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3-T 376.1-2002 特种野猪 第1部分 野猪
IIIICS65.020.30B44备案号:12717-2002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376.1—2002特种野猪第1部分:种猪SpecialboarPart1:Swinebreeds2002-08-19发布2002-10-20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DB33/T376.1—2002I前言本部分所涉及的特种野猪是由宁波南方野生动物养殖有限公司在获得野猪驯养、繁殖和与家猪杂交等方面的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十多年的选育而成。具有野猪的特殊外形、易于饲养、瘦肉率高、肉中亚油酸含量高、肉质风味独特等优良性状。为加快特种野猪的发展,促进其产业化进程,并确保特种野猪的品质,生产优质绿色食品,特制定本部分。DB33/T376《特种野猪》按部分发布,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种猪——第2部分:饲养管理——第3部分:疫病防制——第4部分:鲜、冻猪肉本部分为DB33/T376的第1部分。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宁波南方野生动物养殖有限公司、象山县农林局、象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维虎、裴英旗、杨永明。DB33/T376.1—20021特种野猪第1部分:种猪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特种野猪的品种来源、体型外貌、习性、生产性能、遗传性能、性状测定、选种和种猪出场。本部分适用于特种野猪种猪选种和品种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5009.3-1985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GB16549-1996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16567-1996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NY/T51-1987瘦肉型猪品种(系)鉴定和验收NY/T61-1987瘦肉型猪选育技术规程NY/T63-1987瘦肉型猪杂交组合试验技术规程3品种来源选用野猪与家猪组合而成。4体型外貌4.1毛色初生时身上有纵向深棕褐色较宽的带状条纹,其余被毛为黄褐色或浅灰黄色,35日龄至75日龄,纵向条纹逐渐消失,体重达到40kg-50kg时,被毛转为灰黄褐色或棕灰褐色的成年毛色。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换毛,至9月份新毛长齐。DB33/T376.1—200224.2体型略呈正方形或稍偏长,体长略短。各部衔接良好,结构紧凑,肌肉发达,体质健壮。4.3头嘴脸尖长,头呈楔形,成年公猪獠牙粗壮。4.4耳耳小,向前上方直立。4.5颈颈短粗,与头、肩衔接良好,鬃毛粗长且硬,母猪颈较公猪略细长。4.6肩肩胛倾斜度适宜,肌肉发达。公猪肩宽实,富有悍威。4.7胸胸深,宽窄适中,结构坚实。4.8腹腹线平直,与胸部衔接良好。4.9背腰背腰平直,宽窄适中,腰背间衔接良好,与颈、尻部过渡平顺。4.10尻尻部稍倾斜,后躯推进力强。4.11尾长短适中,尾端多数有上下分叉的尾毛。4.12四肢粗壮坚实,系部倾斜度适宜,蹄壳坚硬,呈黑色或灰黑色。4.13体重成年公猪190kg-210kg,母猪145kg-155kg。4.14体尺特种野猪体尺见表1。DB33/T376.1—20023表1特种野猪体尺单位cm性别项目体高体长胸围腹围肩宽管围尻长成年公猪70~75130~135122~127120~12537~4016~1828~30成年母猪68~72128~132118~122125~13035~3714~1828~295习性5.1食性5.1.1食性广,对青粗块根饲料的利用能力尤强。5.1.2采食行为表现为白天采食量少,午后夜间采食量大。5.2适应性5.2.1既适应圈养,也适应放养,但放养的适应性比圈养更好,圈舍要有运动场。5.2.2能适应我国南北方各地的气候环境,但相比之下,其耐热性比耐寒性更好。5.2.3对潮湿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力差。5.3合群性合群性好,喜群居和群体觅食。5.4防御性防御反射强烈,表现胆小、机敏、易受惊,越障能力强。5.5生活有序性生活有序性突出,条件反射较为巩固。5.6抗病性放养条件下,极少发病,圈养后猪群免疫功能呈下降趋势。6生产性能6.1繁殖性能6.1.1母猪初情期约4―5月龄,初配适龄为7月龄。发情周期18d―23d,发情持续期4d―7d。6.1.2年产2胎,初产母猪每胎窝产仔数6-8头,经产母猪每胎窝产仔数8头-12头。6.1.3母猪产仔后护仔能力强。6.2生长速度从保育期结束到屠宰的110d肥育期间,平均日增重为450g左右。6.3饲料报酬DB33/T376.1—20024料肉比为3-3.5:1。6.4屠宰率屠宰率75%以上,适宜屠宰体重为65kg-75kg。6.5胴体瘦肉率父系68%-72%,母系65%-68%,商品猪67%-70%。6.6肉质性状肉质性状见表2。表2肉质性状项目指标PH值>6.0嫩度(剪切力N计)≦26失水力(%)≤24.46水分(%)≤45.36肉色(比色)3级鲜红肌内脂肪中亚油酸(%)≥187遗传性能遗传性能稳定。品系间配套生产,后代性状一致。8选种8.1选育方法采用品系选育和同胞、半同胞及后裔测定方法来评定种猪。8.2选种步骤8.2.1初选根据毛色、外貌,发育及体质状况在断奶时进行初选。8.2.2二选根据品种特征、品种习性、生产性能、遗传性能4方面在4月龄进行二选。8.2.3三选DB33/T376.1—20025在6月龄进行三选,重点注意种猪生殖器官发育情况。9种猪出场9.1种猪出场必须符合本标准要求。9.2种猪出场必须附有《种畜禽合格证》。9.3种猪出场调运前,应按GB16567-1996和GB16549-1996中的规定进行检疫,办理《畜禽运输检疫证》、《车辆消毒证》。10性状测定10.1性能指标测定10.1.1种猪性状测定按NY/T51-1987、NY/T61-1987和NY/T63-1987的规定。10.2肉质性状测定10.2.1嫩度测定用C-LM型肌肉嫩度计测定。10.2.2失水力测定用改装“土壤膨胀压缩仪”测定,用“%”表示。10.2.3水分测定按GB/T5009.3-1985规定的测定方法进行。10.2.4肉色测定肉色测定用标准比色板,按1、2、3、4、5级评分,1级浅色,5级暗红,2、3、4级为正常肉色。10.2.5亚油酸测定肌肉内脂肪中的亚油酸测定,采用甲醇—氯仿浸提法。脂肪酸的甲脂化采用甘油三脂与0.4N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在室温下直接进行脂化,然后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亚油酸的含量。———————————————
本文标题:DB33-T 376.1-2002 特种野猪 第1部分 野猪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262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