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诗歌鉴赏之咏物抒怀诗精华版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竹柳猜猜下面诗歌所咏何物。爆竹学习目标一、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及写作技巧二、掌握鉴赏咏物诗的思路及解题方法一、概念理解是指内容上以客观世界的某一“物某一物”(山川河岳、草木虫鱼)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寄寓诗人理想追求、襟怀抱负、情怀节操、或表达自己观点、感慨愤懑的诗歌。此一“物”多为作者理想、志趣或人格追求、节操的化身,常见的艺术手法:咏物抒怀、托物言志画菊郑思肖(南宋)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元兵南下,郑思肖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不第后赋菊黄巢(唐)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危救急;爱读书,参加进士考试,不中。你的舞台1、这两首诗中的菊花分别是怎样的形象?2、诗人托物言志,各表达什么情感?画菊郑思肖(南宋)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元兵南下,郑思肖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1、事物特征: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孤芳自赏。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2、所言之志:赞美菊花傲然不屈,清高脱俗。表达自己凌然的民族气节和忠贞爱国的情怀。不第后赋菊黄巢(唐)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危救急;爱读书,参加进士考试,不中。1、事物特征:在百花凋谢后,菊花盛开,香透长安。2、所言之志: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不甘为人下的远大抱负。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注:重九之日,岑参正行军在外。时逢安史之乱,诗人一直戍守边关。菊花的高尚气节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战乱图思乡同情百姓渴望休战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②。注:①断肠,销魂。②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春柳繁盛秋柳枯凋自伤迟暮自叹身世依依惜别图对故居的依恋难舍咏物与写景的区别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多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见小册子72-73页1、表现时代特点和揭露社会丑恶的官仓鼠曹邺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2、抒发政治失意人生苦闷的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春柳繁盛、秋柳枯凋自伤迟暮、自叹身世3、表达人生理想或愿望的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一支先开,幽香素艳希望他年应时而发,在京城独占鳌头4、写仕途遭遇及个人节操的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指囚徒③玄鬓,指蝉高唱、难飞高洁的品性、政治上不得意5、表达个人喜好和生活志趣的。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花中最后凋谢对菊花的喜爱6、借物事讽喻社会的金钱花罗隐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劚①将。注:劚,zhú,掘、砍形如铜钱,娇美可爱戳穿了剥削者残酷无情、贪得无厌的本性•讨论:•如何鉴赏咏物诗?•三步到位: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第2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第3步:分析表现手法鉴赏步骤1、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2、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3、找“物”与“人”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景,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讽刺时世,或流露人生态度,或隐含生活的道理)4、关注表现手法。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反衬等手法。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鉴赏咏物诗要注意咏物诗常见提问方式•1.这首诗刻画了什么形象?有什么具体特点(特征)?作者借它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中所写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3、诗中形象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鉴赏点拨:1、一般答题思路:所咏之物——形象特点(主要形象)——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2、重点把握:⑴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⑵寄托什么志,寓含什么理。3、答题模式:通过什么+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情感(志趣、道理或哲理)••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头部的触须像下垂的冠缨,饮着清露。它伏在树枝上,鸣声响亮,声音飘出树外。蝉声悦耳远传但并非借助秋风。注:虞世南原是陈隋旧臣,入唐后以文才和德行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于世。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虞世南原是陈隋旧臣,入唐后以文才和德行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于世。诗人借蝉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蝉虞世南小试身手诗中描绘一只在梧桐树上鸣叫的蝉。它的头部的触须像下垂的冠缨,它饮着清露,蝉声悦耳远传,但并非借助秋风。诗人写蝉是托物自比,寓意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2)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再来挑战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再来挑战【寓意】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南朝梁文学家。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3分)(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1、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2、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3、找“物”与“人”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景,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4、关注表现手法。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反衬、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5、注意答题规范:明物象—指特点—析感情小结:鉴赏咏物诗步骤与方法三步到位: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第2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第3步:分析表现手法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问: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咏物(首颔)蝉:高难饱哀鸣无人理会•抒怀:(颈尾)诗人:清高清寒不得志无人荫庇托物志言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菊花特点:所言之志:不随俗不媚时,傲骨凌霜,宁死不屈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节操的人格追求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注: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滁州太守问: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通过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课后作业1:•08广东高考诗歌比较鉴赏•《木芙蓉》、《窗前木芙蓉》2007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海棠(宋)苏轼惜牡丹花(唐)白居易东风袅袅泛崇光,惆怅阶前红牡丹,香雾空蒙月转廊。晚来唯有两枝残。只恐夜深花睡去,明朝风起应吹尽,故烧高烛照红妆。夜惜衰红把火看。注:崇光,美艳的光彩。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这二首诗都写到了“把烛赏花”的情景,但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苏诗先写东风微微地吹拂,海棠花透出高洁美丽的光泽,散发阵阵幽香,使人有空蒙迷茫之感。这时,月亮已转过曲折的走廊,照不到海棠花了。诗人只怕那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寂寞,所以点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的海棠,表达了作者对盛开的海棠花的喜爱之情。而白诗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问: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课后作业2:•孤雁(唐)崔涂①•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缴②,孤飞自可疑。•[注]①诗人本江南人,一生常在巴蜀湘鄂秦陇一代作客。②缴:短箭。缴:系箭的丝绳。•(1)简析颔联所要表现的情境。•答:•(2)全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尾联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答:•(1)简析颔联所要表现的情境。•答:颔联既写出当时的自然环境,也刻画出孤雁的神情状态。暮雨苍茫,一只孤雁在空中嘹嘹呖呖,呼寻伙伴。那声音是够凄厉的了。它经不住风雨的侵凌,再要前进,已感无力,面前恰有一个芦叶萧萧的池塘,想下来栖息,却又影单心怯,几度盘旋。那种欲下未下的举动,迟疑畏惧的心理,也是作者自己孤凄的情感的象征。(2)全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尾联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答:托物言志。尾联是说孤雁未必会遭暗箭,但孤飞总使人易生疑惧。此处点明雁惊魂未定,表达了诗人对孤雁怕逢矰缴的同情。同时作者以孤雁自喻,表现了他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本文标题:诗歌鉴赏之咏物抒怀诗精华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355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