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财政金融学主要内容:第一章财政导论第二章财政支出第三章财政收入第四章国债第五章国家预算第六章金融导论第七章金融市场第八章金融机构第九章金融业务第十章国际金融第十一章金融风险、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第十二章货币需求与供给第十三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第一章财政导论学习要点:财政的产生与发展,公共产品与公共需要,市场失灵的表现,财政的职能。重点难点:财政实现稳定经济的机制和手段第一节财政的产生和发展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强制的、无偿的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一、财政的产生从人类发展史来看,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所以财政活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现象。(一)财政产生的条件财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在剩余产品与私有制出现以后,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经济条件是财政产生的基本条件。政治条件是财政产生的必要条件。(二)财政产生的过程原始人类没有剩余产品,也没有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财政是随着奴隶制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二、财政的发展(一)财政分配形态的发展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自然经济下,财政分配标的物的形式只能是劳役和实物;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财政分配标的物形式发展为以劳役、实物和价值形式并存;当前只以价值形式存在了。(二)财政规模的发展财政规模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家的职能决定的。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职能不断扩大,国家财政的规模基本上呈现递增排列。从更长远看,财政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会随着国家职能的减少而有逐步收缩,并随国家一起走向消失。(三)财政性质的变化财政经历了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和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历史演变。资本主义国家及其以前的财政都属于私有制国家的财政。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是服务于人民根本利益的国家财政。三、财政的特征(一)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二)财政分配具有全社会集中性和全局性(三)财政分配具有无直接偿还性(四)财政收支以价值形态为主,实物形式为辅(五)财政收入和支出具有对称性(平衡性)第二节公共产品与公共需要公共产品,亦称“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在西方亦指指能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或服务。如国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财物和劳务,以及义务教育、公共福利事业等。一、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一)效用的不可分性(二)消费的非竞争性(三)受益的非排他性二、公共产品的层次性(一)纯粹的公共产品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同时具备或满足上述三个特征的公共产品(二)准公共产品1.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但消费的非竞争性不充分。2.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特征,但受益的非排他性不充分。三、公共产品的定价原则(一)零价格原则适用于那些由政府免费提供的典型的公共产品,如国防、外交、司法等;(二)损益平衡原则按照市场经济原则,任何行为主体对某项产品的提供都要求保本,而且在可能的条件下有适当的盈利。如铁路等(三)受益原则对市内公共汽车、地铁、自来水、民用煤气等公共产品按受益原则定价是比较合理的。(四)供需均衡原则对某些不可储存的物品和劳务,如电力、电话和运输服务等,按供需均衡原则定价有利于保持合理的消费结构。第三节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市场失灵的表现主要有:一、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二、市场不能有效解决外部效应问题三、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四、信息不对称与不充分五、市场不完全六、收入分配不公七、经济波动或失衡第四节财政的职能财政有以下三种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财政可通过采取转移支付制度等方法;(二)财政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实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三)市场无法有效提供公共商品,提供公共商品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二、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层次。三、经济稳定职能稳定经济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财政实现稳定经济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一)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二)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三)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四)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和平安定的环境。习题一1、财政的特征主要有哪些?2、财政实现稳定经济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哪些?第二章财政支出学习要点:财政支出的含义,内容、分类、规模;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重点难点: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方法第一节财政支出概述一、财政支出的含义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对通过财政收入而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有计划地进行分配的过程。财政支出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提供公共秩序产品,主要包括行政司法和国防外交等内容。(二)提供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内容。(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主要包括教育、医疗、文化、气象等社会事业。(四)提供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优抚等内容。二、财政支出的分类(一)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二)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公共财政统计标准分类;(三)财政支出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四)财政支出按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三、财政支出的规模(一)含义财政支出规模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安排的财政支出的数量。表现财政支出总量可以是支出数额的绝对量,也可以是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相对量。衡量财政活动的规模,通常可以使用两个指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1.经济性因素。2.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3.政治性因素。4.社会性因素。(三)财政支出的合理规模财政支出的合理规模,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又能实现政府职能需要的财政支出规模。1.坚持量入为出的理财思想。2.坚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根本目标。3.坚持以实现经济稳定运行为调控目标。四、财政支出效益(一)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内涵第一,财政支出的外在合比例性是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前提。第二,财政支出内在合比例性是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根本标准。从政府资源配置、资源耗用的全过程看,财政支出效益包括财政支出配置效益和财政支出耗用效益两个部分。(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1.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2.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的统一;3.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统一。(三)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即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2.最低成本法,也称最低费用选择法,该方法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3.公共劳务收费法,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支出为社会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项目采取适当收费的办法,借以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4.综合指数法,即在多种经济效益指标计算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权数计算出综合经济效益指数。5.公众评判法,对于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其效益的支出项目,可以选择有关专家进行评估,并对社会公众进行问卷调查,以评判其效益。第二节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购买性支出可以直接增加当期的社会购买力,并由政府直接占有社会产品和劳务,运用得当,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但对国民收入分配只产生间接影响。一、消费性支出消费性支出是指政府以消费者身份在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所发生的支出。消费性支出包括行政管理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支出、卫生支出、文化支出、体育支出等内容。二、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政府投资的特点:第一,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第二,政府投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第三,政府投资有利于社会投资结构的优化。第三节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转移性支出主要有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构成。一、转移性支出的特点1.政府把财政资金无偿转移到领受者手中,不要任何报酬。2.政府付出资金,却无任何资源可得。3.表现为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再分配。二、转移性支出的主要形式(一)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组织实施为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因意外事故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覆盖面最广的社会保障制度。它具有强制性、互助性、社会性、福利性四个特征。主要项目有:①养老保险。②医疗保险。③失业保险。④生育保险。(2)社会救济。社会救助是国家对没有劳动收入来源,生活困难的孤寡老弱病残者,以及因天灾人祸而陷入生活困境的家庭、失去父母资助的儿童和国家规定最低收入标准的困难户,提供的满足其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帮助。(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国家向全体社会成员普遍提供的资金帮助和优价服务。(4)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是国家按照规定,对法定的优抚对象提供资助和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带有褒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较强的政治意义。社会保险资金筹措的方式(1)基金制(又称完全积累式)。(2)现收现付制。(3)混合式(又称部分基金式部分积累式)。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1)社会保险型(2)国家福利型(3)个人储蓄型(4)国家保险型(二)财政补贴支出1.财政补贴的含义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实行特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目标,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再分配形式。财政补贴的性质同社会保障支出一样,都属于政府的转移性支出。政府进行财政补贴,实质上是将一部分纳税人的收入无偿地转移给另一部分经济主体。2.财政补贴的特征(1)政策性(2)灵活性(3)时效性3.财政补贴的经济影响分析(1)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2)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4)财政补贴运用的限度(三)税收支出1.税收支出的概念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的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2.税收支出的形式就刺激经济活动和调节社会生活的税收支出而言,其一般形式大致有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等。习题二1、什么是公共劳务收费法?2、政府转移性支出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第三章财政收入学习要点:财政收入的概念、分类、规模和结构的分析;税收的分类;国际税收;非税收入。重点难点: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第一节财政收入概述一、财政收入的概念财政收入属于财政分配的第一阶段,是国家将社会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拥有的一部分社会产品,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形成的货币资金的总和。二、财政收入的分类(一)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1.税收收入2.国有资产收益3.国债收入4.收费收入5.其他收入(二)按财政收入的来源分类1.按形成财政收入的经济成分为标准,将财政收入分为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和外商独资经济收入。2.按形成财政收入的经济部门为标准,财政收入分为第一产业收入、第二产业收入
本文标题:第一章财政导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117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