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5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必修1(3)
阅读教材P122第1、2自然段、P123第1自然段及“历史纵横”,探究分析:西欧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原因有哪些?提示:(1)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丧失了几个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所占的主导地位。支持欧洲统一的舆论重新兴起,为欧洲一体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2)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和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个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3)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只有加强联合,才能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扭转在与日本、美国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阅读教材P123第2、3、4自然段,思考探究:美国为什么要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提示:(1)战后初期,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雄居世界第一位,于是它企图利用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世界各国,进行全球扩张,使自己成为世界霸主。(2)战后苏联的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空前壮大,从而在世界上形成了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并存的局面。(3)美国为了推行全球扩张的霸权政策,开始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冷战”加以遏制,通过马歇尔计划扶植和控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并力求控制广大的“中间地带”,即亚、非、拉美国家。(4)随着“冷战”的加剧,特别是中国大陆形势的急剧变化,美国决定把日本纳入其全球战略体系中为其效力,使日本成为亚太地区对抗社会主义的反共前沿和坚实堡垒。1.阅读教材P124第1、2、3自然段,探究思考:不结盟运动有何特点?提示:(1)其队伍与影响扩大十分迅速。(2)矛头由初期指向新老殖民主义转向集中反对霸权主义。(3)斗争从政治领域逐渐扩大到经济领域。(4)其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内部存在分歧和一些消极因素。2.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导致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的因素有哪些?提示:(1)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2)日本的崛起;(3)第三世界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4)美苏争霸削弱了彼此的实力。知识点1:走向联合的欧洲1.2009年11月19日晚,欧盟27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特别首脑会议上推举出了欧盟历史上的首位“总统”和“外长”,这使欧盟在形式上更像一个国家了。这说明()A.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B.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发展C.欧洲军事一体化的发展D.欧洲思想一体化的发展【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反映的是欧洲政治一体化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这从材料中“总统”、“外长”产生后欧盟在形式上更像一个国家两个信息可以分析得出这一结论。2.下表反映了二战后西欧与美国外交关系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了()A.苏联成为西欧国家强有力的后盾B.西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C.西欧取代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D.第三世界国家日益壮大【解析】选B。西欧从战后初期唯美国马首是瞻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映了西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3.法国在欧洲联合进程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其主要表现是()①倡导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②实现了法德和解③率先通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④促成了德国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④与法国无关。德国统一是在东欧剧变的过程中完成的,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形式完成,统一后的德国为资本主义国家。知识点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4.(2010·大连高一检测)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右图),表达了日本欲摆脱美国控制的愿望。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B.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C.日本得到了西欧国家强有力的支持D.日本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题干显示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此时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对外说“不”,说明了随着经济实力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知识点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5.观察右图,找出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这五人中有埃及、印度和南斯拉夫的领导人B.合影的拍摄时间可能是1961年C.这些人中有美国当时的总统D.这些领导人集会的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国家发起的运动,是独立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外的非正式国际组织,没有美国代表参加。6.(2010·汕头学业水平检测)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是()A.以联合求自强B.反对霸权主义C.推动民族独立运动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解析】选D。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A项主要指欧共体;B项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C项所说的任务已经完成,D项符合题意。7.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特征。二战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世界逐渐形成一个大社会,凡自外于国际社会而闭关自守的国家便会落后;战争又使世界多样化的趋势和统一性趋势相伴随而发展。随着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逐渐打破了地区、国家的界限,在历史进程中把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更加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历史真正形成为世界历史。——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请回答:(1)统一性是二战后世界发展的一大基本特征。20世纪50年代,在政治制度方面世界的统一性体现在哪里?(2)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样性有哪些新发展?【解析】第(1)题注意50年代的限制条件及“政治制度”的范围;第(2)题从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角度回答。答案:(1)美苏争霸以及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对立。(2)①从政治上看,西欧、日本、第三世界的发展和中国的崛起等因素,冲击了两极格局;②从经济上看,以欧共体的成立为代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③在社会制度方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并存,相互竞争,共同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有人说:戴高乐不仅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为战后法国的崛起铺就了道路。这个道路就是()A.致力于法德和解,推动欧洲联合B.重振大国雄风,倡导联美抗苏C.占领德国,联合苏联遏制美英D.改善劳资关系,推行福利政策【解析】选A。二战后法国的重新崛起伴随着欧共体的成立与发展,而欧共体成立的前提即为法德的和解。2.(2010·苏州高一检测)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尼克松这段话反映出()A.西欧在二战后普遍衰落,美国加紧对其控制B.西欧与苏联关系改善,动摇了北约组织C.欧共体成立并壮大,迫使美国调整对外政策D.苏联东欧剧变,美国有机可乘【解析】选C。题中信息提示“美国要同欧洲合作”。结合所学1973年欧共体不断发展壮大,这迫使美国调整政策,寻求和西欧合作。A、B、D不符合史实。3.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A.20世纪30年代初B.20世纪40年代中期C.20世纪70年代初D.20世纪80年代末【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二战使欧洲失去了传统的世界中心的地位,欧洲受到美国的控制以及来自苏联的威胁,“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4.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它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A.认识到自己的人民是永不放弃、永不屈服的人B.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D.一定要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制【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一笑泯恩仇指的是法德两国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5.(2010·枣庄高一检测)“欧洲的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措施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B.推行马歇尔计划C.组建北约D.成立经互会【解析】选B。从材料可知,相关的措施是美国在西欧实行的经济上的措施。A项是美国在政治上的政策,不符合题意;C项是军事上的政策;D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针对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上的对策,也不符合题意。6.2010年4月10日,载有波兰总统卡钦斯基的客机,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附近坠毁。客机上包括波兰总统夫妇以及众多波兰高官政要在内的96人无一生还。客机坠毁事件发生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关于波兰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约组织的创始会员国之一B.二战后初期唯苏联马首是瞻C.二战后被苏美等国分区占领D.二战后其总统首先发出冷战信号【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1955年,苏联和波兰等国家在华沙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因此,波兰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由此可以推测出A项不准确,B项准确。C项所说是指德国,D项所说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出的“铁幕演说”。7.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提出了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提出“日本要运用经济”,这体现出()A.两极格局被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所取代B.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出现C.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解析】选C。本题可用排除法。两极格局解体以苏联解体为标志,1991年,故A项排除;随着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集团组织的出现,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B项排除;当今世界的格局并未明朗,多极化趋势加强,故D项表述错误。8.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A.不结盟运动是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C.不结盟运动兴起后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解析】选C。不结盟运动不是一个军事集团,排除A,世界多极化格局到现在也还没有形成,排除B,美苏“冷战”的瓦解是由于苏联的解体,而苏联的解体与不结盟运动没有关系,排除D。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状态,不如此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整个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就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马歇尔1947年6月的演讲材料二“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材料三“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怎样的战略意图?为达此目的,美国在政治上、军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欧关系出现了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6分)(3)从经济角度分析材料三中美国不能“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的原因。为此,美国采取了战略收缩政策,这一政策对当时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解析】本题对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进行考查。包括“冷战”的具体措施、欧洲崛起后对美欧关系的影响、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1)注意“冷战”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具体表现;(2)注意欧
本文标题:25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必修1(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238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