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商务楼宇区域化党建工作总结范文(十八篇)
商务楼宇区域化党建工作总结范文(十八篇)第一篇范文: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总结XXX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总结材料年初以来,XXX街道党工委按照区委要求,结合街道实际,创新组织设置,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载体创新,提高服务能力,党建区域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一、创新组织设置,健全党建网络,组织体系实现区域化。一是强化联合领导。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轴心、以社区党组织和市水务局、市交通工程局、武装部等15家辖区单位党组织为扇面的“辖区党工委”。目前,辖区党工委已成功召开全委(扩大)会议2次,共同商讨解决巷路维修、污水管改造等社区事务12件次。辖区党工委地组建使辖区单位的沟通协调转变为联合领导,使辖区单位支援社区建设由配角变为主角,使工作由“无责”变为“有责”,实现了辖区事务一起议、活动内容一起定、发展成果一起享,极大地调动了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创新组织设置。街道党工委按照“三贴近”(即贴近群众组织、贴近群众需求、贴近岗位职责)原则,按照趣缘、地缘、业缘等特征,科学设置了救助帮扶、平安维稳、文体娱乐等各种功能性党支部24个,组建了流动党员、义务巡防、文艺宣传等各类党小组30个,辖区党员实现全覆盖。三是健全党建网络。街道通过单建、联建、挂建和派建等方式的形式,重点加强了非公企业的党组织的组建。目前辖区非公有制企业28家,已组建党组织的9家,未达到条件组建的全部入驻党建指导员,真正做到了“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实现了非公党组织建设全覆盖。二、建立联管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工作机制实现区域化。一是建立党建工作责任机制。街道制定了年度区域发展规划,并与市盐业公司、公路管理段、烟草专卖局等16家辖区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协议,实行年度目标考核办法。二是建立党员联管工作机制。街道建立了1个党员服务中心和6个社区党员服务站,并分类建立了直管党员、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以及特长党员信息库,建立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制度,发放了在职党员联系卡,全面开展党员“一进四双”活动,即在职党员进社区,实现双向交流、双向管理、双向监督、双向服务,达到社区和驻区单位党组互联互动互助的目标。三是建立完善街道党建辖区联动共管的运行机制。街道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建社区党建联系会,明确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项权利和义务,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议,协调相关事项,研究推进社区工作。每次会议事先确定主题,具体研究党建重点工作、社区重大建设和居民自治、民主管理等事项。三、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共驻共建,项目联建实现区域化。一是整合辖区资源,完善基础设施。街道辖区党工委协调驻区企事业单位400余万元资金,新建社区服务中心4个、党支部活动室6个,文化休闲广场3个、居民休闲游园3个。二是强化组织联建,推进共驻共建。街道建立了驻街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联系社区制度、驻街单位帮扶社区责任制度,开展“共驻共建”活动,有效实现区域党建互动对接。通过领导联系、互动共建,各辖区单位自觉把“社区事”作为“分内事”。目前辖区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26个,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8支、共268人。在共驻共建活动中,共建单位开展扶贫救弱活动7场次,文体活动12场次,为社区疏通下水管道400延长米,新修污水井10个,翻修巷路500延长米,绿化、硬化面积1200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8万余元为社区添置活动器械和图书。此外,街道还积极开展了“党徽耀三区”、“先锋惠民进万家”、“党员帮扶在社区”等活动,组织引导区域内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齐争共创。第二篇范文:区域化党建工作手册区域化党建工作手册区域化党建,就是以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为目标,以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社会为主线,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以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经费投入为保证,以党组织网格化为支撑,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全体党员、居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不断巩固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区域化党建主要表现为“六个联”,即条块联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中组部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通过“十个化”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即:领导体制扁平化、运行机制规范化、党组织设置网格化、党组织活动方式多样化、党员发挥作用常态化、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长效化、工作载体品牌化、党务工作者队伍专职化、阵地建设标准化、经费保障制度化。1、领导体制扁平化。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必须形成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领导体制。领导体制扁平化,就是打破条块分割、减少中间层次、缩短管理过程、增大管理幅度、促进信息共享,推动组织结构由垂直式、单向式向扁平化、网络化发展,逐步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社区化、协1作化、社会化、一体化。具体模式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在市和城区,要成立地区党建联席会议。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和社会组织党工委,领导和指导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同时对街道、社区的领导体制提供一种支撑,使市、城区、街道、社区相互联动,相互支撑,相互配套。二是在街道,实行“大工委制”,把街道辖区内的所有党组织都整合起来,把一些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作为街道工委的委员或者副书记,通过这样一个体制,使他们加入到街道党组织,推动整个区域党建工作。三是在社区,实行“大党委制”,推行“一委一居一站”模式。“大党委制”就是选聘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加强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的联系。“一委”是指社区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一居”是指社区居委会,负责社区内居民自治;“一站”指社区管理服务站,有的地方叫社区服务所、服务中心,主要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是在居民小区,推行党组织、居民协商议事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四位一体”架构,加强党组织对小区内其他组织的领导。概括起来,就是“一纵三横”。“一纵”指的是市、城区、街道、社区从纵向上加强领导,“三横”指的是街道、社区、小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和其他组织进行整合,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上下左右相互关联的组织网络。2、运行机制规范化。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不仅要有一个统筹各方的领导体制,还要有保证领导体制发挥作用、党组织履行职责、工作有序推进的运行机制。从目前情况来看,主要是在街道、社区成立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或党建工作联席会、党员代表大会或党员议事会。这两个会是领导体制的一种运行机制。主要作用是把辖区内各个党组织和党员联合在一起,统一研究区域内党组织的活动目标、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推进资源共享、力量整合。3、党组织设置网格化。也就是要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对具备条件的实行组织覆盖,不具备条件的实行工作覆盖,从而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具体讲,主要是通过优化党组织设置,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把党组织设置网格化,促进党组织功能转型,巩固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作用,使街道社区党组织起到“兜底”作用,所有条条块块管不到的,由它全部托住、托紧。4、党组织活动方式多样化。党组织活动要按照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规律,考虑党员的兴趣爱好,考虑党员的实际需求,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让党组织活动多姿多彩,使党员都愿意参加党的活动,都向往党的组织。5、党员发挥作用常态化。党员怎么发挥作用,这项工作要常态化,也就是要制度化、规范化,使广大党员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居住地,无论是在重大活动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够经常性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方面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二是有职党员依岗承诺。三是倡导党员开展志愿服务。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岗位,进行承诺,参加志愿服务,过双重组织生活,在社区发挥作用。履行了党员职责、当了党员志愿者或在社区过双重组织生活的党员,要有记录、有激励,不能干与没干一个样。6、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长效化。服务群众始终是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一条主线。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群众做好服务,动员党员一起为群众服务。服务群众一定要长效化,建立长效机制。各地要把在完善服务体系,拓宽服务内容,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创造的经验,形成制度,长期坚持。7、工作载体品牌化。抓党建必须有载体,抓载体就要打造品牌。一是要抓好载体上升为一种品牌;二是要用品牌的效应推动工作。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要点面结合,既要抓点,还要推面,要“落地生根、遍地开花”。“落地生根”,就是要把来自基层的好经验总结上来,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基层去,在基层生根;“遍地开花”,就是要把好的经验和典型扎扎实实地推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面上工作。8、党务工作者队伍专职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是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要保证。目前,党务工作者主要是抓“三支队伍”。一是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要重视这支队伍的专职化建设问题,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书记培养选拔、教育培训、激励保障和管理监督“四位一体”工作机制。二是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要针对一些地方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采取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职业化运作等办法,加强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保证有人具体来做党建工作。三是党建指导员队伍。要逐步建立一支专门的党建指导员队伍,有组织、有计划地派驻到社区或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从事党建工作。9、阵地建设标准化。按照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1‟27号文件)要求,高标准建设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同时,注意整合资源,提倡“一室多用”,可以把工、青、妇等牌子都挂起来,推动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活动设施“双向开放”,把各种资源利用起来,实现使用效益最大化。10、经费保障制度化。目前,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财政保障,二是党费补助,三是“费随事转”,四是社会赞助;重头还是财政保障。各地要按照中办„2021‟27号文件的要求,将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人员报酬以及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等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健全相关制度,建立正常增长机制,确保社区党建经费有一个稳定来源。第三篇范文:某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总结2021年XX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总结XX社区共有居民7000多人。设党委1个,二级党支部4个,现有党员200人,以离退休党员为主。辖区内有福康医院和燎原消防中队2个单位。在荣军街道党工委、街道办的正确领导下,社区党委把区域化党建工作作为社区头等大事来抓,书记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带领全体党员凝心聚力,不断夯实基层党建根基,全面提升区域化党建水平。一、主要做法(一)创新载体,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为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XX社区着力加强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员志愿者队伍、青年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社区义务奉献活动,根据辖区不同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活动,有效地确保社区的和谐和稳定。(二)创新内容,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社区始终把关注民生、注重民意、为民谋利、维护群众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把居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探索创新性的管理模式,推进社区区域化党建和网格化管理工作进程。1.实施网格化管理,打造精细化服务。依托现有的社区管理体系和信息平台,将社区划分成16个网格,每个网格区域内成立一个党小组,网格长由社区党员担任,宣传员、治安巡查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卫生监督员等4类人员由社区党员或社区内热心居民担任,对所辖区域存在的安全隐患、百姓诉求、社情民意、影响稳定因素、社区建设意见等问题进行摸底。实时采集网格内居民家庭情况,实现对网格内居民的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零距离动态管理和服务。目前,4类人员全部为无偿服务。2.实施“1+4+N”党员区域化管理,以点带面。网格内每个楼栋根据区域党员的特点和特长进行分类编排,再组建成“N”个
本文标题:商务楼宇区域化党建工作总结范文(十八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202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