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农牧区党建工作总结范文(十四篇)
农牧区党建工作总结范文(十四篇)第一篇范文: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16工作总结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1-5月工作总结建立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是党和政府关心农牧民群众的一项民生工程。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合工作,并将此列为我县实施的多项民生工程之一。因新农合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和操作性强、制约因素多,且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工作量大,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以来,我县新农合总体上运行平稳有序、管理逐步规范、基金运转安全、补偿水平提高、农牧民反映良好、民生工程得以落实。现将近期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新农合运行情况(一)农牧民参合情况2021年全县共有18558人参合,参合率达97.06%。其中民政救助8780人,贫因农牧民参合率达100%。(二)基金筹集情况2021年度应筹集新农合基金445万元,目前到位资金377万元。其中:农牧民个人缴费55.6万元,县级补助18.5万元。中央补助162万元。自治区补助141万元。(三)基金使用情况截至2021年5月31日,全县共补偿2784人次,其中:家庭账户补偿人次1071,住院、门诊统筹、慢性病共补偿1713人次。1-5月共支出113.82万元。其中家庭帐户支出1.89万元,住院、门诊统筹、慢性病共补偿111.93万元。二、开展的主要工作(一)进一步合理调整和完善了新农合补偿方案。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新农合运行实际.于4月26日调整了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和最高封顶线,在起付线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乡、县、地区、自治区级报销比例和最高封顶线,进一步扩大了参合农牧民受益面。调整后的报销比例和封顶线为:在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由原来的80%增加到85%,县级定点医疗机构由原来的60%增加到65%,地(州)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为由原来的50%增加到55%,自治区级定点医疗机构为由原来的40%增加到45%,吉木乃县住院报销最高封顶线由原来的2。5万元提高到5万元,此次调整后,参合农牧民受益率将进一步得到提高。(二)开展慢性病补偿工作。共确定新农合慢性病管理33人。共补偿0.16万元。(三)开展2021年度筹资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政府网站、标语、横幅、宣传栏、街头集市宣传等多种有效手段,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宣传新农合的意义,有关补偿政策,强化风险共担、互助共济和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农牧民参合积极性。(四)组织开展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合作医疗知识培训班。培训内容涉及到合作医疗政策、医疗审核、网络管理、基金财务等相关知识。共举办培训班4期,共培训73人次,通过培训,参会人员对合作医疗新政策工作有了更深的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做好新农合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加强了对新农合基金和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共督导3次,督查主要围绕年度考核标准工作落实、新农合实施方案执行、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及新农合相关工作落实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针对部分乡(镇)参合群众受益率低、医疗服务能力低等问题帮助查找分析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措施。通过督导检查,进一步强化了我县合管中心及医疗机构新农合制度化管理,规范了档案管理,明确了定点医疗机构对新农合医疗信息审核及管理责任,为维护参合农牧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确保新农合资金安全运行,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三、下阶段半年工作安排下半年,在扎实做好参合患者医药费审核补偿结算等日常工作的同时,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强化宣传,并将宣传工作贯彻于新农合实施的全过程。为了加强宣传效果,合管中心于2021年5月开始重新制作浅显易懂的宣传单及刻录光碟,在社区、村小喇叭里宣传合作医疗政策。让农牧民近距离、全面了解新农合政策,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让农牧民“知晓制度、享受制度、遵守制度”,进一步打好打牢新农合工作的群众基础。宣传单及光碟将于6月刻录完成。通过此次宣传,农牧民对合作医疗政策的理解将更加深入。将进一步提高合作医疗基金使用率及农牧民受益率.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督查。坚持定期考核和动态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诊疗程序和用药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三是督促定点医疗机构加大门诊统筹工作力度。积极采取定点医疗机构组织医疗小分队送医送药上门服务,定点医疗机构直接垫付门诊医药费补偿金现场报销等方式,提高门诊统筹帐户基金的使用效率,避免门诊统筹基金的无效沉淀。四是做好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与农牧区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工作。通过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的协调互补,共同解决农牧民看病就医难的突出问题,努力为贫困参合提供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双重保障。五是做好2021年度资金筹集相关准备工作,督促各乡镇政府在本年度9月份开展下年度参合资金筹集工作。在坚持农牧民自愿的基础上和保证资金安全、手续健全、责任清楚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简便易行、农牧民认可的农牧民个人筹资方式。六是继续做好参合患者慢性病鉴定、发证工作,以解决参合患者慢性病门诊大额医药费补偿问题。七是开展特殊重大疾病补偿工作。八是做好本年度新农合基金决算和下年度预算,编报年终各类相关财务、统计报表。吉木乃县合管中心二0一一年六月一日第二篇范文: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上半年工作总结XXX县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2021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县合管中心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认真开展各项工作部署,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宣传,引导农牧民转变观念,增大影响力。宣传工作是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首要环节,只有让广大农牧民把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政策真正弄懂了,他们才会积极参与和支持。我们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注重从多方面、多层次做好宣传工作。一是通过传媒宣传报道,扩大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影响力。今年,通过县电视台新闻媒介,以专版、专题等多种形式先后报道了2009年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情况。二是利用受理补偿中的实例,进行广泛宣传。在参合农牧民医疗费用补偿过程中,我中心工作人员积极、耐心、细致地向每一位农牧民宣传、解释《2021年新农合实施办法》条款和各项管理规定,认真解答参合农牧民提出的各种问题,努力做到不让一位农牧民带着不满和疑惑离开,使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服务窗口不但是受理参合农牧民医疗费用补偿之所,更是宣传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政策的重要阵地。三是通过新闻媒体、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电子屏幕等多种形式定期对外公布全县参合农牧民医疗费用补偿信息和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实行—1—阳光操作,让广大参合农牧民及时了解全县补偿情况,看到发生在身边的补偿实例,真正感受到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政策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体会到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政策的优越性,从而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参加、支持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XXX县2021年共计筹集到资金1168万元,其中:农牧民个人缴费285.79万元(个人自付252.35万元,民政部门资助33.44万元),县财政补助资金285.79万元,自治区拨付补助资金288万元、中央拨付308万元,利息收入0.42万元。(二)强化管理,努力为参合农牧民提供优质服务。经办机构工作效率好坏、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水平高低的直接影响到农牧民参加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积极性,我们始终把为参合农牧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我们坚持努力提高经办机构服务管理水平。在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推行过程中,广大农牧民最关心的是医疗费用补偿兑现问题。县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把“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作为行为准则,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统一政策,严格把关,实行一站式服务,运用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管理软件,当场兑现医疗补偿费用。截至4月30日,全县累计受益27154人次(已达封顶线补偿1人次),受益率29%。补偿金额累计409.05万元。其中:住院补偿3592人次(含正常分娩补偿651人次),县外医疗机构628人次、县级医疗机构2248人次、乡镇医疗机构713人次,住院补偿359.08万元(正常分娩—2—补偿32.78万元);门诊补偿8572人次,补偿金额49.97万元。另一方面,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使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确实提高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我中心组织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监督检查工作,针对各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收费、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费用控制等相关情况展开督察,发现问题,及时书面反馈,并要求其限期整改。同时,利用培训为契机,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行为、合理用药、因病施治等培训力度,为参合农牧民就医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氛围,让广大参合群众真正得到优质、高效、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今年第一季度,我中心开展定点医疗机构督导共达50余次。同时,为及时了解社会各界特别是参合农牧民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设立了监督、举报、投诉电话,广泛了解参合农牧民对我县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意见和建议。截止目前,服务对象投诉率为零,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用一流的服务创造了一流的效益。(三)严格财务管理,确保基金运转安全。在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基金监管体系保证下,我县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做到专款专用。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每月定期向县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社会各界汇报和公布基金的收支使用情况,并建立咨询、投诉与举报制度,实行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和制度监督相结合,确保基金运转安全。二、下一步工作要点(一)加强就医、补偿等各项服务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定点医疗—3—机构医疗服务的运行管理机制、优化补偿报销工作程序,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取信于民。(二)提前谋划,全力以赴,做好2021筹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持续、健康、稳步推进。XXX县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4—第三篇范文: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制度通知中共xxx委专题研究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制度各乡(镇)党委,县直机关各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我县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总结我县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分析、探讨、解决新形势下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高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特制订本制度。一、指导思想县委专题研究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巩固党在农牧区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小康萨嘎、平安萨嘎、和谐萨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工作内容1、传达、学习中央、区党委和地委有关基层党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会议精神,并结合文件、会议精神,研究制定我县农牧区基层党建工作规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目标,提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思路及措施。2、听取各乡(镇)党委和有关部门关于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报告,总结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查找差距,分析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努力方向。3、针对我县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探索解决的办法和措施。4、加强对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定期交流我县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并在全县推广。5、讨论解决我县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其他问题。三、工作目标1、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目标,指导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和任务落实
本文标题:农牧区党建工作总结范文(十四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210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