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录1.创新基金项目验收申请表2.创新基金项目专项审计报告(原件)3.创新基金项目验收评价表4.创新基金项目验收意见表5.项目工作总结报告6.国家、地方资金进账单7.相关财务报表8.技术检测报告9.基金项目立项合同10.其他证明材料11.30%发票和销售合同等证明材料立项代码13C26213302348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验收申请表项目名称:年产1500万头商业百合种球的产业化开发企业名称(公章)金华市香蝶百合种球有限公司企业法人代码:56099055-9项目执行期:2013年10月08日至2015年10月07日企业法定代表人:程迁发电话:13857927632通讯地址:金华市八一南街江家村37栋邮政编码:321017传真057982626686填写时间:2016年5月16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二零一六年五月(1)创新基金项目验收申请表;(2)创新基金项目专项审计报告(原件);(3)《创新基金项目验收评价表》;(4)《创新基金项目验收意见表》(1份)另:《创新基金项目验收意见表》另外3份可不装订,合册寄出。2、以下材料按顺序一式一份装订成册年产1500万头商业百合种球的产业化开发项目工作总结报告金华市香蝶百合种球有限公司2016年7月目录一、项目概况1企业概况1.1企业历史沿革:金华市香蝶百合种球有限公司于2010年9月2日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是一家专业从事百合新品种选育和种球生产的花卉种业公司,公司掌握了百合远缘杂交、百合种球组培快繁、种球大田规模化生产、商业种球冷藏等四项核心技术,公司建有1000m2组织培养实验室,2240m2连栋塑料大棚,5000m2连栋玻璃温室,300亩种球种植基地。已具备年产1000万头种球的生产能力。公司的主要产品是观赏百合、盆栽百合、食用百合品种组培球以及观赏百合、盆栽百合、食用百合商业种球。公司致力于实现百合品种与种球的国产化,是目前国内少有的掌握百合育种技术及百合种球产业化技术的公司。目前公司已自主培育百合新品种138种,收集和保存百合野生种50余种,百合商业品种300多种,累计销售商业百合种球300多万头。程迁发先生现任永康市江南百合种球有限公司、金华市香蝶百合种球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百合新品种的选育和百合种球的产业化生产工作。程迁发自幼喜爱蔬菜花卉,小时候曾搜集种植过兰花、野百合等诸多花卉。十几岁开始尝试蔬菜水果人工授粉,选育出的黄瓜、白菜等蔬菜在当地小有名气。2000年开始种植切花百合,从最初的1亩到2006年最高种植面积一度维持在15亩。2001年开始尝试鳞片扦插生产种球,并开始尝试百合的杂交育种工作。得知目前世界许多著名的百合品种都与我国的野生百合存在或多或少的亲缘关系。在抗性及一些特殊品质性状上,野生种保留了大量的优秀基因,可以说掌握了野生百合种质资源,就掌握了百合育种的未来。因此程迁发先生历经6年时间跑遍了我国大江南北收集我国野生百合种子及资料,期间耗资近40万人民币,累计收集并保存野生百合品种50余种,引进百合商业品种100多种,保存育种中间产物和变异株系300多种。2003年在龙雅宜教授的指导下扩大杂交规模,一批杂交10000株,当年收获3000多个蒴果;2004年第一批杂交种子开花,从中筛选了2个优秀的杂种系。并与中科院陈维伦教授开始合作研究实验室播种及百合种球组培等相关技术。2004年8月成立永康市江南百合育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60万,专业从事百合资源保护、百合新品种培育、百合生产技术研发、百合新品种展示、百合花文化、国际合作的百合育种机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土化培育的百合新品种的推广,程迁发于2010年成立金华市香蝶百合种球有限公司开始商业种球的生产,致力于百合种球的国产化及产业化,公司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位于国家级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底,公司完成了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改建和装修,拥有了1000平方米的组织培养室,并配置了相应的生产设备,完成了安装调试工作。2011年累计组织培养了自主选育的新百合组培球700万头。租赁种球生产大田300亩,完成了相应的种植前准备工作。2011年中后旬将700万头组培球播种到大田中,每亩种植3万头,最后总共收获650万头商业种球,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截止到2013年5月,公司现在拥有1000平方米组织培养室,300亩的种球生产基地,24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5000平方米玻璃温室,年产700万头商业种球的生产和销售能力,累计实现销售利润700余万元。在诸多教授的帮助下,通过长期不断的实践,程迁发先生总结和改良一系列百合育种和种球生产新技术。荣获永康市科技一等奖,永康市科技人员突出贡献奖等殊荣。1.2公司经营范围:公司许可经营项目:百合种球、种苗批发、零售,百合种球、百合种苗生产。1.3公司的主营业务: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是百合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观赏百合、盆栽百合及食用百合的育种、产业化生产及市场推广。公司现阶段的主要产品是观赏百合商业种球、食用百合商业种球及百合盆栽。1.4公司主导产品情况:公司现阶段的主打产品主要有:东方百合“蜜月”、“巨神”、“喜来临”,直立铁炮百合“神箭”。“蜜月”是国内首创的复色百合新品种,花瓣边缘白色,主脉红色,花喉为黄色,自然比例协调,美丽高雅。通过在浙江、西安、山东试验种植结果显示,“蜜月”对高温、高湿、干旱的环境具有优良的适应性和极强的抗性。“神箭”是我国首创的直立铁炮百合。铁炮百合,也称麝香百合,花色洁白,花姿优美,花型较大,香气浓郁,在鲜切花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铁炮百合遇高温花朵会横生,影响切花的美观度。“神箭”克服了这个缺点,不受温度影响始终呈直立状态。与其他的麝香百合相比,该花病虫害少、耐夏季高温天气,栽培管理容易,必将受到广大鲜花种植者的青睐。“巨神”是粉红色巨型东方百合。花朵展开直径可达30厘米,花型风姿卓越。该品种植株强壮,抗逆性好,花大艳丽。我们的目标是将“巨神”推广成为未来粉红色切花百合的主打品种。“喜来临”是国内首创的盆栽百合新品种,生长开花过程不需要外物支撑,全株高53厘米,蕾长12厘米,花径21厘米,香味淡雅。喜来临的植株矮小,抗倒伏;花大艳丽,并始终直立。盆栽整体亭亭玉立,美丽大方。市场定位为中高档盆栽。鉴于目前国内盆栽百合品种稀缺,百合盆栽市场刚刚兴起的现状,“喜来临”的推广旨在迅速抢占市场先机,打响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知名度。2.项目概况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快种业科技创新,做大做强民族种业”。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2年颁布的《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强调的重点任务推进商业化育种工程。本项目属《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指南》八(一)(3)重点支持范围。本项目——年产2000万头自主选育百合新品种商业种球的产业化开发是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与推广,形成了国产商业百合种球生产的成套技术:种球扩繁、商业种球生产和种球冷藏技术,与国内现有的技术相比,这三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2011年6月3万株太空百合绽放于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太空植物展区,引起热烈反响。目前自主生产的商业百合种球已经试销300万头,并与国内多家百合切花生产企业达成了订货意向,市场前景广阔。项目的实施可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丰富市场上的百合切花品种,增加新的市场消费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生产使用百合种球几乎全部进口的尴尬局面,对于提升我国百合切花的国产化、产业化有着重要意义。本项目的关键技术已突破:克服了百合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缩短了百合种球组培快繁周期,组培球大田种植存活率达到95%以上,延长了百合种球的保存期到8至12个月稳定不发芽,该项科技成果获永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相关累计育成的百合新品种达138个,其中“甜蜜”、“喜来临”、“巨神”、“合乐”、“喜洋洋”、“紫色的友谊”、“龙袍”、“神箭”、“皇家”、“团圆”、“彩妆”、“红妆”、“蝶舞”、“小白燕”这14个新品种通过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的审核,实现了国际百合新品种登录。“喜来临”、“蜜月”、“神箭”、“月月红”、“小白鹭”、“吉祥”、“小白鸽”这七个新品种通过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的初步审核,已进入DUS测试阶段;二、项目资金落实与支出情况2.1创新基金合同有关资金条款的规定金华市香蝶百合种球有限公司于2013年6月21日申报“年产1500万头商业百合种球的产业化开发”项目,并与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于2013年10月8日签订了《科技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无偿资助项目合同》,立项代码:13C26213302348,取得创新基金总额80万元人民币的无偿资助,用于“年产1500万头商业百合种球的产业化开发”项目的投入。在项目执行期内,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创新基金资助80万元(先行拨付56.00万元,剩余的24.00万元将视项目进度及验收情况再予以拨付),地方政府配套20万元。创新基金用途规定:创新基金必须用于购置生产用配套仪器设备、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等与项目直接相关的支出。2.2项目资金落实情况本项目计划总投资696万元,立项时已完成投资220万元,计划新增投资476万元,截止到年月日,本项目实际完成新增投资万元,其中:创新基金8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20万元,企业自筹万元2.3项目资金支出情况截止到年月日,本项目新增投资实际支出资金万元,其中:项目产品研发及试制万元购买仪器设备万元基建万元流动资金万元销售费用万元其他万元合计万元项目执行期间,创新基金资助经费用于购置研发用配套仪器设备,项目资金落实与支出均达到合同有关条款。三、项目产品开发进度与取得成果情况3.1项目研制的主要内容优化种子萌发条件,提高种子萌发率;研制组培球快速生长发育用的培养基;研究不同土壤环境和管理模式对种球栽培成活率的影响,形成整套大田露天规模化栽培的操作规范;在国外梯度冷藏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出一套符合国内冷藏条件的种球冷藏技术。3.2项目开发进度本项目执行期:2013年10月8日至2015年10月7日。项目进度符合合同计划进度,按要求提供项目的监理信息即年报。3.3项目技术取得的创新点项目创新点一:本土化培育的百合新品种本项目选择产业化的5个品种为自主杂交选育的百合新品种:“喜来临”、“巨神”、“蜜月”、“神箭”、“小白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些品种存在显著的特征:较小球,开多花。市场上销售用百合切花品种多为国外进口,且主要是东方系百合,品种较为单一,无自主知识产权。本项目拟选择产业化的品种为本土化培育的百合新品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国内的气候生长条件,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品种丰富:有盆栽百合“喜来临”,巨型花系东方百合“巨神”,铁炮百合“神箭”,OT百合“小白燕”,复色系东方百合“蜜月”。这些品种还存在显著的优良特征:较小的种球,就能开出4朵以上的花,达到销售要求的品质。项目创新点二:种球的扩繁技术传统的技术方法生产一个组培球需要4至5个月,经过技术创新组培球的生产周期缩短至2个半月通过选育获得的新品种,要进行规模化生产则种球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这就需要进行快速扩繁。国内的百合扩繁多采用组织培养和鳞片扦插这两项技术,目前组织培养和鳞片扦插的成活率和分化率在实验室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还没有应用到规模化的生产当中。在大田养球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下地球的培养周期要求长久一些(4-5个月左右),此时生产出来的下地球,其围径较大(2.5cm左右),具有较强的成活率。但是这种方法直接导致了生长周期偏长,劳动效率低下的问题。本项目依托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中国百合种遗传育种及种球扩繁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的科研成果,利用鳞片扦插技术使得组培球生产周期缩短至2个半月,其生产出围径较小的下地球(1.5cm左右)也具有很高下地的成活率。实现了种球的工业
本文标题:创新项目验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76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