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乡镇如何加强农村干部管理工作总结范文(十三篇)
乡镇如何加强农村干部管理工作总结范文(十三篇)第一篇范文:乡镇干部如何搞好农村工作乡镇干部如何搞好农村工作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一名乡镇干部?如何做好农村工作?农村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关键如何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我在基层工作十几年得出以下几点:一、搞好农村工作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胜任搞好农村工作先决条件和前提。从事农村工作的乡镇干部,任务繁杂、条件艰苦、,更应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事业心是创业的动力,有了强烈的事业心,才能克服种种困难,百折不挠地向认定的目标进取。责任感是对干部的起码要求,在其位就得谋其政,为广大人民群众负责。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应树立两种信念:一是树立长期扎根农村,和村民同甘共苦的信念。二是对农村的经济工作和基础设施工作要有长远打算。只有本着为当地百姓高度负责的态度,对辖内的工作长远规划,前赴后继,而自己则甘当铺路石,才能真正干出一番事业。要树立一种干不好工作就是失职的意识,不时反躬自问,自我鞭策。二、搞好农村工作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搞好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条件。农村工作尤其如此。农村经济落后,由于底子薄,基础差,要改变面貌难度大,说名实在话现在的农村村民的素质还不是太高,乡镇干部面临的工作对象就是直接和村民打交道,现在有很多工作难以在农村推开。很易使乡镇干部产生畏难情绪,认为要干出政绩不大可能,于是工作也懒得主动去开展,一心满足于当好“维持会长”,抱着观望、混日子的态度应付工作,久而久之必然导致情绪低落,斗志消沉,工作越来越被动。古人云:三军不可夺其志!一旦丧失斗志就会使战斗力土崩瓦解。因此,作为一名刚刚走上乡镇工作岗位的年轻干部,一定要把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三、搞好农村工作要善于思考和探索在乡镇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需要乡镇干部多花一番心思,多动脑筋,多出好点子,不能驴子推磨——走老道儿,因循守旧。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要有新的工作思路,要把握具体实情,学会换位思考,多些逆向思维,多方位地观察、了解,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对于一些为民办实事项目,假如乡镇干部不注重去调查、思考、挖掘,或者总以老套套去思维,往往轻易碰壁,致使这些利民项目难以变为现实。而一些不假思考、拍脑袋想当然上的项目,即使原2来的用意是好的,但因不切合实际,反而将好事做坏了,惹得农民怨声载道,影响了干部的威信,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乡镇干部一定要多动脑筋,多想一些点子,多一些调查与探索,多拟出几套方案。要发挥集体聪明,采取灵活措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花费最小的力气,获取最大的成果。四、搞好农村工作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当前,农村中的阶段性、突击性工作不少,使得一些乡镇干部应接不暇、分身无术。于是难免出现“西瓜、芝麻一把抓”的现象,干部疲于奔命,一旦阶段性、突击性工作告一段落,就不知道要干何工作了。一切工作围绕着各种阶段性任务团团转,分不清主抓的重点,虽然忙忙碌碌地奔波,但农村的旧貌改变甚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要脱贫致富奔小康,要害在于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搞不上去,想搞好其他工作难度就更大。因此,乡镇干部应始终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正确处理好经济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处理好长远性工作与阶段性工作的关系,分清主次、“弹好钢琴”。在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同时,也搞好计生、教育、综治、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做到既完成好阶段性任务,又确保经济工作得以长久不懈地狠抓落实;既能抓住重点、突3出中心工作,又能分清轻重缓急,使各项工作协调发展,互不偏废。五、要注重讲究工作方法能否做好农民工作是衡量乡镇干部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由于有些乡镇干部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脱离群众,人为地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这与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要求格格不入,必须要果断纠正。深入联系广大农民,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关心他们的疾苦,与农民交朋友,这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前提。有人认为,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同农民打交道,“谈笑无鸿儒,往来多白丁”,不需要多少知识,多少技巧,殊不知,持这种想法的农村工作是危险的,工作难以开展。上级组织安排你做农村工作,将一方水土交给你,就是用你的知识文化水平,去影响周围的群众,去教育农民,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把理论的东西变成实践的东西,把实践的东西上升为理论的东西。坚持学中思,思中学,把深奥的道理变成浅显易懂的农村话语。这样同农民交流才达到思想上贴近,感情上沟通,做起工作来就有成效。同时,要注重讲究工作方式、方法。一要改硬性命令为教育说服引导为主。乡镇干部不能动辄发号施令,应多做宣传解释,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向群众讲明道理,让群众对每一项工作从了4解、理解、支持到自觉参与。二要改一哄而上为典型引路。农民群众最讲现实性,最讲实惠,假如看不到实实在在的效益,你把一个项目吹得天花乱坠,他们也不买账;但假如看到别人取得了效益,得到了好处,他们自然会想尽办法学着干。所以对一些新项目、新技术的开发推广,要抓好典型,总结成功经验,让先进典型现身说法,发挥典型的示范引路和辐射带动作用。三要改指手划脚为强化服务。农民需要的是信息咨询、技术传授以及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而不是要你高高在上地发指令;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四要改官方意志为民意决策。要善纳雅言,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每项决策前要做好充分的论证,顺应民意,切忌想当然,搞瞎指挥。六、要选好配强村级班子村干部是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抓不好村干部,做好农村工作只能是一句空话。有些乡镇干部忽视村级干部的作用,事无巨细,总是一竿子插到底,以致忙得不亦乐乎,结果却困难重重,工作局面打不开。村干部土生土长,对村情了如指掌,这种非凡的身份是乡镇干部所无法替代的。因此,选好配强村一级班子,真正发挥其“领头雁”的作用尤为要害。作为乡镇干部要注重发现苗子、选好人才;要顺应村民的意愿,民主选出5称职的村干部,并对其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发挥村干部的作用和村级自治的职能。对于那些较弱较差的村级班子要及时调整,对于那些不称职的村干部要及时调换。七、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与修养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加强学习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不更新知识,反过来就会被知识更新掉,被时代所淘汰。非凡是年轻的干部刚步出校门不久,不学习就会荒废原有的知识,久了更会产生惰性。要充分地加以利用乡镇工作空余时间,加强自身的学习。在加强学习的同时要注重品德修养,非凡是加强党性修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博大的胸怀、远大的理想,甘于奉献、当好人民的勤务员。6第二篇范文:乡镇干部如何做好农村信访工作乡村干部如何做好农村信访工作当前,我市的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是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断的出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需求大量的通过信访渠道来表达,做好信访工作成为保障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而我市乡是一个农业大市乡,土地征用、计划生育、退耕还林等80%的信访问题发生在农村,要做好我乡的信访工作,首先要做好乡村的信访工作。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农村信访工作,这已经成为摆在广大乡镇干部面前的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重大课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乡村干部应从以下5个方面处理信访问题,开展信访工作:一、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信访工作。信访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国际国内的实践看,信访问题处理的好坏也是社会是否安定的重要因素。从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是社会矛盾最大的时期,如处理不当,极易出现社会不稳定的局面。我国近年来因农村信访问题处理不当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时有发生。乡村干部要认识到信访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要有政治敏锐性,要把基层的信访工作放在农村社会稳定的高度看待。二、要牢固树立依法按政策办事的意识。乡村工作千头万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贯彻在基层,必须要坚决依法按政策办事。一是在乡村的1中心工作中要依法按政策办事,当前的农村工作大部分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如土地征用、计划生育、合作医疗、退耕还林等,只有在工作中严格的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才能使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减少基层信访问题的发生,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在办理信访事项时要依法按政策办事。国务院《信访条例》、省《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了“双向规范”、“三级终结”等制度,在办理信访事项时,必须要严格遵守。只有严格的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才能引导信访群众依法有序信访,维护好正常的信访秩序,达到畅通信访渠道,维护信访秩序的目的。依法按政策办事是做好新时期农村信访工作的关键。三、要熟练掌握信访业务知识和工作艺术。国务院《信访条例》2005年5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信访工作已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信访条例》明确了办理信访事项的程序、时限等制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信访工作,就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乡镇干部往往是农村信访问题的“第一道防线”,其工作水平的高低通常是矛盾纠纷能否化解在萌芽状态、处理在基层的关键,所以熟练掌握信访业务知识和工作艺术是农村信访工作对乡镇干部提出的要求,是乡镇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乡镇干部应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学习信访政策法律规定等知识,为做好信访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是做好新时期农村信访工作的基础。四、要带着感情去做信访工作。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乡镇干部在农村广大群众心目中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干群之间建立起“鱼水情”,才能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有助于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和解决信访问题。对群众有感情是做好新时期农村信访工作的前提。五、要具备运用综合手段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要做到将矛盾纠纷处理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乡镇干部要充分的运用我市已建立的基层司法、信访、综治“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把信访办理和司法调解、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把乡镇信访工作向村级延伸,及时掌握村情民意,做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矛盾的调解员,体察民情、为民谋利的服务员,讲解政策、辅导法律的宣传员,促进发展、帮民致富的指导员。要善于整合农村各种信访资源,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民调等多种手段,及时化解新产生的矛盾纠纷,解决信访问题,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具有运用综合手段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是做好新时期农村信访工作的要求。第三篇范文:乡镇干部如何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乡镇干部如何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乡镇干部是最基层的国家工作人员,肩负着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发展地方经济社会事业,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帮助群众、组织群众共同致富的历史的重任,工作神圣,责任重大,其作用不可估量。然而当前,“乡镇干部难当,乡镇工作难做”成了广大乡镇干部的共同心声,不少乡镇干部纷纷找机会,寻借口调离乡镇,“有庙和尚少”在一些偏远乡镇普遍存在无人愿来、无人办事的现象,这对中央提出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宏大目标带来了严竣的挑战。那么针对目前这种现象,乡镇干部如何适应新时期的农村工作,我认为应该有三点:一、展现人格魅力,影响折服群众。人格魅力的影响是一种强大无形的力量,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个人能力的展现。尤其是对直接做群众工作的乡镇干部来说,人格的影响力更是远远高过一般的空洞说教。为什么有的驻村干部农民群众欢迎,而有的驻村干部农民群众不欢迎呢?人民群众评价乡镇干部的关键不是停留在字面解说这个人的“德、能、勤、绩、廉”怎么样,而是乡镇干部是否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关心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让群众了解的掌握国家方针政策,把握时代发展脉搏;能否做到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听民声,1解民忧、帮民富,真正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这一些具体的实践行动上来。只有这样才会使干部在群众中产生感召力和凝聚力,才能让农民群众信你、服你、认你、听你、跟
本文标题:乡镇如何加强农村干部管理工作总结范文(十三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267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