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工作总结范文带图第一篇范文:团日活动总结带图团日活动总结接到系里面的通知,大一各班要开展一次以“青春责任使命”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当时我就有点疑惑,因为我们没有一点经验,凡事得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向上一届的学长学姐们请教,询问一些相关的具体事宜。最后,在班级的第一次班委会上,我提出了这个问题,让大家一起想想,如何出新出采。最后决定了由以下几块组成的团日活动,这也得到了班级全体同学的赞成。拉赞助等前期准备工作为了让全班同学积极参与其中,为了充分利用社会源资,节省班费,我们班委会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大家走上街头去拉赞助,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10月27号,我们经过四个小时的奔走,收获了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惊喜。我们同学有的拉到了复印纸,有的拉到了音响,有的拉到了签字笔,还有的同学手中提着好几个大袋子,里面装满了旧衣服。因为我们打算收集许多旧衣服,然后送往贵池福利院,为福利院的孩子老人们送去一点点温暖。我们打算在市区进行一个义演,通过义演,让市民们献上自己的爱心,我们再将筹集起来的善款,全部捐献给福利院,让我班同学明白:我们不再是小孩子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付出,为他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这刚好与我们本次的团日活动的主题相契合。我们决定星期六下午在秋浦花园的一块广场进行我们团日活动的第一部分。在市区想得到一块地进行演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要经过市行政部门的审批。为此,我和几位班干几次前往市服务中心,最终在我们的几次恳求下,行政人员终于答应了我们的请求。我们为了以防万一,去气象局问了下最近的天气情况,那叔叔告诉我们,星期六下午有雨,我们最后只好将时间推前了一天,决定在星期五下午开始我们的演出。我们印发了400份关于“青春责任使命”的宣传单,准备一部分在我们义演之前进行散发,为我们的活动起到宣传的效果,剩下的一部分在活动当天进行散发。除此之外,我们还印了100份关于党和团知识的调查问卷,准备在活动当天进行现场调查,回来后进行相关的统计,得出一些我们所需要的数据。我们准备了三条横幅,一条挂在学校,为我们的活动进行前期宣传,另外两天两条拿到活动现场,让广大的爱心市民在上面进行签名,留下爱的记号。我们还准备了一个小小的募捐箱,让广大市民充分发挥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拥有美好的明天。义演11月2号,我们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昨天晚上,为了确保这次活动的完满完成,以及活动节目的质量,我在班上做好了工作分配,让每个人充分参与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我们还将节目在教室里彩排了一遍,带着期待奔向那属于我们的舞台。我和几位班干带着十几个同学,先上午过去布置一下场地,处理好一切前期工作,迎接下午的到来。们下午两点半,全体同学的一首《光荣啊,共青团》,来开了我此次活动的序幕。我们此次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独唱,有合唱,有小品,有舞蹈,还有朗诵等一系列节目,一个个节目吸引来了路人的一次次围观,那场面甚是浩大。好心的奶奶送来衣服,尽管很旧,但是那是老人的一份爱心。步履蹒跚的奶奶,手中拎着的不仅是衣服,而是一个老人满心对社会的责任与爱!!!!为了感谢老人家对我们这次活动的支持,我们送给奶奶我们自己手折的、代表爱的玫瑰花。我们祝愿在未来的生活中,奶奶能一生平安,健康幸福!!来往的路人纷纷停下自己的脚步,在我们的爱心条幅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也算是一次代表奉献的宣誓。随后,他们更是尽自己的能力,在我们的爱心捐款箱中,投下一张张纸币,同时也就是种下了一棵爱的种子,这颗种子会发芽长大,最后让爱的果实,散落人间。我们也给这些爱心人士,送上代表爱的玫瑰或者是象征幸福的红绳。在两个半小时的精彩表演后,我们的义演在全班合唱的一首《爱因为在心中》而结束。募捐到985元钱和三十多袋衣服就是我们这次活动成功的见证。尽管一天的忙碌,让我们感到身心疲惫,但我们收获了成功,更多的是收获了成熟、责任与希望。送温暖,进福利院11月3号,下午两点,我们准时出现在了福利院的大门口。我们拎着衣服,踩着黄土,怀着复杂的心情走进福利院,我们都不知道接下来的一刻,会在我们身上发生什么事情。走进那个院子,我们看见了一群天真可爱的小朋友,他们对于我们的到来很是兴奋,也许在他们心中,我们会带给他们吃的、玩的,我们会逗他们开心,会和他们做游戏,会教他们做作业,会和他们拍照留念。他们其中,有一个孩子年龄和我们差不多,他说他高考落榜了,他心里不甘心,他想和我们一样,走进大学的校门。但是,他说,这对于他,永远只是一个梦想。他喜欢写作,多次文章在网络上被发表,他很喜欢笑,笑的是那么的烂漫天真与无暇。有梦想的人,永远是伟大的!!!我们将那三十多袋衣服放在一个房间里,让他们福利院自己处理。我们买来的生活用品,寄存在储蓄室,带来的食物,我让同学们分发给每一个小孩。让同学们近距离和他们接触,给与他们爱的关怀与温暖!!!我代表全班,将526元钱捐赠给福利院,此时自己心中感到无比的荣幸,明白了许多,懂得了许多!!!也许这就是爱与奉献的力量!!!最后,由于天气原因,我们不得不提前结束这次的福利院之旅,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合影留念,这是我们的第一次青春奉献,以后我们会做得更多,因为我们已经懂得了更多!!!在孩子们不舍的眼神注视下,我们匆匆离开,此时每个人心中的感觉是什么,我想每个人经过这次活动,都有不同的触动吧!!!我们的团日活动,就这样结束了!!!爱留在我们心中!!!第二篇范文:感动中国(带图)【感动中国】2021,谁在“感动中国”?2021-02-28河南教育报刊社·快乐初中生“感动中国2021年度十大人物”:隐姓埋名28年,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我国高温合金研究奠基人,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2021年去世的科学家师昌绪;体弱多病,但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9年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两次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默默捐款27年从不留真名,成为一座城市精神坐标的普通市民张纪清;为了能让失聪的儿子接受正常教育,和儿子同桌15年的爱心妈妈陶艳波;破获上百起暴恐案,被誉为大漠“猎鹰”的新疆特警木拉提·西日甫江;对麻风病人不离不弃,守望麻风村近40年的医生肖卿福;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朱晓晖;几代人接力帮助残疾邻居,创建美丽家园的陇海大院;此外,《感动中国》还向远赴非洲的中国埃博拉医疗队表达了年度致敬。1.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于敏儿子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21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2.朱敏才,孙丽娜朱敏才,男,1942年生人,退休外交官。孙丽娜,女,退休高级教师。△朱敏才△孙丽娜颁奖词:你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你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2021年两夫妇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生在贵州黄平,长在贵阳的外交官朱敏才,得知家乡师资严重缺乏,退休后放弃在北京悠闲自在的生活,去山区义务支教。尽管已经古稀之年,但他们表示:“只要我们还能动,就希望在这里继续教下去,让山里娃也能和城里娃一样,能大声流利地说好英语、学好英语”。山区洗澡难、买菜难、乘车难、看病就医难,各方面都极不方便。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个口罩才能睡觉。因为长时间在山区生活,加上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现在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检查身体时还发现体内重金属超标。朱敏才也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带给孩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他们义务执教不拿一份报酬,在省吃俭用资助贫困生的同时,还在积极为学校建电脑教室、修学生食堂四处联系争取支持和帮助。夫妇两在北京治病期间,仍心系山区的孩子,为他们捐来了20台电脑。孙丽娜还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奖给她和丈夫的10万元奖金转赠给了学校,用于建电脑教室。在支教9年后,他们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3.赵久福赵久富,男,60岁,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颁奖词: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2021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成为被定为当地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告别80岁高堂,认真细致作好移民工作,代领61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2021年,跨世纪工程南水北调正式通水。此时,南水北调移民第一村十堰郧县余嘴村支书赵久富带领着移民新村的村民早已安定下来,大家也都找到比过去更多的致富出路。50年前,南水北调一期移民开始时,七岁的赵久富跟随父母搬迁到了余嘴村,2021年,他成了村里移民的第一责任人。这里有61户要外迁到千里之外的黄冈。家园难舍,故土难离,移民工作最难张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按照住房在海拔172米以下需要外迁的标准,赵久富可以选择留下,但他还是主动选择了外迁黄冈。赵久富80多岁的父母亲决定不跟儿子外迁到黄冈,但他们支持儿子带头外迁。村支书带头外迁,61户村民陆续签了搬迁协议,2021年的4月30日,移民搬迁对队伍就要出发了,家家户户开始收拾家当装车。赵久富党旗挂在了自家外墙上,这是他在余嘴村当村支书的第26个年头,也是他在余嘴村当村支书的最后一天。赵久富的母亲拄着拐杖步行了5公里,来到了移民现场。母子遥望,赵久富不敢流泪,怕耽误了移民的行程。2021年,余嘴村变成蓄满清水的库区。而移民们在赵久富的带领下,在新的家园也走上了致富路。4.张纪清张纪清,74岁,江苏江阴市市民。颁奖词: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你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你为我们点燃。2021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老人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1987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1000元的捐款用于敬老院的建设,捐款人署名是“炎黄”。当时这笔捐款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从此以后的27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20
本文标题:工作总结范文带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340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