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第三章物流活动的基本范围
国家级物流师第三章物流活动的基本范围主要内容3.1采购3.2运输3.3储存3.4包装3.5装卸搬运3.6流通加工3.7配送3.8物流信息本章学习目标3.了解各功能要素的合理化方法2.掌握各个功能要素的作用和特点1.重点掌握物流活动的基本内容•采购的概念是一个组织从外部资源获取所需要的全部商品和服务的过程。其目的是用最小可能的总采购成本获得所需的商品和服务。3.1采购一、采购的功能1、采购制约着企业销售工作的质量2、采购制约着企业研发工作的质量3、采购决定着企业商品周转的速度4、采购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5、做好采购可以合理利用物质资源6、做好采购,可以沟通经济联系7、做好采购,可以洞察市场的变化趋势二、采购活动与采购模式•1、采购活动(1)收到采购请求并对其进行分析(2)选择供应商(3)确定适当的价格(4)签发采购定单(5)跟踪货物,确保货物符合规定(6)接收货物(7)核对供应商的发票以划拨货款三种方式:1.公开招标2.邀标3.议标两个基本环节:1.招标2.投标2、采购模式(1)分散采购(2)集中采购(3)单一来源采购(4)招标采购(5)谈判采购(6)协同采购(7)战略采购(8)电子采购优点:透明度高,成本低廉、高效简便。已经成为全球的发展趋势三、采购的合理化1、适量采购2、选择正确的供应商3、适时采购4、正确方式采购5、适价采购一、运输方式的分类1、按运输的范围分类(1)干线运输(2)支线运输(3)二次运输(4)厂内运输2、按运输的作用分类(1)集货运输(2)配送运输3.2运输运输的概念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与物的空间位移,在物流活动的范围,运输主要是对“物”的空间位移。3、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分(1)一般运输(2)联合运输4、按运输中途是否换载分类(1)直达运输(2)中转运输5、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不同分类(1)铁路运输(2)公路运输(3)水运(4)航空运输(5)管道运输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运输方式运输对象铁路采掘行业、重工业制造、农产品等公路中间产品和轻工产品制造、批发商与零售商之间的配送等水路矿产品和基本散装商品、化工制品、服装、某些农产品等民航轻薄短小的高价值物品以及邮件及贵重的鲜活货物等管道石油、浆状煤炭、天然气等表3-1不同运输方式的货物产品对象表3-2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比较运输方式基建投资运载量运价速度连续性灵活性线路运具铁路5123213河运3332554海运1211445公路4444321航空2555132二、运输方式的选择•具体来说,在选择运输手段时,应考虑以下五方面因素:•1.运输物品的种类•2.运输量•3.运输距离•4.运输时间•5.运输费用2.不合理运输的主要表现•(1)空驶(2)对流运输•(3)迂回运输(4)重复运输•(5)倒流运输(6)过远运输•(7)运力选择不当(8)托运方式选择不当•(9)超限运输3.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1)运输距离(2)运输环节(3)运输工具(4)运输时间(5)运输费用1、不合理运输的概念是指在组织货物运输过程中,违反货物流通规律,不按经济区域和货物自然流向组织货物调运,忽视运输工具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工,装载量低,流转环节多,从而浪费运力和加大运输费用的现象。三、运输合理化(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求得合理化;(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6)配载运输;(7)“四就”直拨运输;(8)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9)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4.运输合理化的一般途径•储存的概念•储存表示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是包含库存和储备在内的一种广泛的经济现象,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经济现象。•存货的目的:是要以始终与最低的总成本相一致的最低限度的存货义务来实现所期望的客户服务。•存货管理的基本目的:是要在满足对客户所承担的义务的同时实现最大限度的流通量。3.3储存一、储存的作用•1.储存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2.储存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3.储存可以创造“时间价值”•4.储存是“第三个利润源”的重要源泉之一二、储存的分类1.按储存的集中程度分类(1)集中储存(2)分散储存(3)零库存2.按储存位置分类(1)仓库储存(2)车间储存(3)站、场、港储存3.按储存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1)生产储备(2)消费储备(3)流通储备(4)国家储备1.概念:是指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存储的功能。三、储存合理化实质是:在保证储存功能实现的前提下的尽量减少投入,也是一个投入产出的关系问题。2.储存合理化的主要标志(1)质量标志(2)数量标志(3)时间标志(4)结构标志(5)分布标志(6)费用标志3.不合理储存的表现•(1)储存时间过长(2)储存数量过大•(3)储存数量过低(4)储存条件不足或过剩(5)储存结构失衡4.储存合理的实施(1)进行储存物的ABC分析(2)在ABC分析的基础上实施重点管理(3)在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总规模前提下,追求经济规模,适当集中库存(4)加速总的周转,提高单位产出(5)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6)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7)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储存的技术水平•包装的概念是在物流过程中为了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材料或容器对物品进行包封,并加以适当的装潢和标识工作的总称。•一、包装的作用(1)保护物品(2)方便流通和消费(3)营销功能3.4包装二、包装的种类•1.按包装的形态分类–个装、内装和外装•2.按包装的作用分类–商业包装——以促销为目的–工业包装——以保护物品为目的•3.按包装方法分类–防碎包装、防洒漏包装、防湿包装、防锈包装、缓冲包装、收缩包装、真空包装。•4.按包装材料分类–纸箱、木箱、金属箱、纸袋、玻璃瓶、塑料袋包装。•5.按被包装物品的种类划分–食品、药品、蔬菜、机械、危险品包装等•6、按被包装物品的状态分类–液体、粉末、颗粒、固体包装等。三、包装的材料•1.纸及纸制品2.塑料及塑料制品•3.木材及木制品4.金属•5.玻璃、陶瓷6.复合材料四、包装容器1.包装袋2.包装盒3.包装箱4.包装瓶5.包装罐五、包装技术•1.防震包装技术–(1)全防震包装。(2)部分防震包装。–(3)悬浮式防震包装•2.防锈包装技术–(1)防锈油防锈包装(2)气相防锈包装•3.防霉腐包装技术–(1)冷冻包装(2)真空包装(3)高温灭菌包装•4.防虫包装技术•5.特种包装技术–(1)充气包装(2)真空包装(3)收缩包装–(4)拉伸包装(5)脱氧包装六、包装的合理化1、合理设置包装方式2、合理选择包装材料与技术3、方便物流的回收和利用,实现物流资源再循环。措施:1.采用通用外型包装;2.梯级利用;3.多用途多功能的外型设计考虑三因素:装卸、保管、运输3.5装卸搬运装卸的概念指把物品以人力或运用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从运输设备卸下。装卸的类别(1)装货卸货作业(2)搬运移送作业(3)放置取出作业(4)配货作业一、装卸搬运的作用•1、装卸搬运是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之一,虽然它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它确是影响物流效率、决定物流成本的重要环节。•2、装卸搬运费用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较高,是降低物流费用的重要环节。•3、装卸搬运是物流各环节之间相互转换的桥梁。•4、装卸搬运操作过程也经常会造成货物的破损、散失、损耗、混合等损失。二、装卸搬运的特点•1.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2.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活动•3.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三、装卸搬运的分类1.按装卸搬运施行的物流设施、设备对象分类分为:仓库、铁路、港口、汽车、飞机等2.按装卸搬运的机械及机械作业方式分类3.按被装卸物的主要运动形式分类4.按装卸搬运对象分类5.按装卸搬运的作业特点分类分为:(1)吊上吊下(2)叉上叉下(3)滚上滚下(4)移上移下(5)散装散卸方式分为:垂直装卸、水平装卸分为:散装、单件、集装箱货物装卸分为:连续装卸、间歇装卸四、装卸搬运的合理化1、提高装卸搬运的活性含义是指把物品从静止状态转变为装卸搬运状态的难易程度。用“活性指数”来表示。2、防止无效装卸A.过多的装卸次数;无效装卸的体现B.过大的包装装卸;C.无效物资的装卸3、充分利用重力或消除重力影响,减少装卸的消耗4、利用装卸搬运机械5、充分利用集装化原则主要目标:节省时间、节约劳动力、降低装卸成本1.提高原材料利用律2.提高加工设备利用律3.方便配送流通加工的概念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的包装、分割、计量、组装、商品检验等一系列简单作业的总称。一、流通加工的作用1、弥补生产加工的不足2、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物料利用率3、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手段的最高效率4、提高产品档次,增加经济效益3.6流通加工二、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1.加工对象的区别2.加工程度的区别•3.附加价值的区别4.加工责任人的区别•5.加工目的的区别三、流通加工的类型1.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流通加工2.为适应多样化需要的流通加工3.为保护产品所进行的加工4.为提高物流效率、方便物流的流通加工5.为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6.为提高加工效率的流通加工7.为提高原材料利用律的流通加工8.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合理化的流通加工9.以提高经济效益、追求企业利润为目的的加工10.生产和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1.加工与配送结合2.加工与配套相结合3.加工和合理运输相结合4.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5.加工和节约资源相结合四、流通加工的合理化3.7配送配送的概念1.配送的特点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1)配送不仅仅是送货。(2)配送是送货、分货、配货等活动的有机结合体。(3)配送的全过程有现代化技术和装备的保证。(4)配送是一种专业化的分工方式。(5)配送本身并不限定距离2、配送的作用3、配送的基本环节1.推行配送有利于物流运动实现合理化2.完善了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3.提高了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4.通过集中库存,可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5.简化手续,方便用户6.提高供应保障程度1.备货2.理货3.送货是配送的基础环节,包括:筹集货物和储存货物。是配送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分拣、配货和包装等项经济活动。是配送活动的核心,也是备货和理货工序的延伸。配送的类型4.配送的合理化(1)配送中心配送(2)商店配送(3)仓库配送(4)生产企业配送(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2)推行加工配送(3)推行共同配送(4)实行送取结合(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6)推行即时配送一、物流信息的分类(1)概念: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象、数据、文件的总称。(2)分类3.8物流信息外部信息用户物品运输配送信息社会可用运输资源信息交通和地理信息内部信息运输信息储存信息加工信息配送信息定价信息按活动范围……按物流信息的内容分:狭义范围:物流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如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有关信息。广义范围:物流信息不仅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而且包括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例如:商品交易信息和市场信息。指与买卖双方的交易过程有关的信息指与市场活动有关的信息•(1)物流信息量大、分布广•(2)物流信息动态性强、实时性高•(3)物流信息种类多•(4)物流信息趋于标准化二.物流信息的特征三.物流信息的作用(1)分类:一类信息流先于物流的产生,他控制着物流产生的时间、流动的大小和方向(即速度)引发控制和调整物流。例:各种通知等。另一类信息流与物流同步产生,它们反映物流的状态。例:运输、库存、加工信息等。计划信息(协调信息):各种计划、存货配置以及预测产生的信息作业信息:运输、库存、加工、货源设备信息等(2)作用:1.物流信息反映物品流动的各种状态;2.物流信息控制物流的时间、方向大小和发展进程。3.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强化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典型作用:中枢神经功能,支持保障功能。(3)物流信息的总体目标:是要把
本文标题:第三章物流活动的基本范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31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