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46T 67-2006 芒果生产技术规程
ICS65.020.20B31备案号:19473-2006海南省地方标准DB46DB46/T67—2006芒果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CodeforMangoproduction2006-09-11发布2006-10-15实施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6/T67—2006I前言本标准由海南省技术监督局提出修订。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修定单位:海南省技术监督局和昌江县芒果协会负责修定。本标准修定人:许树培、马利隆、王绥通。DB46/T67—20061芒果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芒果园地选择、规划、土壤管理、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系列芒果生产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海南芒果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5025—2001无公害食品芒果生产技术规程。DB460031/T1—2000芒果嫁接苗。3定义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3.1林格指用防护林围起来的果园,生产上称林格或林段。3.2环山行在坡地上按等高把种植带修筑成一定宽度的反倾斜面,通常比梯田窄,行间多留有一坡面。3.3树盘在植株周围80cm—100cm范围内的土壤修理成一园盘,称树盘。树盘主要起积集雨水之用,也利于灌水。3.4根圈指水平根分布的圆圈,通常以树冠滴水线以内作为植株的根圈。3.5树冠滴水线指树冠外沿垂直下来的地方。3.6恶草指严重危害果树的恶性杂草如茅草,大芒、香附子、硬骨草、水竹草等。3.7根颈果树从根过渡到茎的交接口称为根颈。3.8主干自根颈起至分枝的一段树干称为主干。3.9定干决定主干高度称为定干。3.10主枝由主干分生的枝条称为主枝,又称为一级枝。3.11副主枝由主枝分生的分枝称为副主枝或称二级枝。3.12骨干枝构成树冠骨架的多年生枝称为骨干枝,包括主枝、副主枝和较粗壮的侧枝。3.13枝组由骨干枝上分生的单位枝群称为枝组,它起制造养分和结果作用,又名结果枝组或结果枝群。3.14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的基枝称为结果母枝。3.15结果枝直接抽生花序(或花朵),能开花结果的枝条称为结果枝。3.16徒长枝指枝群中长得特别粗壮、直立、节间长的枝条,这种枝条影响其他枝条生长,故又称“霸王枝”。3.17交叉枝指交叉在一起的枝条,既扰乱树冠,又会因相互磨擦而伤害枝条。3.18重叠枝两个枝群重叠在一起,影响通风透光,对结果不利。3.19荫弱枝指生长在树冠内膛的纤弱枝,这类枝条结果能力差。3.20分枝角度分枝与树干(或基枝)间的夹角称分枝角度。3.21短剪把枝条剪去一部分称为短剪(或短截)。DB46/T67—200623.22重剪剪去枝条大部份,甚至整条枝条剪去,仅留基部几个芽。重剪常用于回缩修剪,短剪骨干枝或粗大的分枝。3.23疏剪把过密的枝条自基部剪除称为疏剪(或疏删)。3.24吊枝用绳索把枝条提起,避免枝条过分下垂。3.25压枝对直立的枝条,通过压低枝条以扩大其生长角度。3.26牵枝将生长方位不合理的枝条牵引至适宜的方位。3.27一果两剪采果时,为避免果柄流胶,对果柄进行两次剪截:第一次从树上剪下来,留果柄长3cm—5cm,运到包装处再行第二次剪短果柄,留柄长度1cm—1.5cm,但剪口必须在果柄肥大部分(果枕)之上才能避免流胶。4园地选择4.1选择花期干旱、无连续低温阴雨的地方。4.2阳光充足,年日照时数在2000h以上,年日照百分率大于50%。4.3土壤有机质含量1.5%以上,微酸性(PH值5.6~6.5)。4.4尽量选择有灌水条件的地方建园。4.5凡花期常有低温阴雨,地下水位少于1m,坡度大于25度的地方不宜建立商品果园。5果园规划5.1规划原则5.1.1每一林格(果园)坡向、土质应相对一致。5.1.2尽量利用防护带两侧开设排灌沟和道路,山脊和溪流作防护林边界。5.1.3在同一果园内应采用同一种植方式、同一种植密度、种植同一个品种。5.2防护林设计50亩以上的果园需营造防护林。常风大的地方20亩为一林格,常风不大的地方一般以40亩为一林格。周边种4—5行防护林(迎风面种6—7行)。树种可选用小叶桉类、木麻黄和马占相思。种植密度为2m×1m,防护林外围种刺树,内侧林沿距6m,中间挖隔离沟,沟的宽度和深度各为80cm~100cm。5.3道路与排灌系统及其他果园外侧修建可通汽车的大路,与果园便道及公路相通;路两旁开排灌沟,并与各果园排灌沟相连接;每20亩果园内建一水肥池,其大小为2m×3m×1.5m,每个林格(果园)建一间看果房(或宿舍)。400亩以上的果园,于交通方便处建一芒果包装场。5.4品种规划根据市场的需要和种植者的实际,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本地环境和销路好的优质品种,我省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种有台农1号芒、红金龙(贵妃)、白象芽芒、椰香芒、爱文芒、吕宋芒、金煌芒、青皮芒等,也可选择其他新引入的优质畅销品种(目前我省西部试种的品种有:台湾金蜜芒、澳大利亚垦新顿、台牙等,须强调:这几个品种只小面积试种,须经多点试种,证明确能稳产高产方可推广)。一个林格(果园)只种一个品种。6定植6.1植前准备6.1.1种植密度采用宽行窄株定植,3m~4m×5m(每亩44株~33株),因品种,土壤肥力和管理技术不同而异,可收果若干年后疏伐成5m×6m(每亩22株)。6.1.2挖穴开环山行根据植地坡度大小决定修环山行的方式:缓坡地可筑撩壕,5—10度的坡地修8—10度反倾斜的环DB46/T67—20063山行;大于10度的坡度修10度以上反倾斜的环山行。先按规划密度等高定标,按面宽80cm,深70cm,底宽60cm挖穴。表土放置在植穴两侧,底土放于植穴下方作梯埂,回土时把表土回入穴中,并把上方及左右两侧表土也挖入穴中,底土则抛向植穴下方作梯埂,最终把植穴周围修理成宽2m、反倾斜8—10度的平台,穴土高出地面20cm~30cm,并在中间插上标签,各平台相连即成环山行。6.1.3施足基肥在植穴回土的同时结合施基肥。每穴施优质粪肥或农家肥10kg~20kg,磷肥1kg,在表土回穴满70%~80%时施入基肥,农家肥、磷肥和表土一定要混均匀,再盖上表土。施基肥应在定植前1~2个月完成。6.2定植6.2.1种苗质量要求定植袋装嫁接苗,苗木质量应符合DB460031/T1—2000的要求。在定植前2—3天袋苗应停止浇水,以袋苗土团硬结又不致苗木萎蔫为原则。6.2.2定植时间提倡早春抗旱定植,在有灌水条件的地方,以清明前后定植为好;无灌水条件者,适宜在雨季(6—9月)定植。6.2.3定植方法定植时,在植穴中(即标签下),挖一可容纳苗木土团的小穴,除去袋苗的塑料袋,将苗木放入小穴内,接口朝向东北(或向着常风大的方向),回土盖过土团1cm—2cm,并从外向土团施压力,压紧土壤,在整个定植过程不得弄散(或弄损)土团。最后,在植株周围修成直径80cm—100cm,埂高10cm的树盘,内盖上5cm厚的干草,并淋透定根水。7植后管理7.1灌水与排水7.1.1灌水7.1.1.1植后遇旱,每5—7天灌水一次,以保持树盘土壤湿润为宜。海南冬春正值旱季,第一年冬每5—7天灌水一次,第二年以后每月灌水2—3次。冬季加强水份管理是保苗木安全越冬。7.1.1.2达到开花结果期的芒果树,在花芽分化期一般不宜灌水,如果土壤湿度过大,宜断根晒土,以促进花芽分化。7.1.1.3在花序发育期和开花结果期遇旱,每10天—15天灌水一次,收获前15天—20天停止灌水,以提高果实品质。7.1.1.4秋梢期遇旱,每10—15天灌一次水。7.1.2排水雨天或暴风雨后需及时排除积水,以防芒果烂根、枯死,特别苗期尤需防积水。7.2除草松土每1—2个月除草一次,保持根圈(或种植带)无杂草,果园无高草、恶草;暴风雨后或土壤出现板结时,应进行松土,雨季结束后在11—12月进行松土保墒。7.3盖草提倡芒果园周年根圈盖草,保持干草厚5cm以上。盖草的材料不能接触苗茎(树干),也不能用树枝、大芒茎干、茅根、水竹草等作盖草材料。7.4间作幼龄芒果园行间可间作蕃薯、花生、豆类、蔬菜、瓜类、菠萝等短期作物,也可间作矮杆绿肥(如柱花草等)。但间作的作物需种在离芒果树1m以外,不允许藤蔓绕缠芒果树,也不能间作高杆作物和耗肥力强的作物如木薯、甘蔗、香茅等。7.5扩穴、改土在每年杂草生长旺季,进行一次深翻扩穴,第一年植穴外对称开两条长80cm,宽深各40cm的施肥沟,沟内压满杂草,另加优质粪肥或农家肥10—15kg,磷肥0.5—1kg,石灰0.5—1kg,施肥后盖土,第二年在另外两侧深翻压青,第三年再换方向,施肥沟可适当加长,这样经过多年深翻整个植穴周围的DB46/T67—20064土壤就被深翻过一遍,有利于土壤改良,对较瘦瘠、板结或石砾较多的土壤效果更大。8施肥8.1施肥原则多施有机肥和生物肥,少施化肥,化肥应与有机肥或生物肥配合使用,在有机肥使用上,对医院粪便和城市垃圾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才能使用。有机肥包括的种类和使用方法见NY/T5025—2001。8.2幼树施肥幼树施肥以促进枝叶生长,迅速扩大树冠为目的,因此宜勤施薄施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钾肥,在生长季节每2个月施一次肥(或每次捎施一次肥)。8.2.1定植当年第一次新捎老熟后开始施肥,以后每2个月施一次肥,每次施水肥(粪水或沤制水肥)3kg—5kg,或施尿素20g/株,雨季干施,旱季水施。8.2.2第二年于根圈挖环沟施肥三次,分别于5月、7月和9月每次每株施水肥8kg—10kg或三元复合肥100g—150g。8.2.3第三年于5月、9月每株每次施三元复合肥250g—300g。8.3结果树施肥8.3.1促花肥每年10月下旬(或花芽分化前)施氮钾肥,每株施配方专用肥(氮磷钾10:6:11)或三元复合肥500g—1000g,加钾肥200g—300g。8.3.2谢花肥末花期至谢花期每株施水肥20kg—40kg,或尿素100g—200g,结合喷药可加入0.5%的尿素,0.2—0.3%的硼酸和0.2—0.3%磷酸二氢钾,以促进坐果。8.3.3壮果肥当果实横径达2cm—3cm时,每株施配方专用肥,或三元复合肥200g—300g,并结合喷药或独喷0.2%—0.3%磷肥二氢钾或其他保果剂(如爱多收等)2—3次,促进果实发育。8.3.4果后肥采果后每株施水肥40kg—60kg或配方专用肥或尿素300g—500g(氮磷钾10:6:11),此次肥也叫促梢肥,起恢复树势,促进抽捎作用。如果当年结果多,叶色暗淡,在采果前需喷0.5%的尿素液作根外追肥。修剪后重施有机肥,每株施优质粪肥或农家肥20kg(或饼肥2kg),加三元复合肥300g—500g,并结合压青(详见7.5)。9整形修剪9.1幼树整形9.1.1定干定干高度约40cm,在幼树苗高60cm—70cm仍未分枝时截顶,促进主干在40cm—50cm处抽生分枝。9.1.2培养主枝与副主枝主干抽生分枝后,在40cm—50cm处截顶并选留3条或4条生势均匀、位置适宜的分枝(一级枝)作主枝,主枝与主干的夹角为50度—70度,角度太小时,可通过牵枝、拉枝、吊枝等方法调校。当主枝伸长约45cm剪顶,在每条主枝上选苗3条生势均匀的二级枝作副主枝。9.1.3培养结果枝组当副主枝伸长约40cm时剪顶,各培养2条—3条生势均匀的三级枝,在三级枝上再如法培养四级枝、五级枝。争取在2—3年内培养80—100条生势健壮的末级枝梢作结果枝(或结果母枝)。9.1.4及时清除徒长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荫弱枝和多余的萌蘖。9.2结果树修剪9.2.1采果后修剪采果后将结果枝短剪1—2蓬梢,促进新一轮的结果母枝抽生,当新梢抽生后,每枝保留2—3条生势均匀,健壮的分枝,除去多余枝及徒长枝等不良枝,并经常抹除多余的萌蘖和侧芽。经过两年轻短剪后,第三年进行回缩重剪,即每年小修,三年大修,大修剪可剪短较大的分枝(如2—3年或更大的分枝)。
本文标题:DB46T 67-2006 芒果生产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71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