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电子表格的应用应用问题1、如何用电子表格计算年龄?方法一假设A列存放出生年月,B列存放目前时间,C列存放计算结果.你可以在C列输入公式:=ROUNDDOWN(DAYS360(A1,B1)/365,0)这个公式的含义:DAYS360(A1,B1):是用来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相差的天数/365:把相差的天数换算成年数ROUNDDOWN: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去掉变成整数,通常年龄是不会四舍五入,即使25岁零11个月都会说是25岁而不会说是26岁,因此直接把年后面的舍去算了。方法二以系统当前时间计算年龄的代码:=datedif(A1,today(),y)以固定一时间计算年龄代码①:=datedif(A1,2009-6-30,Y)以固定一时间计算年龄代码②:=DATEDIF(A1,$K$2,y)说明:①以上的A1是指要进行计算的单元格,$K$2是指计算截止时间所在的单元格,2009-6-30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动。其他的不要变动,复制粘贴到你的单元格计算就可以了。②输入的数字格式为时间格式,如:2009-06-30.注:用EXCEL电子表格计算年龄假设b2为生日=datedif(B2,today(),y)DATEDIF函数,除Excel2000中在帮助文档有描述外,其他版本的Excel在帮助文档中都没有说明,并且在所有版本的函数向导中也都找不到此函数。但该函数在电子表格中确实存在,并且用来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月数或年数很方便。微软称,提供此函数是为了与Lotus1-2-3兼容。该函数的用法为“DATEDIF(Start_date,End_date,Unit)”,其中Start_date为一个日期,它代表时间段内的第一个日期或起始日期。End_date为一个日期,它代表时间段内的最后一个日期或结束日期。Unit为所需信息的返回类型。“Y”为时间段中的整年数,“M”为时间段中的整月数,“D”时间段中的天数。“MD”为Start_date与End_date日期中天数的差,可忽略日期中的月和年。“YM”为Start_date与End_date日期中月数的差,可忽略日期中的日和年。“YD”为Start_date与End_date日期中天数的差,可忽略日期中的年。比如,B2单元格中存放的是出生日期(输入年月日时,用斜线或短横线隔开),在C2单元格中输入“=datedif(B2,today(),y)”(C2单元格的格式为常规),按回车键后,C2单元格中的数值就是计算后的年龄。此函数在计算时,只有在两日期相差满12个月,才算为一年,假如生日是2004年2月27日,今天是2005年2月28日,用此函数计算的年龄则为0岁,这样算出的年龄其实是最公平的。2、在电子表格中如何在很多数据中找出重复的数据可以查找出来.①.先选中你那列,比如是A1单元格,格式-条件格式,公式设置为:=COUNTIF($A$1:$A$6000,=&A1)1,格式设置为红色。确定后将A1用格式刷将此列刷下,你要找的号码就会呈红色找到了②.点格式-条件格式,将条件设为:公式=OR(A2=A1,A2=A3)点格式-字体-颜色,选中红色,点两次确定。用格式刷将C2单元格的条件格式向下复制到其他单元格。所有相同的数据都显示为红色,并且上下相邻。2、在电子表格中如何排名次答:如:在ABC列输入以下内容ABC1姓名考分排名2张三1003李四3004王五3005赵六4006韩七400C2输入=RANK(B2,B$2:B$6)往下拖复制到C6结果如下:ABC1姓名考分排名2张三10033李四30024王五30025赵六40016韩七4001OR:下面是我们才进行的一次考试的成绩(只选择了一个班前10个学生的成绩)在E2单元格的公式是“=RANK(E1,$E$1:$E$10)”,向下复制即可生成全班学生的名次这里的关键是用好RANK函数,注意其中的绝对引用区域你要根据你所统计的人数作相应的调整ABCFGHDE序号姓名班级语数英总分名次1张四41001109930932张五41021139030523张六4101859628284张七41051089731045张八4811397318106张九41011149931417李四4951029128868李五482768324199李六49110597293510李七410299993007用语法RANK(number,ref,order)Number为需要找到排位的数字。比如说H1Ref为数字列表数组或对数字列表的引用。H1:H54Ref中的非数值型参数将被忽略。Order为一数字,指明排位的方式。百度的显示很成问题,你可以将数据部分单独复制到你的一张空电子表格中试验一下用Word2003制作试卷密封线教师在制作试卷时,常常希望在试卷的最左端放置密封线和学生填写姓名的位置。通过在Word2003中插入文本框可以轻松实现如图2007112306所示的试卷密封线。图2007112306试卷密封线使用Word2003制作试卷密封线的操作步骤如下所述:第1步,打开一份已经编辑完成的Word试卷,依次单击“插入”→“文本框”→“横排”菜单命令,打开“在此处创建图形”编辑框。鼠标指针呈现十字形,单击鼠标左键即可插入一个文本框。将鼠标指向文本框的边框,鼠标指针处呈现十字形箭头。将文本框拖动至“在此处创建图形”编辑框之外,然后将“在此处创建图形”编辑框删除,如图2007112307所示。图2007112307Word2003中插入文本框第2步,右键单击文本框边框,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文本框格式”命令,如图2007112308所示。图2007112308选择“设置文本框格式”命令第3步,打开“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在“颜色与线条”选项卡中将线条颜色设置为无线条颜色,并单击“确定”按钮,如图2007112309所示。图2007112309“颜色与线条”选项卡第4步,在文本框内部单击鼠标右键,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文字方向”命令,如图2007112310所示。图2007112310选择“文字方向”命令第5步,打开“文字方向-文本框”对话框,单击选择左侧的文字方向类型,并单击“确定”按钮,如图2007112311所示。图2007112311“文字方向-文本框”对话框第6步,调整文本框大小,在文本框中输入“姓名、性别、考号”等内容。按回车键,输入“密封线”三个字,并在三个字之间插入一定数量的空格,如图2007112312所示。图2007112312输入文本框内容第7步,在“绘图”工具栏中选择直线工具,在文本框中插入一条直线。右键单击插入的直线,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命令,如图2007112313所示。图2007112313选择“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命令第8步,打开“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在“虚实”列表中选择“圆点”选项,并将“粗细”选项设置为1磅。设置完毕单击“确定”按钮,如图2007112314所示。图2007112314选择“圆点”选项通过上述设置,word试卷密封线的制作基本完成。最后调整文本框的位置,使其居于试卷最左端即可。用Excel统计各分数段学生数教师常常要统计各学科相应分数段的学生人数,以方便对考试情况作全方位的对比分析。在Excel中,有多种函数可以实现这种统计工作,笔者以图1所示的成绩表为例,给出多种统计方法。方法一:用COUNTIF函数统计这是最常用、最容易理解的一种方法,我们用它来统计“语文”学科各分数段学生数。如果某些学科(如体育),其成绩是不具体数值,而是字符等级(如“优秀、良好”等),我们也可以用COUNTIF函数来统计各等级的学生人数。方法二:用DCOUNT函数统计这个函数不太常用,但用来统计分数段学生数效果很不错。我们用它统计“数学”学科各分数段学生数。方法三:用FREQUENCY函数统计这是一个专门用于统计某个区域中数据的频率分布函数,我们用它来统计“英语”学科各分数段学生数。方法四:用SUM函数统计我们知道SUM函数通常是用来求和的,其实,他也可以用来进行多条件计数,我们用它来统计“政治”学科各分数段的学生数。方法一:用COUNTIF函数统计这是最常用、最容易理解的一种方法,我们用它来统计“语文”学科各分数段学生数。函数功能及用法介绍①分别选中C63、C67单元格,输入公式:=COUNTIF(C3:C62,60)和=COUNTIF(C3:C62,=90),即可统计出“语文”成绩“低于60分”和“大于等于90”的学生人数。②分别选中C64、C65和C66单元格,输入公式:=COUNTIF(C3:C62,=60)-COUNTIF(C3:C62,=70)、=COUNTIF(C3:C62,=70)-COUNTIF(C3:C62,=80)和=COUNTIF(C3:C62,=80)-COUNTIF(C3:C62,=90),即可统计出成绩在60-69分、70-79分、80-89分区间段的学生人数。注意:同时选中C63至C67单元格,将鼠标移至C67单元格右下角,成细十字线状时,按住左键向右拖拉至I列,就可以统计出其它学科各分数段的学生数。如果某些学科(如体育),其成绩是不具体数值,而是字符等级(如“优秀、良好”等),我们可以用COUNTIF函数来统计各等级的学生人数。如果某些学科(如体育),其成绩是不具体数值,而是字符等级(如“优秀、良好”等),我们可以用COUNTIF函数来统计各等级的学生人数。①在K64至K67单元格中,分别输入成绩等级字符(参见图2)。②选中L64单元格,输入公式:=COUNTIF($L$3:$L$62,K64),统计出“优秀”的学生人数。③再次选中L64单元格,用“填充柄”将上述公式复制到L65至L67单元格中,统计出其它等级的学生人数。上述全部统计结果参见图1。方法二:用DCOUNT函数统计这个函数不太常用,但用来统计分数段学生数效果很不错。我们用它统计“数学”学科各分数段学生数。①分别选中M63至N72单元格区域(不一定非得不这个区域),输入学科名称(与统计学科名称一致,如“数学”等)及相应的分数段(如图2)。②分别选中D63、D64……D67单元格,输入公式:=DCOUNT(D2:D62,数学,M63:N64)、=DCOUNT(D2:D62,数学,M65:N66)、=DCOUNT(D2:D62,数学,M67:N68)、=DCOUNT(D2:D62,数学,M69:N70)、=DCOUNT($D$2:$D$62,数学,M71:N72),确认即可。注意:将上述公式中的“DCOUNT”函数换成“DCOUNTA”函数,同样可以实现各分数段学生人数的统计。方法三:用FREQUENCY函数统计这是一个专门用于统计某个区域中数据的频率分布函数,我们用它来统计“英语”学科各分数段学生数。函数功能及用法介绍①分别选中O64至O67单元格,输入分数段的分隔数值(参见图2)。②同时选中E63至E67单元格区域,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FREQUENCY(E3:E62,$O$64:$O$67),输入完成后,按下“Ctrl+Shift+Enter”组合键进行确认,即可一次性统计出“英语”学科各分数段的学生人数。注意:①实际上此处输入的是一个数组公式,数组公式输入完成后,不能按“Enter”键进行确认,而是要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进行确认。确认完成后,在公式两端出现一个数组公式的标志“{}”(该标志不能用键盘直接输入)。②数组公式也支持用“填充柄”拖拉填充:同时选中E63至E67单元格区域,将鼠标移至E67单元格右下角,成细十字线状时,按住左键向右拖拉,就可以统计出其它学科各分数段的学生数。方法四:用SUM函数统计我们知道SUM函数通常是用来求和的,其实,他也可以用来进行多条件计数,我们用它来统计“政治”学科各分数段的学生数。函数功能及用法介绍①分别选中P64至P69单元格,输入分数段的分隔数值(参见图2)。②选中F63单元格,输入公式:=SUM(($F$3:$F
本文标题:电子表格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