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I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II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高考地理科考试内容。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二、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关内容。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内容的考核由各省、自治区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酌定。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第一部分自然地理一、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大气受热过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第二部分人文地理一、人口与城市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含义。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二、区域可持续发展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三、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数字地球的含义。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考试时间:120分钟。三、试卷分数:满分150分。四、题型:选择题和综合题等。五、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初中)地理课程7~9年级内容标准的基本结构如下所示。一、地球与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标准活动建议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2.地球仪●用乒乓球或其他材料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说明:●“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一项,旨在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二)地图标准活动建议●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利用泡沫塑料、沙土等制作地形模型。●实地踏勘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域的平面草图。●组织一次使用地图寻宝、定向行军等活动。●在地图上查找地名,并选择到达该地点的最佳交通路线。二、世界地理(一)海洋和陆地标准活动建议1.海陆分布●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2.海陆变迁●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开展七大洲、四大洋拼图游戏。●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演示“大陆漂移”。●讲述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故事说明:●“知道板块构造学说……一项”,侧重于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二)气候标准活动建议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3.主要气候类型●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讨论当地天气情况,并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参观当地的气象台站或大气环境监测站。●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气象园地,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进行气温、降水和风向等观测;或将每天从广播、电视节目中记录的天气资料绘制成图表。●如有条件,让去过外地(或外国)的学生,描述对不同地区气候的感受。说明:●天气符号和天气图,是指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的常用天气符号和简单天气图。●要求学生从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指出主要气候类型,培养读图能力以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三)居民标准活动建议1.人口与人种●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2.语言和宗教●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3.聚落●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组织有关人口问题的辩论会。●搜集世界三大宗教特色建筑的图片资料,配合地图进行展示。●收集聚落景观图片,辨别某一景观及其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四)地区发展差异标准活动建议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2.国际合作●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搜集能反映世界上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资料,进行比较并开展讨论。●从报刊中剪辑有关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活动信息,通过板报、小报、宣讲等形式展示和交流。(五)认识区域标准活动建议1.认识大洲●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2.认识地区●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认识国家●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分组准备某一大洲的资料,整理归纳后,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收集、整理其他大洲的资料,并与所学大洲进行对比。●结合地区热点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并展开讨论。●模拟一次暑期出国旅行,选择旅游路线,说出经过的主要国家和城市,描述可能见到的景观。●以极地科学考察为主题,出一期墙报,或者举办一次科普报告会,或者观看录像片。●结合历史等课程,利用不同时期的世界地图,探讨国家名称和版图的变化。●观看介绍某一国家地理概况的录像。●讨论某一国家特有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例如,展示澳大利亚特有的野生动物袋鼠、树袋熊、针鼹、鸭嘴兽等图片,讨论为什么这些动物惟独生活在澳大利亚。●进行一次针对某一突发性自然灾害的自救演习。●通过角色模拟讨论有关地理问题。例如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通过搜集材料等方式,了解华人与
本文标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547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