿度宜保持在70%~80%,注意加强通风换气。5.2.5.3土壤水分:有效含水量宜保持在60%~70%。5.2.6壮苗指标植株3叶一心,子叶完整,株高10cm~12cm,茎粗0.5cm以上,无病虫害。5.3定植5.3.1设施春季一般采用塑料大棚加小拱棚加地膜覆盖,生长前期应增加无纺布等材料覆盖保温,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步揭除覆盖物;秋季保护栽培一般在生长中后期采用双层薄膜保温。5.3.2整地施肥定植前10d~15d耕翻土壤,深度15cm~20cm。立架栽培每标准大棚(180M2)作4畦,畦宽100cm,沟宽40cm,沟深15cm~20cm。结合整地,把基肥施入定植沟内,每667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500kg~3000kg、NPK(16:16:16)复合肥50kg。5.3.3定植时间春季一般在2月上、中旬,棚内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定植;秋季一般在8月下旬~9月上旬定植。食品伙伴网密度一般采用立架栽培,每畦种2行,株距30cm~35cm,每667㎡种植1500株~1800株。5.4田间管理5.4.1温度管理春季通过覆盖薄膜、通风等方法进行温度管理。秋季通过覆盖遮阳网、加大通风量等措施进行温度管理。田间温度指标见表2。表2时期白天(℃)夜间(℃)缓苗期28~30不低于20营养生长期20~30不低于15开花结果期20~25不低于15果实成熟期25~30不低于155.4.2空气湿度相对湿度控制在75%以下。5.4.3及时整枝一般采用单蔓整枝,及时摘除侧蔓。5.4.4疏花、疏果主蔓12节前着生的雌花及早疏除,12节以后开始留果,以后每隔3节~4节留一果,每株可留5只~6只果。5.4.5人工授粉上午8:00~10:30进行人工授粉。5.4.6水分管理采用滴管进行灌水,整个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进入开花结果期后要增加灌水量。5.4.7病虫害防治5.4.7.1主要病虫害:病害:白粉病、病毒病。虫害:蚜虫。5.4.7.2防治原则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5.4.7.3防治方法5.4.7.3.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选择3年以上没有种过瓜类的田块种植。使用无病土育苗,重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土壤深翻、晒垡,及时拔除杂草,及时清除植株病残体,烧毁或深埋,铺设地膜,采用滴灌,打开排气扇,通风降温降湿,使用无滴膜防止积水,整枝时用药皂消毒,加强大棚出入管理,防止病虫传播。食品伙伴网物理防治采用银灰色防虫网避虫,如蚜虫;对于土壤传播病害的防治,可在夏季灌水闷棚10d~15d消毒。5.4.7.3.3药剂防治5.4.7.3.3.1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2000(所有部分)的要求。5.4.7.3.3.2定植前对棚室消毒可用烟熏剂或硫磺粉点燃烟熏并密闭一昼夜。在生长期,使用15%可湿性粉剂三唑酮15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150倍防治白粉病;使用40%可溶性粉剂克毒宝1000倍液或20%病毒K可湿性粉剂500倍防治病毒病;使用10%吡虫啉可溶性粉剂2000~3000倍或70%艾美乐可溶性粒剂8000~10000倍防治蚜虫。5.5采收授粉座果后30d,果实即可采收上市,老熟果需40d~45d。5.6清洁田园将残枝败叶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6生产档案6.1建立田间生产档案。6.2对生产技术、病虫防治、管理措施进行记录。食品伙伴网
本文标题:DB3205T 067-2004 无公害农产品 迷你南瓜生产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115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