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4 t 732-2007 水功能区划技术规范
ICSDB34备案号: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732—2007水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Technicalguidelinefordelimitingwaterfunctionzone2007-09-19发布2007-12-01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732—2007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水功能区划的分级分类................................................................25水功能区划分条件....................................................................26水功能区主导功能的确定原则..........................................................47水功能区命名规则....................................................................48水功能区范围的确定与计算方法........................................................49水功能区水质监控断面的确定..........................................................610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的确定与验证...................................................711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的计算.........................................................812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确定原则.....................................................813水功能区的划分程序和方法...........................................................8附录A(资料性附录)水功能区划编码方法..............................................11附录B(规范性附录)水功能区划登记表................................................13DB34/T732—2007I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统一和规范安徽省水功能区划分的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在体例格式上遵循《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1-2000)的规定。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7年9月19日批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安徽省水利厅、安徽省环境保护局提出。本标由安徽省水文局、安徽省淮河巢湖水环境保护办公室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雪冰、徐业平、周良伟、肖莆、丁峰、王保旺、王德胜、孙莉宁、杨迪虎、吴师、刘东印、何进知、陈云峰、程其文。DB34/T732—20071水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功能区的分类分级、划分条件以及确定水功能区范围、主导功能、水质管理目标、水质监控断面;核定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的程序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的所有江河、湖泊、水库、运河、渠道等地表水系水功能区的划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14529-1993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189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SL219水环境监测规范SL348-2006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水功能区Waterfunctionzone根据水资源条件和水环境状况,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量水质的需求以及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划定具有相应的使用功能,并且明确其主导功能和水质管理目标的水域。3.2保护区Protectionzone对水资源和生态与环境以及珍稀濒危物种具有保护意义的水域。3.3保留区Reservedzone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但为今后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预留的水域。3.4缓冲区Bufferzone为协调省际间用水关系和水污染矛盾而划定的特定水域。3.5开发利用区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zone满足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渔业、景观娱乐、水污染控制等需求而划定的水域。DB34/T732—200723.6饮用水源区Drinkingwatersourcezone用作集中式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域。3.7工业用水区Industrialwaterusezone用作工业生产用水水源的水域。3.8农业用水区Agriculturalwaterusezone用作农业及林业用水水源的水域。3.9渔业用水区Fisherywaterusezone用作水产养殖的水域。3.10景观娱乐用水区Recreationwaterusezone用作景观、娱乐、运动、休闲、度假、疗养的水域。3.11过渡区Transitionzone为使水质要求有差异的相邻功能区或市级行政区域边界功能区之间顺利衔接而划定的水域。3.12排污控制区Pollutantdischargecontrolzone集中接纳大中城市生活生产污水,且对水环境无重大不利影响的水域。3.13水质管理目标Objectiveofwaterquality根据水功能区的特点、纳污状况、水质现状、水资源保护的要求以及技术经济条件,在相应的水量保证率条件下,拟定的现状及规划水平年水质参数浓度限值。3.14水域纳污能力Permittedassimilativecapacityofwaterbodies在设计水文条件下,满足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要求,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4水功能区划的分级分类4.1本标准水功能区划的分级分类采用两级体系,即一级区和二级区。4.2一级区分为4类,即:保护区、保留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4.3二级区在一级区的开发利用区中进行划分,共分7类,即: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4.4一级区是在宏观上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协调省际间用水关系,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4.5二级区主要协调省内各行政区域之间、各行业用水大户之间用水关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和实施有效保护。4.6一级区对二级区具有宏观指导作用。5水功能区划分条件5.1一级区划分条件5.1.1保护区划分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DB34/T732—200735.1.1.1河流源头。以保护水资源为目的,在重要的河流源头划分专门保护水源、涵养生态的水域。5.1.1.2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水域。包括湿地沼泽集中,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对水环境、水生态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水域。跨流域或省内特大型调水工程水源地及其用于饮用水源水的输水专用线。5.1.2保留区划分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5.1.2.1目前不具备开发利用条件。5.1.2.2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水域。5.1.2.3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预留的水域。5.1.3缓冲区划分应满足下列条件:跨省级行政区域的河流、湖泊上下游边界或左右岸边界水域,其已设置的入河排污口应逐步减少,不新增或扩大,现状水质不恶化。5.1.4开发利用区划分应满足下列条件:5.1.4.1取水口、退(排)水口较集中,取水量、退(排)水量较大的水域。5.1.4.2景观和渔业养殖功能明显的水域。5.2二级区划分条件5.2.1饮用水源区划分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5.2.1.1已有较大规模集中式居民生活饮用水取水口的水域。5.2.1.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已确定的集中式居民生活饮用水备用水源。5.2.1.3在规划水平年内,需设立较大规模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取水口,且具备取水条件的水域。5.2.2工业用水区划分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5.2.2.1已有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或工矿企业生产用水取水口集中,或取水量大的水域。5.2.2.2在规划水平年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设立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或工矿企业生产用水取水口,且具备取水条件的水域。5.2.3农业用水区划分条件之一:5.2.3.1已有农业灌溉和林业用水取水口集中,取水量大的水域。5.2.3.2在规划水平年内,农业发展需设立农业灌溉或林业用水取水口,且具备取水条件的水域。5.2.4渔业用水区划分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5.2.4.1自然条件形成的鱼、虾、蟹、贝等水生物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通道的水域。5.2.4.2除行洪河道外,其他天然水域由人工营造的较大规模水生物养殖场的水域。5.2.4.3渔业养殖池塘集中成片,取水口较集中且取水量大的水域。5.2.4.4适宜渔业养殖的采矿塌陷区水域。`5.2.5景观娱乐区划分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5.2.5.1风景名胜游览区涉及的水域。5.2.5.2娱乐、运动、休闲、度假、疗养等场所涉及的水域。5.2.5.3城市湿地。5.2.5.4适宜景观娱乐的采矿塌陷区水域。5.2.6过渡区划分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5.2.6.1下游水质要求高于上游的相邻水功能区之间的水域,5.2.6.2分属不同市级行政区域的上下游相邻水功能区之间的水域。5.2.6.3有双向水流,且水质要求不同的相邻水功能区之间的水域。5.2.7排污控制区划分应满足下列条件:大中城市生活生产污水排放口及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口较集中,且接纳的污染物为可稀释降解,对水环境无重大不利影响,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较强,其水文、生态特性适宜的水域。DB34/T732—200746水功能区主导功能的确定原则6.1以主导功能为主,兼顾其他功能。在确定主导功能时,不应低于现状功能。6.2水域有两种以上功能并存时,根据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开发利用现状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考虑各功能对水量水质的要求,按功能重要性排序,确定主导功能。6.3优先保障集中式居民生活饮用水源。7水功能区命名规则7.1水功能区命名方法为采用形象化的复合名称,即水域名称+地域名称+水功能。7.2在水功能区命名中,地域名称原则上以省辖市或其所辖区、县(市)名确定。7.2.1在省辖市行政区域内,水功能区只涉及一个下一级行政区的,其地域名称以该行政区名称确定;跨两个下一级行政区的,地域名称以涉及到的行政区名称,按上游在前下游在后的顺序确定;跨两个以上下一级行政区的,地域名称以省辖市行政区名称确定。7.2.2水功能区跨两个和两个以上省辖市行政区的,地域名称以所涉及的市级行政区名称,按上游在前,下游在后的顺序确定。7.3一级区中的保护区命名方法7.3.
本文标题:db34 t 732-2007 水功能区划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70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