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互联网+”时代学生网络化管理创新实践——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被视为“传统行业互联网化元年”,“互联网+”传统行业催生出各种新的业界生态。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常态,“互联网+”也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融合创新发展的最大形势。华中师范大学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全面推进信息化战略,推动信息技术与管理方式有机融合,以信息化推动学校管理服务上台阶,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了“互联网+”时代学生网络化管理的发展创新。一、项目主题与思路近年来,学校学生网络化管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紧跟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步伐,坚持“专注、极致、引领”6字诀,以“主体性、主动性和主导性”建设为重点,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网络化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迈开了“互联网+”时代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步子。(一)“专注”学生管理方式的“主体性关怀”以学生为主体,学校管理模式的提质增效及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均以学生同不同意、方不方便、满不满意为标准,再造网络流程,创新数字化管理,构建扁平化管理模式。(二)“极致”学生事务工作的“主动性服务”随着网络的全球覆盖、全员覆盖、全时覆盖,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生活,时空无限。学校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资源,提高学生工作信息化服务水平,使之更为便捷地服务学生学习生活。(三)“引领”学生思想教育的“主导性方向”当前,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的新常态。习近平同志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学校紧贴学生思想实际,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切实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发展。二、实施方法与过程(一)再造网络流程,创新学生数字化管理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学生工作,以平台的共建共享、信息的互联互通为基本特点。学校一方面加大硬件投入,实现有线和无线网络的全校园覆盖,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充分整合信息资源,构建了学生从录取进校到毕业离校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体系。1.“一站式”新生网络自主报到。学校连续两年成功推行数字化迎新。每年8月初,新生即可登录自助报到系统,网上办理报到注册、信息填写、上传照片、选择宿舍、选购生活用品、学费缴纳等11个报到项目;学校“一对一”为新生配备志愿者,新生可快递行李物品至学校,志愿者为其配送至宿舍,新生到校后直接“拎包入住”。2.“一张表”学生信息全程管理。学校打造“一张表”学生网络信息全过程管理工程。学生从网上自主报到填写相关信息开始,在校期间所有需要的信息,都由不同的管理者或学生本人录入信息管理系统,所有需要的表格如信息登记表、奖助学金申报表、学年小结表、学习成绩表、毕业鉴定表等,都由信息管理系统自动生成。3.“一张网”学生行为网络监管。学校实行“一张网”信息管理系统工程,借鉴居民社区网格化管理经验,以学生宿舍分区为一个片区网格工作站,每一栋宿舍楼栋为一个网格,全校共建立学生网格54个和四个网格片区。通过网格化监控、网络监管及“一卡通”刷卡等情况,学校可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如根据学生宿舍门禁刷卡情况,掌握学生在校的实况;根据“一卡通”消费情况,来分析和开展贫困生经济资助工作;根据学生上网情况,把握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做好网络舆情引导等。4.“一体化”学生网上就业指导。学校逐步构建一体化网络就业服务系统。“职业倾向测试系统”,摸清学生求职意向;“就业指导教育系统”,指导学生做好求职准备;“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就业信息的发布、检索、生成和预测功能;“网上远程面试系统”、“网上签约系统”,极大地方便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二)拓展网络形式,丰富学生信息化服务随着网络的全球覆盖、全员覆盖、全时覆盖,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生活,时空无限。学校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资源,使之更为便捷地服务学生学习生活。1.集成式的学生事务大厅服务。通过网络集成学生事务办理流程,学校建立了实体和网络两个互通的学生事务大厅。实体事务大厅为学生提供“一站式”事务服务,实现“职能部门后台、事务大厅前台”的服务模式。网络事务大厅为学生提供“一键式”事务服务,实现“职能部门为虚、事务服务为实”的服务模式。2.自助式的学生信息打印服务。学校通过“一张表”工程,集成学生各类信息,学生可利用事务大厅的自助打印设备打印所需要的各类证明、获奖证书及其它文本资料,如学籍证明、在读证明、奖助学金证书、获奖证书、学习成绩单等。自助式信息打印不仅方便了学生,也减轻了辅导员及职能部门的工作负担。3.移动式的学生信息推送服务。学校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来推送和发布学校最新资讯,利用手机APP集成学生事务服务程序包,教师、学生可用手机随时随地办理学生事务,如请销假、信息录入上传和各种表格下载,以及定制各种生活服务等,目前已有近万名学生通过手机服务信息平台,高效办结相关事务。4.社会化的学生网络事务服务。学校利用市场化手段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信息化服务。如与中国电信合作,开发学生手机版自助报到系统,免费向新生赠送手机和流量;与中国银行等合作,开展学生网上银行服务;与武商集团合作,开展学生网上购物活动;与铁路局、公路局等合作,开展自助取票机进校园活动。(三)遵循网络规律,深化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华中师范大学紧贴学生思想实际,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1.坚持建好网络互动社区。学校成立新媒体联盟,建设“华大”“华大学工”“华大研工”官方微博、微信和“掌上华师”公众服务平台,推出交互型客户端“i华大”。以学院、专业、班级建设微社区、QQ群、博客群、微信群等。2.坚持建好主题教育网站。建设“华大在线”“华大桂声”“华大青年”“华大研工”四大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网站开办网上党校、团校,开展网上民主生活会、特色党团日活动、党团员素质拓展活动等。利用重大节点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和理论教育活动,推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专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迎新教育专题”“毕业生教育专题”等,受到学生广泛欢迎。3.坚持建好网络骨干队伍。选拔网络信息员,培育网络意见领袖,及时报送和监测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并适时加以引导。鼓励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及学生骨干进网络,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开设博客、微博,要求教师开设个人网络教学空间。学校规定每年开展辅导员优秀博文评选,并与职称和奖励挂钩,教师的优秀网络文章可视同科研成果。4.坚持提升学生网络素养。学校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团委等部门形成联动机制,有计划地组织网络文化建设,倡导学生文明和诚信上网,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文学、话剧、微电视、微视频等校园原创作品创作。学生创作的《爱在华师》《华师幸福小苹果》等微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利用网络平台举办专题微博征集活动,培育学生爱国情怀。组织“辅导员季”“职能部门季”“校园达人季”等微访谈,组织微博之夜、微文竞赛、微话题讨论、“雷锋”精神热传递等系列活动,传播正能量。三、主要成效及经验(一)主要成效1.学生数字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一站式”新生网络自主报到,不仅为新生及家长减负,而且通过报到网络,新生可与辅导员、班主任及新同学进行网络面对面交流,并自主学习《新生入学导读》等网络课程,实现“未到校、先入学”;“一张表”学生信息全程管理,改变了以往需要人工多次填表的状况,整合了学生各阶段发展信息,对接了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和学生自身发展信息,为学生工作的大数据分析创造了条件;“一张网”学生行为网络监管,增强了学生工作危机预警和事前干预能力,对于维护校园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体化”学生网上就业指导,实现了学生就业工作的阶段性衔接、个性化培育和全方位拓展,增强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学生信息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推行集成式学生事务大厅,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区活动室建设,逐步将实体的事务大厅向学生宿舍延伸,学生自助式信息打印服务更加方便。据统计,2014年学生自助打印国内外在读证明6428份、荣誉证书6983份、奖学金证明4158份。学校推行移动式学生信息推送服务,不仅方便学生享受移动学习服务,学生家长也可通过手机平台了解学生近况,实现了学生信息的家校互通。学校推行的社会化的学生网络事务服务,学生不出校就可享受各类网络事务服务,如购物、买票、取票等,仅2014年,学生通过校园火车票自助取票机取票近15000张。3.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深化学校搭建了素质拓展课程网上选修和在线学习平台,建设了《新生入学导读》、《桂子山常见植物鉴赏》、《爱心》、《感恩》、《诚信》、《责任》、《军事理论》、《诗词鉴赏》等几十门网络微素质课程,构筑了线上线下立体教学及学习讨论空间,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学校一大批教师成为“网络名师”,一大批学生骨干成为“网络达人”,充分发挥了思想引领作用,“最美班主任”、心理学院青年教师田媛开设的“媛知媛谓谈心理”易班微课堂走红网络,在微信平台上达到一小时两万的转发量;学校于2014年11月初发起的“奔跑吧,校运会!”微博话题,拥有924万阅读量、1.1万条微博讨论等等。(二)经验总结1.观念更新是前提“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使育人环境产生了深刻的新变化,对育人方法和途径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跟上网络时代发展的步伐,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中的新变化,自觉占领互联网教育阵地的制高点,主动适应互联网和手机APP等各种新兴传播手段与载体迅猛发展的趋势,善于借助和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因势利导,不断增强学生网络化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2.队伍建设是基础网络时代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依赖的不仅仅是技术工作,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育管理工作队伍。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了优秀的信息素质和网络素养,才能进一步了解和熟识网络环境,凭借优秀的信息能力,有效展开教育和管理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中坚力量。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网络意识,加强主导信息的发布,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尽快提高自身适应和运用网络的能力,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始终走在思政工作网络化的前列。3.改革创新是关键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多元化呈扩大之势,这使得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校一定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拓展工作内容,突出工作特色,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敢于和善于利用博客、微博、移动互联、智能终端等新兴传播形式,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扩大学生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要创新学生工作新载体,认真办好学生工作网站,丰富网上内容,开展好主旋律教育,增强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网站成为重要的工作平台。要注意改进工作方法,强化服务意识,以服务实现管理的目的,使各项工作更加贴近学生。4.机制健全是保障“互联网+”时代对学生网络化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重,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有效的领导协调机制,整合学生管理、招生、教学、就业、团委和后勤等方面的资源,形成党委重视、校长支持、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通力配合的工作机制。如资源开发与信息监控紧密结合,加强网上正面宣传与舆情监控的长效机制;现实和虚拟紧密结合,发挥网络教育作用的长效机制;建设与管理紧密结合,丰富校园网络文化的长效机制;培养和使用紧密结合,加强学生网络化教育管理工作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还有建立激励和奖惩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等。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未来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服务的创新发展,将呈现两大发展趋势:一是进一步整合和利用信息化管理资源,深入挖掘其中蕴藏的多重教育价值,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技能。二是进一步关联和分析信息化管理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某些关联信息进行研判和预测,全方位教育引导学生。我校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学生网络化管理创新实践。(一)以互联网先
本文标题:一、项目主题与思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731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