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迎七一党建工作总结范文
迎七一党建工作总结范文第一篇范文:迎“七一”党建活动总结“七一”纪念党建活动总结进入五月份以来,第1监督站党支部加强自身建设,紧紧围绕监督站中心工作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业务骨干展开迎“七一”纪念党建系列活动,决心为监督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部党支部组织领导班子、党员和业务骨干召开座谈会,党支部书记按照处主要领导在工作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引导,对第四监督部工作现状和面临的发展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畅谈了监督工作如何满足各施工单位需求,提倡推行“五满意三少”监督方式,杜绝“五乱”现象发展之路的意见,不断提高监督人员素质。党支部要加强自身建设,创新工作,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监督部各项业务的蓬勃开展,不断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对全年党群工作做了具体要求和安排。并适时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在日常工作中要求班子成员、全体党员干部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念,增强干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必须做好“四个坚持”原则和“六种能力”提高。“四个坚持”原则,即坚持弘扬优良传统,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大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坚持支部党群工作与监督部各项业务工作高度融合。“六种能力”的提高,即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凝聚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二是按照监督处党委的学习安排认真制定本支部的学习计划。要求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员干部大会和一次民主生活会,在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和各业务组长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处理好各类矛盾。建立会议考勤制度和支部生活情况记录。每季度安排一次党课,对党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并定期向监督处党委办公室汇报。三是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体党员干部要强化先进性意识,树立先进性标准,践行先进性要求,展示先进性形象,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主动性,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并提出全体党员干部要做自觉学习的模范、争创佳绩的模范、为群众服务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弘扬正气的模范。四是进一步加强监督部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和员工队伍建设。监督部班子成员要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为群众做出表率。监督部领导班子成员要团结一致,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做事严于律己、认真负责,工作标准争创一流。充分调动好大家的工作热情,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站员工定期谈话机制,及时掌握和了解大家的思想动态,形成纵向分层管理,横向分工负责。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履行职责,带好头、表好率,为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监督目标而努力工作。五是要求党员干部要做执行法律法规和中心政策的表率,做执行制度的表率,做清正廉洁的表率,做干一流工作成绩的表率,把虚事做实、把实事做好,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出色地完成监督部每一项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于六月份组织党员、骨干开展了中石油和监督处开展的党建知识竞赛,共交卷子24份。六是丰富了员工之家内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扫雪、卫生大扫助、种菜、浇水。和林场联系了篮球场地,组织了篮球比赛和读一本“好书”比赛活动。更换了监督部宣传栏和宣传横副。组织参加了项目组“七一”开展的篮球邀请赛。监督部党支部组织了个人投蓝、兵乓球、象棋、扑克四项比赛活动,制定了规则和奖励办法,购买了奖品。对各项目一、二名进行了奖励。七是按照处党委的要求,分分组进行了16次唱红歌演练活动,集中进行了4次唱红歌演练活动,在七月1日进行了分组比赛和集体演唱。购买了奖品,对一、二名进行了奖励。使迎“七一”纪念党建系列活动有声有色的在第四监督部落下了帷幕。陶冶了员工情操,提高了员工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度,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党支部2021年7月10日第二篇范文:迎七一、抓党建迎七一、抓党建、兴活动、促发展——新会区召开庆祝建党89周年暨非公党群工作表彰及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6月30日,新会区召开庆祝建党89周年暨非公党群工作表彰及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对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新领域加强党、工、青、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并对全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区委书记邓浓乐同志,区委副书记伍培进同志,区委常委、纪委书记钟志杰同志,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梁树祥同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吴瑞群同志,区委常委、副区长曾雄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霍京广同志,十七大党代表李远存同志,各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组织委员,区直部门单位党组织负责同志和办公室主任,离退休老同志代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代表、受表彰的先进集体代表和优秀个人等近450多人参加了会议。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邓浓乐同志回顾了建党89年来的光辉历程。指出,新会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且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会就成为党开展工作的重要地区之一。1924年冬,中共新会支部宣布成立,此后8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葵乡儿女谱写了一部部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革命史、奋斗史和发展史,为共和国的历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缅怀党的丰功伟绩,就是要弘扬党的好传统、好作风,时刻牢记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就是要正视和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时代性,继续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新会科学发展邓浓乐同志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发展目标,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为新会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各地各单位在开展活动中一定要把握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这个总要求,把握三个“突出”,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一是突出实践特色,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下功夫。要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措施的落实,全面兑现对群众的承诺。要把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要尽快解决,使创先争优的过程成为不断改善民生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群众是否满意来检验活动的成效。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动员广大党员紧紧围绕各项目标任务抓好落实,以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来衡量创先争优活动工作的成效。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下功夫。要着力健全基层组织,尤其要重视在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专业合作组织等新领域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要统筹推进党、工、青、妇基层组织建设,把“五好”示范点创建与创先争优两项活动结合起来,同时部署,同步推进。三是突出针对性,在加强分类指导上下功夫。要针对镇、村、街道、社区,以及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医疗机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领域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找准着力点和侧重点,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要在区提出载体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精心设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载体,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表彰党群工作先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在会上,伍培进同志代表区委宣读表彰决定,共有5个先进党(工)委、1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0个先进基层群团组织、20名优秀共产党员、18名工会积极分子、20名优秀共青团员、20名杰出女员工和10位优秀业主受到表彰。区委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要继续开拓创新,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优化党群团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提高党建及群团工作的针对性和长效性,争取更大的成绩;希望受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工会积极分子、优秀共青团员、杰出女员工要继续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希望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继续支持企业党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实现企业发展和党群团组织建设工作互赢共进。要求全区各级党群团组织要以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为榜样,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及群团工作水平,为我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第三篇范文:迎七一党建发言稿“迎七一、话党建、促和谐、谋发展”座谈会发言稿我们第六生产队现有居民725人,党员30人,耕地面积2453亩,在职职工42人。上半年在管区党工委和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队始终坚持以全心全意为农工服务为己任,以增加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我队党建工作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结合开展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坚持“三日一网”党员活动制度,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上半年组织开展党员学习活动15余次,开展以科学种田、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10余次,召开民主生活会2次,调节各类矛盾纠纷12次,通过党员学习、农业技术培训、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加强了党群干群关系,增进了群众对党员信任感和依赖感,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出现了党群干群关系和谐向上的良好局面。根据我们队的实际情况我着重从发展的角度上发表以下几点看法:首先我从健康发展的角度说两点看法。1、我们农业总公司共有13个生产队,有四万亩地,在承包合同上是否要统一制定制式合同文本?为什么今天我要提出这个想法呢?主要是因为我们生产队目前使用的合同都是各队自己起草自己定制的,同一个队的合同版本也不尽相同,我们公司任何一个人都不是法律专业人士,所以保不准合同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个细节就会存在着纰漏。咱们公司前几年有这样一个小案例,说承包人跟发包人约好了价格、年限然后就签订了合同,合同上有1一条约定承包期内不保水保电,结果承包期限内发包人找承包人要电费,承包人说合同上写着的不保水,保电,意思是说发包人不保水费保电费,这件事起诉到了人民法院,最后发包人以败诉而告终,水费仍由发包人负责。就以上原因我认为我们公司应该统一合同文本。比如说一年期什么样的制式合同文本;中长期是什么样的制式合同文本;鱼池虾池是什么样的制式合同文本;再比如说占地如何补偿;水电如何规定等等。制定后的合同应该由我们的法律顾问及司法部门审核后使用,并且加以公正,一旦有纠纷我们不用起诉可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2、对于中长期的承包农户是否该制定准入制度(也就是设定承包门槛)比如要求有承包中长期合同意愿的农户要有可行性报告、立项报告、与收购方合同文本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相关文书。我能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们六队有好几家长期合同,有林金楼芦笋地430元/亩(签订时间为2008年);唐氏采摘园425元/亩(签订时间为2009年),当时这样定价还算得上是高价,但是从长远来看,就出现区别了,就拿2021年来说我队的土地承包价格是535元/亩,通过承包单价不难看出我们没有取得最大利润。我们是国有企业,农业总公司是母企业,生产队是子企业,那么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从以上的数字看我们的利润并没有实现最大化。再看看每个承包户的经营状况,老林的芦笋没有赚钱,唐氏采摘园也同样没有利润,可以说我们定的这些长期合同没有实现预期目标,没有实现互利双赢。如果我们当时承包时候有一套完整的准入制度和门槛,或许就不会承包给他们土地,那也就不会出现承包人和发包人双双受损的情形。其次我从长远角度再说两点:1、从长期看我们各队会种地的想种地的人员严重匮乏,就拿我们第六生产队做个比较,剔除职工地合同地对外发包地只有726亩,其中有丰南人就承包了500余亩,也就是说丰南人利用了我们汉沽管理区的有限土地资源扩大就业,发家致富,而我们失业人员比比皆是。所以我认为能不能拿出部分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培训培养有种地意愿的职工,以及后勤管理人员,从而培养一批能种田、会种田、想种田的种植能手,然后把有限的耕地承包给他们,即扩大了我区的就业又发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让我们的职工以及居民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安居乐业。2、
本文标题:迎七一党建工作总结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631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