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现代物流概论 第二章 物流系统
第一节物流系统概述一、系统与系统工程二、物流系统的构成三、物流系统的模式四、物流系统化五、物流系统分析本节内容一、系统与系统工程(一)系统的含义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单元之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完成某一功能的集合体。一个单元可称为一个子系统。系统形成的条件:a.两个以上要素构成;b.各要素相互关联和制约;c.具有一定的结构及特定的功能。返回首页系统的基本特征:1.集合性:系统是由2个或2个以上有一定区别又有一定相关的要素在一定条件下集合所组成2.相关性: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3.目的性: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的进行活动4.层次性:系统是有层次的5.适应性:系统必须适应周围的环境(二)系统的模式系统的三要素:输入: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劳力、劳动手段、资源、能量、信息;输出:将“输入”进行必要的转化处理,使之成为有用的产成品,供外部环境使用。如生产系统:原材料加工产成品(三)系统的结构与特点元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系统的中心问题是研究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构:特点:1、具有可以判别目标性能好坏的标准;2、为了完成同一目标可有几种不同方案;3、有可能应用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模拟模型进行分析检验;4、具有独立性;(四)系统工程:是为了创造或改造系统,使之最有效地达到系统的目标,运用各种科学知识,根据系统的思考方法而进行开发、设计、制造或运行的综合性工程体系系统工程着眼于系统的创造改进,达到整体效益最佳,不拘于局部利益。系统工程工作方法的三维系统(美国、霍尔工程师):时间维(X坐标):将系统工作时间分为7个阶段(规划、拟订、分析、实验、调试、运行、更新)逻辑维(Y坐标):每个时间段中进行的工作步骤(摆明问题、指标设计(制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优化、择优决策、计划实施)知识维(Z坐标):每个时间段上每个步骤所用的知识(计算机、行为科学、工程学、数学、环境学、法律学、管理学、经济学)系统工程的特点:1.整体最优性:系统工程的基本指导思想,从系统的整体出发2.相关协调性:不断协调各子系统的运行3.环境适应性系统工程的一般工作程序(1)确定目标(2)收集资料(3)建立模型(4)优化分析(5)分析评价(6)系统实施物流系统工程: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设计制造或改造、运行物流系统的综合性工程体系。二、物流系统的模式及特征(一)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是由多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单元结合起来,以完成物质实体流动为目的的有机结合体。物流系统可分为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作业系统。物流作业系统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等环节组成,这些环节也称为物流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可按时间和空间分成更小的子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在保证订货、进货、库存、出货、配送等信息畅通的基础上,使通讯据点、通讯线路、通讯手段网络化,提高物流作业系统的效率。返回首页现代物流强调的是其管理属性,通过对物流各个环节和要素的系统化、集成化管理,提高物流能力和物流服务水平,有效控制物流成本。(二)物流系统的结构1.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物流系统的六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和流速。流体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载体的类型和规模,流体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流向、流量和流程,流体、流量、流向和流程决定了所采用的载体的属性,载体对流向、流量和流程有制约作用,载体的自然状况对流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影响产生影响2.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供应链各阶段都具备运输和储存功能,装卸搬运功能随运输方式或运输工具变换、物流作业功能之间的转换而产生,包装功能、流通加工功能在流通过程中才产生。一个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取决于生产、流通模式。判断物流系统功能发挥是否合理,不是看物流系统进行了多少作业,而是看物流系统为生产和销售降低了多少成本。3.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物流系统网络的2个基本要素:(1)点。物流基础设施比较集中的地方;分为:•单一功能点。只有某一种功能,或以某功能为主。•复合功能点。具备两种以上主要物流功能,具备配套的基础设施。•枢纽点。物流功能齐全,吞吐能力大,对整个物流网络起控制作用(2)线。连接物流网络中结点的路线,是通过一定的资源投入而形成的。物流网络中的线的特点:•方向性。在同一条线上有往返两个方向的物流同时存在。•有限性。一条线总有起点和终点。•多样性。有多种具体存在形式。•连通性。不同类型的线必须通过载体的转换才能连通。•选择性。可以选择多种线路。•层次性。包括主线和支线(三)物流系统的模式物流系统具备5要素:输入、处理(转化)、输出、限制(制约)、反馈。输入:资源、能源、设备、劳力、信息等处理:物流设备设施建设、物流业务活动、信息处理管理工作等输出:物流服务限制:资源条件、能源限制、资金与生产能力限制、价格影响、需求变化、仓库容量、运输与装卸能力等。反馈:对输出的评价,输入的调整。(四)物流系统的特征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人是系统的主体,人与物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物流是一个大跨度系统。地域跨度大,时间跨度大。3.物流是一个可分的系统。4.物流是一个动态系统。系统要素和运行经常发生变化。5.物流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6.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美国学者将物流活动概括为以下16项内容:1.客户服务管理2.需求预测3.物流信息交换4.库存控制5.物料装卸搬运6.订单处理7.售后服务8.工厂和仓库布局9.物资采购10.工业包装11.退货处理12.废弃物处理13.运输14.仓库管理和保管15.流通加工16.配送三、物流系统中的制约关系——这种制约关系也称二律背反或效益背反关系。1、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间的制约关系提高物流系统服务水平,物流成本增加。——效益背反关系是指在同一系统要素之间诸方面处于相互矛盾的关系之中,想要较多地达到其中一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部分损失。2、物流服务子系统功能之间的约束关系:——各子系统的功能若不均匀,物流系统的整体能力将受到影响。如运输能力与装卸搬运能力之间的制约关系。3、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的关系:——如运输费用与仓储费用之间的制约关系。4、各子系统的的功能和所耗费用的关系:——如增加仓库容量与费用之间的制约关系。物流服务是系统的输出物流系统服务性的衡量标准:1、对用户的订货能很快地进行配送;2、接受用户订货时商品的缺货率低;3、在运输中交通事故、货物损伤、丢失和发送错误少4、保管中变质、丢失、破损现象少;5、具有能很好地实现运输、保管功能的包装;6、装卸搬运功能能满足运输和保管的要求;7、能提供保障物流活动流畅进行的物流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反馈信息。8、合理的流通加工,以保证生产费、物流费之和最少四、物流系统化物流系统化即把物流的各个环节(子系统)联系起来看成一个物流大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返回首页物流系统优化目的:输入最少,输出最佳。即:物流成本低,服务效果好(一)物流系统化目标(6S)服务性(service)——在为用户服务方面要求做到无缺货、无货物损伤和丢失现象,且费用低。快捷性(speed)——将货物按客户指定地点迅速送到。安全性(safety)——保证物流活动的安全性及避免供货中断有效利用面积和空间(spacesaving)——逐步发展立体化设施和有关物流机械,有效利用空间。规模适当化(scaleoptimization)库存控制(stockcontrol)——按照生产与流通的需求变化对库存进行控制。(二)物流系统设计要素(六要素)1、商品的种类、品目等;2、商品数量的多少,年度目标的规模、价格;3、商品的流向,生产厂、配送中心、消费者等;4、服务水平,速达性、商品质量的保持等;5、时间,即不同的季度、月、日、时业务量的波动、特点;6、物流成本。在进行物流系统设计时需掌握以下基本数据(三)物流系统设计原则1、大量化:一次性处理大量货物。2、计划化:有计划的组织物流活动。3、短距离化:以最短线路完成商品空间转移4、共同化:通过物流企业的合作,提高单个物流企业的效率。5、标准化:标准化是实现物流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基础条件。6、信息化:通过物流信息的顺畅流动,将物流系统与采购、生产、销售系统密切联系起来,以便有效控制物流作业活动。为建立高效率的物流系统,在设计物流系统时应遵循下列原则:第二节物流系统分析一、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系统分析是从系统的最优出发,在选定系统目标和准则的基础上,分析构成系统的各级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系统同环境的相互影响。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系统的目的、功能、环境、费用和效益进行充分的调研、收集、比较、分析和数据处理,并建立若干替代方案和必要的模型,进行系统仿真试验;把试验、分析、计算的各种结果同早先制订的计划进行比较和评价,寻求使系统整体效益最佳和有限资源配备最佳的方案,为决策者的最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信息。返回首页物流系统分析是从物流的整体出发,根据系统的目标要求,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计算方法,对系统目标、功能、环境、费用和效益等进行充分的调研,并收集、分析、比较、处理有关数据和资料,建立若干拟订方案,比较和评价结果。目的:获得最优系统方案内容:分析子系统功能及相互关系、环境影响等过程:调研、分析、建模、试验、评价、决策物流系统分析的作用作用:系统分析在整体系统建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当系统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相互矛盾的因素时,更需要通过系统分析来避免技术上的返工和经济上的损失。物流系统分析是系统设计的核心部分(见右图)系统开发程序图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1.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二)物流系统分析的特点1、以整体为目标2、以特定问题为对象3、运用定量方法4、凭借价值判断(三)物流系统分析流程(P45图)系统的建立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系统规划:定义系统概念,明确系统目标系统设计:概略设计,制订方案系统实施:试验改进,投入运行(四)物流系统分析内容1.外部环境分析物资生产状况物资的流通物资的消费财政信贷状况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度2.内部分析物流作业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物流需求变化的特点、需求量、需求对象、需求构成物流系统各作业部门的有关物流活动的数据构成物流生产的新技术、新设备、新要求、新项目库存物资数量、品种、分布情况、季节性变化、质量状况运输能力的变化、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条件和要求各种物流费用的占用、支出,社会经济效益等二、物流系统分析方法(一)物流系统模型化1.物流系统模型化的概念和意义模型的三个特征:现实系统的抽象描述由一些与所分析的问题有关的主要因素构成表明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2.系统模型分类实物模型图式模型模拟模型数学模型(二)物流系统建模方法1.物流系统建模方法优化方法模拟方法启发式方法2.对所建立模型的要求保持足够的精度简单实用尽量借鉴标准形式第三节物流系统评价一、物流系统评价的目的对物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是为了从总体上寻求物流系统的薄弱环节,明确物流系统的改善方向。物流系统评价的目的有两个方面:1.提出技术上可行、财务上有利的多种方案后,要按照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详细评价这些方案的优劣,从中选出一个可以付诸实施的方案。2.物流系统建立后,定期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二、物流系统评价的原则与程序1.物流系统评价的原则评价的客观性方案的可比性指标的系统性充分考虑“效益背反”现象2.物流系统评价的程序明确评价目的和内容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单项评价综合评价三、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P51图)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物流生产率物流质量(一)物流生产率物流生产率是指物流系统投入产出转换效率的指标。包括5个方面:1.实际生产率—实际完成的产出与时间消耗的投入之比(1)投入值与产出量不受价格变化的影响,即以不变价格衡量(2)产出必须具
本文标题:现代物流概论 第二章 物流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1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