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JBT 53546-1999 悬挂式摇床 产品质量分等
D96JB/T53546-1999悬挂式摇床产品质量分等(内部使用)1999-06-09发布2000-01-01实施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前言本标准是对JB/T53546—94《悬挂式摇床产品质量分等》进行的修订。修订时,对原标准作了编辑性修改,主要技术内容没有变化。本标准依据的产品标准是JB/T4244—1999《悬挂式摇床》。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T53546—94。本标准由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淮北矿山机器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桂英、姚宝明、丁配银、黄嘉琳。本标准于1987年11月以JB/ZQ8139—87首次发布,1994年9月标准号调整为JB/T53546—94。JB/T53546-1999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悬挂式摇床的产品质量等级、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评定悬挂式摇床的产品质量等级。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958—1980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GB/T3177—1997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GB/T3768—1996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GB/T6060.2—1985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磨、车、镗、铣、插及刨加工表面JB/T5000.3—1998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焊接件3质量等级3.1分等原则产品的质量等级根据采用的标准、产品的技术水平、成品检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用户评价意见几个方面来确定,分为合格品和一等品两个等级。3.1.1合格品3.1.1.1按现行标准组织生产,实物质量达到相应标准的要求。3.1.1.2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稳定。3.1.1.3附件与配套产品能保证主机达到合格品水平。3.1.1.4用户评价产品性能满足使用要求。3.1.2一等品3.1.2.1产品的结构、性能、精度、安全、卫生、可靠性与寿命等质量指标达到国际一般水平,且实物质量水平达到国际同类产品一般水平。3.1.2.2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稳定。3.1.2.3附件与配套产品能保证主机达到一等品水平。3.1.2.4用户评价产品使用效果良好,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3.2质量等级指标悬挂式摇床产品质量等级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6-09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悬挂式摇床产品质量分等(内部使用)JB/T53546-1999代替JB/T53546-942000-01-01实施JB/T53546-19992表1%主要零件质量等级成品检验项目合格率装配、涂漆和包装质量检验项目合格率关键项目合格率主要项目合格率合格品1009010090一等品100100100933.3成品检验成品检验项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数值或要求序号质量要求项目名称单位规格合格品一等品电动机功率kW3LYJ4LYL1.51.1末煤3LYJ4LYL—20~25煤泥3LYJ4LYL3~710~15处理量硫铁矿t/h3LYJ4LYL3~63~10冲次Hz4.16~5.66冲程mm8~223LYJ2.51.5限制性运动上下跳动左右偏摆mm4LYL5.04.0横向3LYJ4LYL0~100~8调坡纵向(°)0~11整机性能初始相位角(°)140~180温升3LYJ4LYL3530床头箱油温昀高温度℃75床头箱清洁度mg5004502综合技术要求床头箱无渗漏油现象3可靠性与寿命第一次大修期(选硫)h10000150004配套性正常工作辅助设备电动机满足相应等级要求人身安全保护带罩安全可靠5安全卫生噪声dB(A)≤85≤833.4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3.4.1装配、涂漆和包装质量检验项目应符合表3的规定。JB/T53546-19993表3数值或要求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合格品一等品项数1运动系统运转灵活12偏重系统静平衡床头水平放置偏重系统能随遇平衡13齿轮啮合面积沿齿高≥45%沿齿长≥60%114大小偏重片重量公差g≤201除锈等级St2St31主要大平面油漆无流痕、气泡1油漆表面无漏漆、脱落、裂纹、色泽不一15外观质量整机外露表面良好1箱外标记统一、准确1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1安装使用说明书1总图、安装图1随机技术文件装箱清单齐全1包装箱、捆扎件、外露加工表面牢固,有防锈、防划伤措施16包装实物与文件相符13.4.2主要零件加工制造质量(关键项目和主要项目)检验项目至少应包括表4、表5规定的内容。表4为3LYJ悬挂式摇床的主要零件检查项目表,表5为4LYL悬挂式摇床的主要零件检查项目表。表4序号零件名称检查项目及要求项数1传动机架8孔径公差φ110mmH78孔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8孔径圆度公差0.03mm*4对孔φ110mm同轴度公差值0.025mm*两孔组上下距离尺寸公差带516mm±0.18mm*上下两孔组轴线平行度公差0.18mm*两孔组水平距离尺寸公差带387mm±0.16mm*两孔组水平轴线平行度公差0.12mm888422222主轴Ⅰ轴径公差φ75mmv6轴径表面粗糙度Ra1.6μm2轴径公差φ50mmjs62轴径表面粗糙度Ra1.6μm键槽宽度尺寸公差20mmN9调质硬度240~270HB112211JB/T53546-19994表4(续)序号零件名称检查项目及要求项数3主轴Ⅱ轴径公差φ75mmr6轴径表面粗糙度Ra1.6μm2轴径公差φ50mmjs62轴径表面粗糙度Ra1.6μm轴径公差φ40mmh7轴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轴径公差φ35mmjs6轴径表面粗糙度Ra1.6μm键槽宽度公差20mmN9键槽宽度公差10mmN9调质硬度240~270HB112211111114大齿轮孔径公差φ75mmH7孔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键槽宽度公差20mmJS9齿距积累公差Fp:160μm齿距极限偏差±fpt:20μm齿形公差ff:18μm齿向公差Fβ:16μm公法线平均长度极限偏差:上偏差Ewms:–170μm下偏差Ewmi:–350μm齿面表面粗糙度Ra3.2μm热处理硬度200~230HB11111111115小齿轮孔径公差φ75mmH7孔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键槽宽度公差20mmN9齿距积累公差Fp:125μm齿距极限偏差±fpt:20μm齿形公差ff:18μm齿向公差Fβ:16μm公法线平均长度极限偏差:上偏差Ewms:–170μm下偏差Ewmi:–350μm齿面表面粗糙度Ra3.2μm热处理硬度240~270HB11111111116大带轮孔径公差φ35mmH7孔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键槽宽度公差10mmJS91117小带轮孔径公差φ28mmH7孔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键槽宽度公差8mmJS91118球头座内球径公差φ75mmH10内球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孔径公差φ140mmH7孔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球面淬火硬度45~50HRC11111JB/T53546-19995表4(完)序号零件名称检查项目及要求项数9球头拉杆球径公差φ75mmh10球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1110球头盖内球径公差φ75mmH10内球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孔径公差φ140mmH7孔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球面淬火硬度45~50HRC1111111床架每层八个固定座在同一平面内平面度2mm相邻两层固定座所决定的平面平行度3mm焊缝质量应符合JB/T5000.3中CS、CK级要求111注1带∗者为关键项目。2关键项目20项,主要项目78项。表5序号零件名称检查项目及要求项数1传动机架8孔径公差φ110mmK78孔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两孔组上下距离尺寸公差480mm±0.115mm*上下两孔组轴线平行度0.18mm*两孔组水平距离尺寸公差360mm±0.115mm*两孔组水平轴线平行度0.12mm8822222下小齿轮轴轴径尺寸公差φ50mmk6轴径表面粗糙度Ra1.6μm轴径公差φ55mmj7调质硬度241~286HB44413上大齿轮轴轴径表面粗糙度Ra6.3μm轴径公差φ65mmm6轴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轴径公差φ68mmj7轴径表面粗糙度Ra6.3μm轴径公差φ70mmk6轴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调质硬度241~286HB444442214轴套孔径尺寸公差φ130012.0052.0−−mm孔径表面粗糙度Ra6.3μm两端面表面粗糙度Ra6.3μm111JB/T53546-19996表5(续)序号零件名称检查项目及要求项数5下大齿轮轴轴径公差φ65mmm6轴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轴径公差φ70mmk6轴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轴径公差φ60mmj7轴径表面粗糙度Ra6.3μm轴径公差φ50mmk6轴径表面粗糙度Ra1.6μm调质硬度241~286HB2211222216上小齿轮轴轴径公差φ50mmk6轴径表面粗糙度Ra1.6μm轴径公差φ40mmk6轴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轴径公差φ70mmm6轴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轴径公差φ60mmj7轴径表面粗糙度Ra6.3μm调质硬度241~286HB2211112217大齿轮孔径尺寸公差φ70mmH7孔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键槽宽度公差20mmJS9齿距积累公差Fp:160μm齿距极限偏差±fpt:20μm齿形公差ff:20μm齿向公差Fβ:16μm公法线平均长度极限偏差:上偏差Ewms:–170μm下偏差Ewmi:–350μm齿面表面粗糙度Ra3.2μm热处理硬度200~400HB11111111118小齿轮孔径公差φ70mmH7孔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键槽宽度公差20mmJS9齿距积累公差Fp:125μm齿距极限偏差±fpt:20μm齿形公差ff:16μm齿向公差Fβ:16μm公法线平均长度极限偏差:上偏差Ewms:–170μm下偏差Ewmi:–350μm齿面表面粗糙度Ra3.2μm热处理硬度241~260HB11111111119大带轮孔径公差φ40mmH7孔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11JB/T53546-19997表5(完)序号零件名称检查项目及要求项数10小带轮孔径公差φ24mmH7孔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1111推力短轴轴径公差φ55018.0012.0+−mm轴径表面粗糙度Ra3.2μm22注1带∗者为关键项目。2关键项目8项,主要顶目113项。3.5用户评价意见应有对产品质量评价的三家用户证明材料或性能试验报告,作为评定质量等级的依据。4试验方法4.1试验条件4.1.1试验产品应是合格入库的产品。4.1.2试验场地:a)设备基础牢固可靠;b)电网电压波动小于5%。4.2试验内容4.2.1成品、装配、涂漆和包装质量检验项目、方法及所需的仪器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测试仪器序号测试项目和方法名称和规格精度1电动机功率用功率表进行测量1D5––W2.5级2处理量在用户处定期进行现场试验,一般不少于2年一次3调坡用钢卷尺测量吊挂钢丝绳的长度,然后计算出纵横的调坡坡度3m钢卷尺1mm4冲次用SC–4数字式闪光光电测速仪进行测量,测量点可选择在床头箱两侧适当的位置SC–4数字式闪光光电测速仪1r/s5初始相位角ϕ以180˚时的初始相位角为标准相位角,标准初始相应角用正弦规及水平仪进行测量检查。非标准初始相位角的调整与测量,按调整时移动的齿数计算:)360(180zn°−°=ϕ式中:n——调整时相对标准相位角位置移动的齿数;z——被调整齿轮的齿数正弦规水平仪0.001mm0.05mmJB/T53546-19998表6(完)测试仪器序号测试项目和方法名称和规格精度6冲程采用轨迹法在记录纸上直接描绘运动轨迹用刻度尺测量,测点选在中层床架的两侧,前后取四个测量点,测得数据分别为S左前、S左后、S右前、S右后,四点数据的平均值即为被测摇床的冲程S。双侧冲程差ΔS的评定:ΔS=22右后右前左后左前SSSS+−+刻度尺1mm7床头箱温升用水银玻璃温度计进行测量,摇床起动前测量一次,记下初
本文标题:JBT 53546-1999 悬挂式摇床 产品质量分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133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