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 2016年教师招聘说课《故都的秋》说课稿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6年教师招聘说课《故都的秋》说课稿各位考官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下面,我按课程标准的理念把我备课的思路和设计,一一展开解说。一、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见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二、教学目标。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教学目标我设立为: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2、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网络环境,结合多媒体,提高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具备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三、教法学法教学指导思想是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因此本课主要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朗读感知法。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强调以读为主,根据认读--还原--移情--领悟的阅读认知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诵读感知法、阅读学习法、设疑研讨法四、教学过程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教师归纳总结: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以此引入课题《故都的秋》。同时,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电脑显示如下资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欧阳修《秋声赋》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二)整体感知: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清--清闲恬静安谧。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悲凉--落寞衰落萧条。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三)、细读品味: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教师明确:秋晨的天空(3)秋槐的落蕊(4)秋蝉的残鸣(5)秋雨的凉意(6-10)秋枣的色彩(11)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page]继续提问: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又喜欢呢?(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3、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四)、研读思索: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然后追问: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明确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天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天之高远,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最后引导学生思索“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明确本文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五)、拓展延伸: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五、板书设计:以上就是《故都的秋》说课稿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考官。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文来自文章来源:中公青海教师考试网
本文标题:2016年教师招聘说课《故都的秋》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84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