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考政治总复习商品与商品经济(一)
高考政治总复习:商品与商品经济(一)考点1商品考点解读本考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商品;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重点是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难点是对商品价值的理解。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可供人们使用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简单地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商品和一切有用物品共有的属性。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愈高,单位商品生产中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愈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愈小。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愈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愈大。商品的价值量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从近几年高考的命题情况看,单纯地从理论上考某一知识点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复习本考点时主要应结合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或新品种、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的商品价格等,深入理解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等知识。此外,应特别注意的是,商品经济作为我们当前经济生活的大背景,能够和各方面的具体经济生活广泛结合。知识联系:1.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商品经济是指产品用来交换的一种经济形态,这种交换可能是在某一特定的区域进行,也可能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它强调的是生产的目的是“用来交换”。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强调的是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2.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得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价值是商品得以存在的内在本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此,我们在考察商品的时候应从这两个方面分析。作为消费者来说,选购商品时要找准两者的结合点,通过讨价还价,做到“物美价廉”。作为生产经营者,应特别重视产品质量,同时也要追求利润目标。3.价值与交换价值、价格商品的价值是无法自我表现出来的,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价值就是交换价值。因此,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但现在,我们已经告别了物物交换,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商品价值的是货币。当某种商品的价值通过货币表现出来时,就是该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因此,现实中,我们很少用“交换价值”这一概念了。4.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价值量有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价值总量之分。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分。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会引起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的变化,也必然引起商品价值量的变化。综合起来,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情形: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成反比;当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时,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全社会商品价值总量无关;当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时,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个别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可见,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导致商品价值量(价格)变化的根本原因。思考视窗:1.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理解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正确把握“用来交换”。“用来交换”表明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满足社会(市场)的需要。商品不同于一般物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它也不同于一般劳动产品,因为它要用来交换。交换了的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如果它已经退出流通领域,表明它不再用来交换了,这时它不是商品;如果它仍留在流通领域,表明它继续用来交换,那么它还是商品。2.商品的价值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表明:第一,价值是一定体力和智力的凝结;第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只能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来;第三,商品交换本质上说是一种劳动的交换,通过这种交换能够反映出一定的社会关系。如果某一劳动产品不用来交换就无法被社会承认,也就无法体现其社会属性,因而也就没有价值。可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理解这一概念主要的把握两个问题:一是“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它是指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生产条件。二是“社会平均”,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不同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生产同类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不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对这些不同的劳动时间所进行的平均。因此,商品生产者总是想方设法使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样就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可见,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本考点知识链接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1.商品经济———当前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凡涉及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都不能离开这个背景。2.使用价值———产品质量、品牌。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大小是衡量商品质量或品牌的重要标志。3.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等。例12002年高考全国卷我国确定了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信息化代表的高新技术能够()A.减少单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提高单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使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变D.使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答案】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其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可见,信息化代表的高新技术能有效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减少单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提高单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答好此题,一要熟悉热点问题,正确认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大影响;二要结合教材知识,正确理解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例2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为什么总是选购“价廉物美”的商品?【答案】(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实际生活中,人们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价值,而是价格。(2)不同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尽相同;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因此,具有相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可能具有不同的价格。(3)人们选购商品时可能找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理想结合点,选购既“物美”又“价廉”的商品。本题考查的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及其相互关系。题中观点的矛盾实际上是教材理论与实际生活的矛盾。从理论上分析,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但现实生活是复杂多变的,作为商品生产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总会千方百计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保持自己在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同时,也可能采取降价销售、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这就为消费者选购“价廉物美”的商品提供了可能性。回答此题关键是根据题目的要求理清答题思路,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
本文标题:高考政治总复习商品与商品经济(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536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