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中测试1
高二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必修)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判断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第I卷(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A.尊重和关心生物群落B.建自然保护区保护地球的生存能力和生物多样性C.加大煤铁采挖力度,以获高额利润D.使人口数量保持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2.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综合性原则3.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B.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物种灭绝C.土地盐碱化,水源枯竭D.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判断4-5题:4.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①地形②气候③水文④植被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5.下列关于各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A.B区域人口和城市集中于河谷地带B.A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只能发展畜牧业C.B区域地势高、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烈D.C区域气候湿润,平原面积最大西气东输工程是“十五”期间国家安排建设的特大型基础设施,总投资预计超过1400亿元,其主要任务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送往豫皖江浙沪地区。回答6-8题6.“西气东输”的运输方式是A.公路B.水路C.铁路D.管道7.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强有力拉动的是A.纺织B.食品C.电子D.钢铁8..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西气东输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送到广东②西气东输可以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开发③西气东输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改变环境④西气东输可以改善上海市的能源消费结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②平原地区耕作层厚度大③三江平原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④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⑤东北三江平原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10.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B.宜农荒地多C.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广D.土壤肥沃11.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畜牧业基地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12.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13-14题。年份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KM2)年降水量(mm)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粮食平均亩产(kg)粮食总产量(亿kg)19851933352038102051.02519951047845042351350.97513.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D.人口增长过快14.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A.风沙危害严重B.水土流失严重C.大陆性气候减弱D.光照条件变差旨在解决中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15.华北缺水的原因与下列那些因素有关①土地和耕地面积大②人口少③水资源利用率高④水资源总量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16.东线工程启动时,水源区必须最先解决的问题是A.河道的淤塞B.水质的污染C.地下水的下降D.土壤的盐碱化17.中线方案的最大优点是①节省建设投资②充分利用地势条件自流③充分利用三峡水库④沿途城市、人口密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城市环境是一个经过人工改造的特殊环境,城市绿地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据此完成18--19题。18.城市绿地能够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A.城市绿地能够产生大量的氧气,更新城市的空气,改善城市大气质量B.城市绿地能够固定大量氧气,增加城市的有机物数量乃至为城市提供更多的食物C.城市绿地能够增加城市降水,冲刷城市大气和地面的灰尘D.城市绿地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提供更多的植物资源19.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环境,其作用主要是A.调节城市气候B.净化城市空气C.美化城市环境D.防止风沙侵蚀人口、资源、环境是人类共同面对和关心的三大问题。据此回答20--22题。20.有关我国人口现状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B.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c.我国每年人口增长较多,所以计划生育工作任重道远D.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已经较高21.下列叙述不符合我国国情突出特点的是A.人口多,底子薄,沿海与内地地区发展不平衡B.教育文化科技水平低C.地大物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D.资源相对不足22.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A.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实现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C.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23.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鲁尔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是()①该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②该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差③该区用地紧张④这里环境污染严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4.关于世界产业转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多用“朝阳产业”取代“夕阳产业”,形成新的工业基地B、发展中国家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起飞C、产业转移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的恶性开采,发达国家则实现可持续发展D、产业转移可能伴随污染转嫁和人口迁移25.实现环保基本方针的前提是A.专业技术人员参与B.公众参与C.污染严重的企业参与D.取缔严重污染的企业26.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I阶段II阶段III阶段A.玩具制造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区域发展往往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随着资源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地关系也发生相应变化。回答27-28题27.区域发展过程中,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的时期是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D.再生阶段28.关于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B.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C.新兴工业部门不断产生D.集聚效应减弱读我国某地自然景观图,回答29—30题。29.该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流水的堆积作用B.风力的侵蚀作用C.流水的侵蚀作用D.地壳垂直运动30.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为:A.耕地土层变薄,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B.使地表变得支离破碎C.使土壤质地变得疏松D.加剧了暴雨发生的次数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将所作判断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小题1分,共10分)3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3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主导性因素是地形()33.为解决珠江三角洲能源问题,国家已经采取的措施有西电东送,建设核电站等()34.工业化迅速发展是推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35.关于长江流域的气候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36.人类中心论的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37.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都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38.珠江三角洲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人地矛盾问题、产业升级问题等。()39.绿色冰箱的开发,主要是为了保护臭氧层。40.区域没有明确的区域特征。第II卷(综合题共30分)题号1-40题41题42题总分得分三、综合题。美国日本中国韩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姓名学号41.读长江流域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5分)(1)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请在图上适当位置用“∥”符号画出三峡水利枢纽的位置。(2)长江中游最大的威胁是。简述防治的主要措施。(3)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因此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任务。(4)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突出地位,分别形成了以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及以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简述上、中游经济区与下游经济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条件。28.读“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5分):(1)图中我国钢铁工业基地①是________美国冶金工业中心②是___________。(2)图中我国石油工业基地③是____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_省,目前处于区域发展的________阶段。(3)目前,图中两个区域面临的共同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美国东北部工业城市②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同时代崛起的工业地域是(国家)的工业区。该地区得以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有哪些?高二地理必修试题参考答案第I卷12345678910CADABDDDBC11121314151617181920DCBBDBBABD21222324252627282930CBCCBABCCA31323334353637383940BBAABAAAAB第II卷41.(15分)(1)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落差大;长江流域位于湿润区,年降水丰富,径流量大。(2分)画在宜昌西侧(2分)(2)洪水(1分)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河道;搞好分洪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修建水库;植树造林(2分,答2点即可)(3)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2分)综合治理珲境污染(2分)(4)上海(1分)重庆(1分)资源能源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等(2分,答2点即可)42.(15分)每格1分,第5小题6分(1)鞍钢.匹兹堡(2)大庆油田.黑龙江.转型(3)资源枯竭.环境污染(4)丰富的煤炭资源,五大湖廉价的水运(5)德国鲁尔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充足的水源,广阔的市场等
本文标题:高二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中测试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548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