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委员会工作要点委员会工作要点2021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我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内涵式发展的攻坚之年。全年党委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为统领,以落实“十三五”规划为主线,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提升,提高学校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水平,为早日建成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逐步实现AA大学振兴崛起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一、重点工作全面启动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七大工程”,实施三大保障,以10项重点工作为支撑,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东山新校区建设、人才强校战略“三件大事”取得新进展。——着眼立德树人,启动“质量育人”工程。立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高全员、全方位育人水平。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引导学生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大调研,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探索创新,在破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难题、提高育人质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着眼精准引智,启动“人才强校”工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党组织在人才工作中的引领服务保障作用。结合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制定AA大学一流人才政策,推进培养引进、管理使用、评价保障等机制体制改革,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对接国家和AA经济发展重大需求,结合学校学科建设需要,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拔尖创新团队。——着眼优化布局,启动“一流学科”工程。对标国家“双一流”建设和高校“1331”工程要求,完善学科布局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加强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有效提升优势学科竞争实力。基础学科着眼科学前沿,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应用学科着眼国家和AA经济建设需求,提高重大关键性、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着眼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现实问题,提高学理研究和政策咨询能力。——着眼地方需求,启动“创新服务”工程。以学科群对接创新链产业链,服务AA“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需求。提高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水平,与浙江大学共建AA科技创新城低碳能源资源研究院。提升山大智库建设水平,出台学校智库管理办法,有效整合智库资源,推进项目管理和平台管理,加大跨部门、跨领域协同力度,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智库平台。——着眼价值导向,启动“文化引领”工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结合建校115周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文化理论研究创新。——着眼环境改善,启动“和谐校园”工程。稳步推进东山新校区建设,全面启动一期第一阶段教学科研楼项目。坚持依法合规、有序推进原则,加快启动家属区1-10#楼拆迁改造工作。提升师生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水平,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着眼机制突破,启动“综合改革”工程。推进省政府“13710”工作制度在学校落地,完善抓落实工作机制,优化效率,提高效能。细化分解《综合改革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加强政策配套和职能整合,破解机制体制难题。——着眼政治保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推动《准则》《条例》落实落地。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使领导干部熟知规矩、掌握方法,严格按程序决策、按规矩办事。制定出台《党委全委会工作规则》《党委常委会工作规则》《书记专题会议工作规则》,提高领导班子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整体水平。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坚持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确保组织生活取得实效。——着眼组织保障,加强“三基”建设。推动基层组织全面加强,突出建强组织、配强干部、增强活力,完成院系党委(总支)换届工作。推动基础工作全面进步,加强校院两级党委和基层党支部效能建设,推进精细化管理,健全完善职能表、责任书、管理册、信息网,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推动基本能力全面提升,建立基本能力准入机制,强化基本能力精准培训,提高党员干部把握政策、化解矛盾、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围绕“三基”建设,重点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经常性管理监督工作,加大党建工作考核权重,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督促检查和问责追究。——着眼纪律保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十八届七次全会和省纪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摆在办学理校的根本保障地位,推进高标准和守底线、抓惩治和抓责任、查找问题和深化改革、选人用人和严格管理“四个统一”,在“巩固、深化、提高”中维护良好校园政治生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政治觉悟和文化自信,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谋划力、执行力、落实力,抓常抓长、抓严抓实、抓深抓细,加大问责力度,层层传导压力,持之以恒把管党治党责任压紧压实,取得实效。二、主要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引,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持续引深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教育。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塑造山大美好形象、实现山大振兴崛起的实践要求,在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的基础上,把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的成效转化为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弘扬优良作风、增强工作能力的实效。强化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定《党委中心组学习规则实施意见》,加强对各级中心组学习检查督导。重点抓好党员干部、青年教师、学生党员三个群体学习教育,推进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延伸覆盖。认真开展理论研究,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高校的实践价值进行总结,对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和骆惠宁书记讲话中的思想观点进行理论阐释,组织开展集中理论研究,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学系列讲话注重“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学党章党规注重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有针对性开展理论学习、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以“迎接十九大,做合格党员”为抓手,推进“党员先锋行”主题实践活动,推动“两学一做”融入日常、形成常态。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纳入学与做的重要内容,发挥校院两级党校作用,分级分批对全校党员干部进行轮训,提升党员干部专业化能力素质。——认真做好迎接党的十九大舆论宣传和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和校园媒体引导作用,大力营造良好的理论氛围、舆论氛围、文化氛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及时组织全校干部师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指导学校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树立“大宣传”工作理念,完善“大宣传”工作格局,出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注重理论和舆论两手抓、两手硬,加大宣传思想工作理论创新研究力度,发挥新媒体融媒体的导向作用,引导师生增强“四个自信”和“三个认同”。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加强对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论坛讲座、学术沙龙的管理。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建好“一网五微”,做好网络舆情搜集研判,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持师生思想动态调研制度,增强工作针对性。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加强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管理,确保学校意识形态安全。认真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好AA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集体申报工作,在全校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班级等创建活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认真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出台相关实施意见,落实思政工作“两个责任”,建立校党委、院系分党委、党支部三级联动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规律研究、方法研究,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培育优良校风学风等方面探索工作新机制。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对接教育部思政课理论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做好一级学科博士点评估工作,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做好学科德育示范课、示范性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服务育人示范岗、合力育人典型“四个一批”培育建设工作。加强课堂阵地、文化阵地、网络阵地建设,强化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提升政治把关、师德师风、网络思政、精准管理“四种能力”。组织实施铸魂工程、固本工程、平安工程、亮点工程、助学工程,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引导和管理服务,加强学风考风管理,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预防干预体系,完善学生奖贷助补管理制度,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科教育对标“双一流”建设要求和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标准,完善培养机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契机,提高本科教育标准化水平。继续实施“本科高水平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出台实施“AA大学本科教学名师、能手”“AA大学优秀本科生”奖励政策,有效提升本科教学能力。研究生教育围绕“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主线,完善多元化分类培养体系建设,构建全过程质量监督体系,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和专业实践能力。完善协同育人体系建设,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五个协同”育人新途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力争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主动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引导教师聚焦前沿突破和国家、地方重大需求开展研发工作。以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经济社会需求为牵引,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机构”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创新科技管理模式,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组织科研团队集体攻关;充分挖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潜力,以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为抓手开展联合攻关。启动基础研究提升、重大项目助推、产学研合作深化、科研机制改革、创新驱动推进等五项工程,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统筹国内、国外两个渠道,加大海外引才力度。提升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实现高端人才新突破,完善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启动AA大学百人计划和青年百人计划。加强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形成“拔尖人才、骨干人才、后备人才”梯度递进、有序衔接的人才体系。——提升“一省一校”建设水平。全面梳理总结一省一校工程一期投入建设成效,对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分类评价和重点考核,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改进提高。结合教育部、财政部和省财政厅文件精神,统筹做好2021年“一省一校”建设总体设计,提高科学化投入和实效化建设水平。——履行好国际交流合作职能。立足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优化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布局,开创全方位、多模式工作局面。推进孔子学院建设发展,办好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孔子学院,稳步筹建第二所孔子学院。以跨国项目研究为重点提升教师国际学术合作水平,深化实施“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训计划”,强化青年拔尖人才和骨干教师海外培训。对接教育部关于做好新时期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强化政治把关,推进人文交流工作。对接教育部“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拓宽留学生来源渠道,提高
本文标题:委员会工作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37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