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21T 1877-2011 农产品质量安全 硬壳蛤增养殖技术规程
ICS65.150B51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1877—2011农产品质量安全硬壳蛤增养殖技术规程2011-01-10发布2011-02-10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T1877—2011I前言本标准是依据GB/T1.1—2009制定的。本标准由大连海洋大学提出。本标准由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大连海洋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常亚青、宋坚、李俊、李晓东、葛立军。本标准于2011年01月10日首次发布。DB21/T1877—20111农产品质量安全硬壳蛤增养殖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硬壳蛤(Mercenariamercenaria)的池塘养殖、滩涂增殖的技术规程。本标准适用于硬壳蛤的增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3池塘养殖3.1场地的选择应选择无污染、远离河口等淡水源、风浪小的内湾或中潮区以下,在潮间带中、低潮区的地方建池。池塘以泥沙、沙质为宜,保水性好。3.2水质条件温度-2℃~33℃,盐度20~35,pH7.0~8.6,溶解氧大于4mg/l,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规定。3.3放养准备3.3.1整底投苗前40d将池内水排净,将滩面翻耕20cm~30cm,曝晒15d~20d。3.3.2清池消毒投苗前采用生石灰、漂白粉等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杀菌,清除不利于硬壳蛤生存的敌害生物、争食生物及致病微生物。可采用不同药物清池,如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后耙平,使底质松软。3.3.3进水清池之前应安装滤水网,避免清池时仍有敌害生物进入池内。初次进水水深以20cm~30cm为宜,至投苗时,水深逐渐加至60cm以上,透明度达30~40cm。3.3.4繁殖饵料生物一般在放苗前15d左右开始施用有机或无机肥。经过发酵的干鸡粪750kg/hm2施于池边水中,或施尿素30kg/hm2~40kg/hm2。使用尿素等化肥应首先溶于水中,再全池泼洒。严禁直接撒到池中。3.4苗种的投放DB21/T1877—201123.4.1投苗时间春季或者秋季投放,投苗应选择阴天、黎明或黄昏时进行。3.4.2苗种要求大小均匀,健壮、无破损、活力强,壳长不小于1cm。3.4.3投苗密度投放的密度为100枚/m2~150枚/m2。3.4.4投苗方法投苗要均匀撤播,切忌成堆。在池水深约60cm时,将苗种装船,均匀地撤在池塘内。3.5日常管理3.5.1水质监测每日凌晨及傍晚各巡池1次,仔细观察池塘的环境变化、安全状况。每天早晨和中午测量水温,并且观察水色。日常以蓄水为主,视水质换水,池内的pH值控制在7.0~8.6之间,水色应以保持黄绿色为主。要做好水温、透明度、pH值、池水盐度、溶解氧、氨氮、硫化氢的含量的记录,作为调控水质的依据。3.5.2定期取样测量每隔半个月取样1次.测量及观察其生长情况。如发现密度过大或局部发现成堆的硬壳蛤要及时疏苗。3.5.3施肥与换水池塘水的透明度大于50cm,应进行施肥,施尿素30kg/hm2~45kg/hm2;水色达到褐绿色时,透明度在30cm~40cm为宜;池水的透明度小于10cm时,水质过肥,应大量换水。3.6收获壳长大于4cm时,放干池水进行收获。4滩涂增殖4.1增殖场地的选择风浪影响小,潮流畅通,地势平坦,无污染,退潮时干露时间不超过4h的中、低潮区。4.2水质条件同3.2。4.3投苗季节春季4月中旬或者是秋季11月初。4.4投苗密度DB21/T1877—20113投苗密度应符合见表1规定。表1滩涂增殖投苗密度苗种规格规格(cm)投苗密度(枚/m2)小规格1.080~100中等规格1.550~60大规格2.0304.5增殖期间管理4.5.1密度调整随个体的增长及时疏散密度,遇到大风浪天气之后,及时将堆积成堆的硬壳蛤进行疏散。4.5.2防病、防灾措施增殖期间经常检查,若发现危害严重的敌害生物,应及时清除;防止漂油污染和其他污染物流入增殖区。4.5.3生产记录整个增殖期间,应认真做好各阶段生产记录。4.6收获退潮时收获,收获时壳长不小于4c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21T 1877-2011 农产品质量安全 硬壳蛤增养殖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704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