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专题六-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专题六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真题回顾】1、(0713)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伊始提出的、与当时国际上两大阵营格局关联最紧密的外交方针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促使1972年中日两国迅速实现邦交正常化的是()A.中美两国关系走向缓和B.中苏两国关系破裂C.中华人名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3、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成员国是中国和()A.俄罗斯、中亚国家B.印度、东南亚国家C.巴基斯坦、东盟国家D.韩国、日本、蒙古答案:1-3:CAA【重点知识梳理】第2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产生此方针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主要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又有改动,改为“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②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③它在世界上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有①中苏等17个国家建交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③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作用: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会上起的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④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会后与许多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2.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4月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3.1955年4月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会上,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第22课开创外交新局面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②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2.恢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3.影响:①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重大胜利。②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1.原因:双方的共同要求2.过程: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同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3.中日关系的改善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过程: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交声明,中日建交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美、中日关系的影响: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原因: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改革开放的需要。2.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的和平。3.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1)、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2)、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3)、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4)、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
本文标题:专题六-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408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