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绪论1第一章绪论1.1改善钢铁企业物流的历史背景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节约物资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企业发展和实现更大利润的重要指标。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迅速加大了对钢铁产品的需求,钢铁产能的提高为钢铁物流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钢铁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在我国的物流热中,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工业生产企业物流的改造与建设没有受到普遍的重视,是物流业的一个薄弱环节。工业生产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主体并体现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是现代物流服务市场的主要需求者与供给者,影响和制约着物流业的良性发展;企业物流是企业走向国内外市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生产企业、行业主管和政府部门,都要十分重视生产企业物流的改造和建设。生产领域的企业物流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源泉。商品是社会物流的物质基础,而商品源头是工业生产企业,只有工业生产企业提供适销对路的商品,社会物流才能赖以存在;工业企业的生产性消耗占社会商品消耗的主要部分,决定了它是物流服务市场需求的主体。所以,工业生产企业既是物流服务市场的主要供给者,又是物流服务市场的主要需求者。再从供应链管理角度来看,现代物流业的经营业务来自各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而工业生产企业是供应链的重点环节,特别是从事生产资料产品生产的工业企业更是带动供应链运作的主体,因为它的供应物流量、生产物流量、销售物流量占整条供应链物流总量的大部分,因而说工业生产企业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是产生物流供给与需求的源泉,也是说它是物流服务的最大供给者与需求者。为此,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工业生产企业的这种“双重角色”。要围着工业生产企业物流这个核心来展开,否则的话,物流业将会失去发展的基础与方向。企业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环节。物流被社会公认为“第三利润源泉”,而这个利润源主要蕴藏在工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并相对集中在企业物流中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等环节。我国的企业物流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成本高。据世界银行的推测,我国的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约为16.7%,业内人士估称可能在20%以上。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中直接劳动成本的比重不到10%,而物流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从账面看约为40%。二是周转慢。有关专家分析,在商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用于加工和制造的时间不到10%,而90%以上时间被物流过程所占用。三是库存大。四是效率低。传统物流各自为战的组织形式,第一章绪论2分散、低效、高耗的运行方式,损失浪费惊人。有专家估算,我国仅汽车空驶率就高达37%,相当于150万辆载重汽车来回空驶。一件商品从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数十次的搬动、装卸,长时间的储存、保管,因此造成的全国物资损耗约在3000亿元以上。这些方面的明显差距,正是我们挖掘第三利润源的巨大潜力和突破口。近年来,不少工业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力量,或者与外企业联合协作进行物流资源的整合和改造,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向物流要利润,要变潜在的第三利润源为现实的利润,就必须立足工业生产企业,重视和发展企业物流,否则的话,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是空中楼阁,是无源之,是无本之木。滞后发展的企业物流已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突出的问题是物流服务市场的供需失衡,第三方物流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在物流热中,一方面是大家对现代物流热趋之若鹜,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物流基地、中心建成,成千上万的物流企业不断冒出来;另一方面是“叫好不卖座”,基地与中心门前冷落,盈利的物流企业不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工商企业由于受传统观念、管理体制、企业改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将物流业务外包,不大愿意采用代表现代物流发展方向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在美国,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总量中的比例为57%,日本为80%,欧洲为76%,而我国目前只有7%。这就暴露了我国工商企业物流水平低下和管理体制及观念等弊病对现代物流业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制约。第四,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经验来看重视企业物流的必要性。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开始对各种物流功能、要素进行整合的“物流革命”有三个过程,首先进行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的物流系统;之后,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扩展到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整个产业链条,形成了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物流系统;在此基础上,才出现了为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吸收、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我们没有理由忽视企业物流的发展。通过上述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微观上看,我国工业生产企业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必须整合和改造物流资源和提升物流能力,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从宏观上看,社会物流的发展必须围绕工业生产企业这个核心,以企业物流的发展为基础,求得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的发展步调和发展水平相协调匹配,现代物流业才能持续有序地发展。总之,充分重视和发展生产企业物流是当务之急。所谓物流合理化是指通过规范的、合理化的物流活动,达到物流资源的最佳配置、物流要素的最佳组合、物流技术的不断创新,在不断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同时,也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这里的合理化就是对物流整体系统进行调整改进和优化,目的是达到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物流服务质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这些物流环节的成本,提高其作业效率。从定义可以看出衡量物流合理化,一方面应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第一章绪论3另一方面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物流合理化是供应链思想的要求和企业竞争的战略。企业是物流活动的主要需求方,同时也是实施物流活动的主体。不管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体制,还是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亦或是走中间道路发展自己的第三方物流业务,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降低成本,优化服务,提高经济效益,物流所面临的任务就是整和、优化。物流合理化——企业连锁制胜的关键。对于社会,还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认识物流合理化的内涵。物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催发了物流的产生和发展,物流的发展又推动或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物流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物流活动的频繁和物流总量的增长,物流服务范围的拓展和物流要求的提高,促使各个国家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自然环境,改变传统物流对环境的破坏和不良影响,在防止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够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物流,即“绿色物流”。为此,各国政府和产业界、学术界均在进行实践尝试。在现实中“最高的物流服务水平”和“最低的物流成本”两者是不可能同时成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二律背反定律”,高水平物流服务要求有大量的库存、足够的运费和充足的仓容,这些势必产生较高的物流成本;而低物流成本要求的是少量的库存、低廉的运费和较少的仓容,这些又必然减少服务项目,降低服务水平和标准。从企业来说,要求物流系统提供尽可能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标准,而从配送中心来讲,为提高部门效益,又要求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这样,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和低的物流成本就产生对立矛盾。处理好降低物流成本与提高服务水平的关系就是合理化物流的过程,最终合理化的物流是要寻找一个既能让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又能兼顾企业利益的平衡点。1.2钢铁企业面物流改革的意义合理的物流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物流费用,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不仅可以使物流均衡化,减少物流中间环节,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还能够合理控制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实现企业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物流环节的成本,提高其作业效率。降低物流环节成本,厂内产成品和在制品的运输合理化,减少厂内物料运输的成本;提高企业本身信息化程度,实现对采购及存储等业务的集中控制。每个企业都是供应链中的一环,提高供应链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需要供应链中的每个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物流运作体系具有相应的水平和良好的配合能力,改善企业物流系统将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第二章钢铁企业物流概述4第二章钢铁企业物流概述2.1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的特点生产物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现代钢铁生产物流是指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的企业内部衔接,在制品的存储与库存管理,以及生产安排及节奏的调整等活动。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物流流程繁杂。钢铁企业产品制造需要经过多分厂联合制造才能交货。因此其生产过程是多段生产、多段运输、多段存储,物流管理是分段式(分割式)的;而且从原料投入到最终产品产出,整个物流中多数工序同时兼有物理和化学变化,是高温、高能耗工艺过程,生产物流管理的复杂性很高。生产过程中信息量大。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将矿石经过复杂工艺加工成钢材的过程,生产过程环节多、流程长,且伴随着原料、燃料、辅料的信息变化,及生产过程中各物流节点之间保持物流作业衔接的大量信息。因此生产过程中信息复杂。钢铁生产所使用的都是大型生产和运输设备,且主要工艺路线和设备比较稳定,整个工艺流程有很强的连续性或分段连续性,上下环节关联性强,后道工序受前道工序的约束。各主要厂之间的生产与物流的密切联系,各种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库存量以及运输设备的停留时间等都对生产物流产生影响。在制品的温度和生产时间在过程中的地位比较重要。如实施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的目的是提高连铸坯入加热炉的温度,其考核指标为连铸坯入炉温度和热送热装率。另外,在制品的生产时间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应该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平行性、节奏性和比例性。2.2合理组织钢铁企业物流的基本要求物流过程的连续性。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各道工序的流转要紧密衔接连续不断的始终处于运动状态,能够顺畅、最快、最省地通过各个工序,直至成品。期间不出现物流堵塞现象而影响到整个生产的进行。物流过程的单向性。即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流转要向一个方向流动,要避免迂回流动往返运输。单一方向的物流运输路线短,可减少运输工作量,节省运输费用。物流过程的比例性。构成产品的零部件在生产中对各种物料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因而各种物料在数量上要有一定比例,这就形成了物流过程的比例性。它是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如果比例型遭到破坏,则生产过程必将出现瓶颈,瓶颈将制约整个生产系统第二章钢铁企业物流概述5的产出,破坏了物流过程的连续性。物流过程的均衡性。均衡性是指产品从投料开始到完工能按计划均衡地进行,能够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完成大体相等的工作量。即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能够按照计划有节奏地运行,保证按计划均衡完成生产任务。物流过程的适应性。这要求生产过程应具有灵活多变的能力,使企业内部的生产能力同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据市场变化,具备从一种产品迅速转移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能力,以满足生产过程品种变化的需要。2.3物流合理化的内容及方法根据对钢铁企业生产特点的分析,供应物流在企业物流系统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供应物流的合理化对企业物流系统的优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求采用最经济的手段和方法实现合理配送,提高供应保证力度,实现配送高效率。具体措施有: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通过采用专用设备、设施及操作程序,取得较好的配送效果,并降低配送的复杂程度及难度。推行准时配送。合理安排配送时间并保证准时送货,使客户可以放心实施低库存或零库存,追求工作的高效率。推行即时配送,提高配流通加工合理化是指避免各种不合理现象,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使流通加工产生增值,并综合考虑加工与配送、运输、流通等的联系,提高加工流通效率。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考虑以下5个方面:将流通加工设置在配送点中,使加工和配送有机结合。进行适当流通加工,使加工与配送巧妙结合,提高流通的纽带作用。根据干线或支线运输合理的要求进行适当加工,提高运输及运输运载水平。通过加工有效促进销售,使加工与商流有机结合。节约人力,节约物资消耗,降低流通加工成本。
本文标题:钢铁企业物流合理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45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