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年扶贫五大先进事迹800余字
扶贫五大先进事迹800余字在当前必须赢得的与贫困的艰苦斗争中,如果说优越的政策是牵引力,外部援助是驱动力,那么贫困人口自身摆脱贫困的雄心是不可或缺的内生驱动力。下面是一篇关于脱贫先进事迹的作文,供大家阅读欣赏!扶贫先进事迹材料1份改革开放37年的努力,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首先,他们依靠的是摆脱贫困的坚定意志和滴水穿石的坚韧。无数地区脱贫的经验证明,脱贫的首要意义不是摆脱物质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维的“贫困”。只有先解决头脑中的贫穷,才能实现“弱鸟先飞”和“由穷致富”。只要你有信心,黄土就成了金子。只要精神不衰退,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最后7000万“穷中之穷”、“困中之困”的“硬骨头”,当务之急是先摆脱“穷心”这个障碍。特别是“等钥匙”的观望心态、依赖心理和功利思想,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人是短视的。有些贫困户,上级给他建了大棚,还等着政府买种子买机械买化肥买技术,甚至指望政府再做一个草帘。一个乡镇干部曾经说过,每当一些救灾救济物品发出去,就会有一部分人“跟得上”,就会出现比穷人还穷,还“卧薪尝胆”的现象。比如观念落后,被动依赖。一些贫困县领导把拿下“贫困县”当成荣誉和政绩,到处炫耀,甚至在政府里发布“大新闻”。戴上“穷县”的帽子,意味着可以进行几亿元甚至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但是,如果只知道“炫耀贫穷”,等待“救援”,怎么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早日摘下帽子呢?再比如思维闭塞,方法单一。有的干部研究不够深入,找不到原因,开不出药方。面对新的情况和问题,我们只会用旧的方法,或者不顾现实地照搬别人的经验。芦笋的高价要求大家种芦笋,急着“毁市”,然后改种山药。这样一来,农民就赚不到钱,不仅无法摆脱贫困,还会失去信心。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思想和思路的贫穷。群众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只有解决心态问题,坚定信心,积极进取,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才能化弱为强,化弱为强,让“最穷”的人致富。反之,如果扶贫变成了养懒人的政策,即使暂时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投资,也不会长久,甚至会陷入“越来越穷,越来越懒,越来越懒,越来越穷”的恶性循环。对于穷人来说,扶贫首先要帮助他们的愿望。有了野心,“输血”才有效果,“造血”才有可能。幸福不是毛毛的雨,它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鼓励贫困地区的人们双手苦干、巧工致富,树立“宁辛苦不吃苦”的观念,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身边的榜样。山东省沂源县张家泉村原党委书记朱延福在战场上失去了手脚,仍然带领群众管山、管水、建田。他可以跪着走路,爬行,甚至打滚,但他的精神世界从未被贫穷摧毁。这样的人是穷人野心的精神资源。脱贫先进事迹2一、基本信息山寨村位于新田镇最南端。村内耕地7064亩(其中灌溉地3394亩,旱地3670亩),主要由小独马干渠灌溉。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435户1580人,党员55人,“两委”班子成员和干部22人。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50元。全村共有贫困户315户,占总户数的72.4%,贫困人口1220人,占总人口的77.2%,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394人,占总人口的88.2%。猪、牛、羊的采食量分别达到720、50、523头。37人37户,116人45户。二.山寨扶贫项目规划为了尽快落实“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村“两委”小组认真分析了本村情况,找出了主要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制定了三年内脱贫致富的方案:(一)、开展扶贫开发“造血”援助项目。在省委省政府“双行动”的帮助下,通过概念扶贫、信息扶贫、产业扶贫等造血扶贫手段,让群众脱贫致富。通过“计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方式,建立瞄准机制、针对性治疗、定点、定人、定项救助,实行“一案一策、一户一法”建档建卡、动态管理。(二)、发展种植业、水产养殖业两条腿走路的贫困主导产业。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宣传,多方引导,推广油菜、马铃薯、洋葱、中草药等经济作物,确保实现人均“一亩油菜、一亩药材、一亩牧草、一亩粮食”的种植结构,发展户均果蔬大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倡导“小规模、大群体”的养殖模式,发展至少三只小尾寒羊、一户一母猪的养殖新方式,形成全村年产羊15000头、猪4500头的规模,拓宽支持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三)、加大水利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基础设施建设能够跟上发展的需要。从20日_____至20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造村内12自来水管道,总投资20万元,解决1580人的饮水安全(包括向农业自来水公司申请管道配送,为农民集资筹劳);修建了15公里的便民村公路,总投资450万元。(四)、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加快土地流转,积极引导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在1到2年内,要引导群众做到每户一个长期劳动力和一个短期劳动力相结合,保证“农活”正确推进。(五)、加强群众法制建设,弘扬新文明,群众依法办事,发扬勤劳自立的优良作风。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资8.4万元在原剧场建设面积1400的文化广场,投资18万元硬化面积3000的学校操场,不断完善村级岗位建设,争取通过上级领导帮助,激活自身发展潜力,不断提高村民整体素质,提升精神文明整体水平。通过实践指导,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引进项目,增加发展机会,增强发展能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脱贫致富。实现对ro的100%访问与贫困作斗争,阵地在农村,主战场在农村。深化抓党建、抓扶贫工作,要从支部和党员做起,深化实施“支部挂帅、党员挂帅、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双带双服务”工程,凝聚扶贫攻坚合力,把党组织建设在扶贫工作的第一线,努力实现全面扶贫。一是实施“双带”工程,展现党的安排和党员的引领作用。1.部门领导。群众富不富,看分支。党支部是党的最低安排,是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实践证明,党支部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各党支部要联系实际,大胆求异,积极探索抓党建促扶贫的新模式。通过“党建产业扶贫”和“党建合作基地农民”的方式,采取村企共建和村社共建的方式,构建以村党组织安排为核心、产业链党组织安排为主要任务的扶贫安排体系,充分发挥党支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党旗和红色品牌,推进扶贫工作。在一起,经过一些示范,存量运动的效果得到辐射,党建促进扶贫攻坚工作不断提升到整体水平。以特色主业为根,以贫困村为重点,形成产业链党组织,建立党群经济联盟。党支部其实是建立在扶贫的产业链上的,致富的党员是党安排的人,为大众提供技能服务、品牌创造服务、产品销售服务,带领大众在特色行业做大做强。2.由党员领导。党员是解决贫困的“主力军”,党员的表现是关键。广大党员要紧紧遵循“贫困村全部挂牌,贫困户脱帽”的方针,做出精准的政策和努力。第一,率先转变观念,坚决脱贫致富。党员干部要始终深化农民,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克服“等待、依靠、要求”的思想,依靠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第二,带头努力,为脱贫致富树立榜样。广大党员要牢记_____,时刻想走在前面,走在前面,做在前面,演示股改效果。率先发展产业,学习技能,努力成为脱贫致富的“龙头”,致富增收的“示范者”;率先对接帮扶,采取“一员一户贫困户”或“一员n户贫困户”的帮扶和移股机制,帮助贫困户梳理发展思路,帮助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金和技能瓶颈,吸引贫困人口就近打工增收,形成一批“党群致富”。第三,全面实施致富工程。“村支书安排带财”、“村‘两委’班子成员争财”、“村支书分享财富”三大带财工程实施后,我们鼓励和支持村支书安排、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党员带头开展创业项目,牵头建立农村经济合作安排,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发展、共同致富。二、实施“双服务”工程,提高党组织安排和党员服务水平。1.分行服务。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堡垒作用,以驻地运行小组和村“两委”小组为公关2.党员服务。按照“三必访”(办卡贫困户必访、农村低收入家庭必访、零工作家庭必访)和“四满意”(工作方式、帮助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效果)要求,全面推进党员服务工程。制定出“一卡一栏两卡”的服务制度,即制作共产党员身份证、“三光三比”的形象栏、扶贫攻坚服务卡、党员政策与责任的理解卡。通过服务卡搭建党员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及时便捷地为公众提供服务,防止公众找不到人或找错人;了解卡后,建立对党员责任的理解,作为一种理解和服务的理解,所有党员都会严格落实到党员身上;党员上市是为了表明身份,树立强烈的党员身份和荣誉意识,承担公众的监督,进一步增强对党员责任和服务的认识,解决农村党的凝聚力和竞选力不强,党员履行职责和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党员干部要在机关开展“三亮三比”活动,突出身份重于形象,突出责任重于服务,突出承诺重于业绩,建立健全服务流程和群众操作指南,严格履行先问先做、一次性告知、限期完成的指南,提高机关服务效率,打造精干高效的机关。扶贫先进事迹材料4扶贫工作以来,全村按照全区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围绕“两个精准、一个满意”、“两个担忧、三个保障”展开,致力于工业致富和脱贫致富。通过努力,贫困人口生活主要指标大幅提高,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首先,准确识别脉搏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了全村的贫困状况,并进行了精准识别。严格的村庄认定标准。一、与户主及其他家庭成员沟通,了解家庭情况、生活质量、子女阅读情况、家庭成员健康状况;二是了解房屋、家电、农机、交通、水路等生产生活设施。看看农田、山林、种植、养殖的发展基础和现状;三是计算农民的收入、支出和债务;第四,是否合理,是否漏户,是否欺诈,是否分、分、空,家庭人口是否真实。以农民人均收入为基本依据,兼顾住房、健康等条件,通过“农民申请、民主评议、公示、逐级审核”的方式,对贫困户进行认定。严格保证不会出现“富人当选,穷人掉队”的情况。该村已确定了107户贫困户和347名贫困人口。第二,精确的政策来挖掘根源(一)确定以“一园一线一片”为主体的扶贫增收产业发展思路。根据该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业发展总体规划,该规划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搭建好乡村和乡村旅游环线,做好农家乐和户外运动,让游客留下来。第三,利用旅游环线带动沿线乃至全村观光农业发展,大力推广纯天然农产品根据农民素质提高工程的要求,村里成立了“红白会”和“村民道德评议委员会”,结合村村通、入户沟通、农民夜校、远程教育等平台和设备,不断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培训工作。聚焦“三支队伍”:即保洁队、道德鉴定委员会、红白会;以“四讲四比”为提高群众思想素质的主要手段:即讲卫生、讲礼貌、讲节俭、讲勤俭节约、讲清洁、讲勤俭节约、讲品德、讲遵纪守法、讲创造健康示范、讲艰苦致富、讲和谐友爱、讲遵纪守法;纠正“四风”:即赌博、迷信、攀比、不孝等不正之风;实现“四新”目标:农村道路新形象、农宅新面貌、农民生活新变化、农民自身素质新提高。第三,精准扶贫与改善在区医保局的精准协助下,在街道党委的指导下,在所有帮扶人员和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全村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a)绝大多数贫困家庭已经达到“七分之一”。截至20日末,共有96户贫困户实现了稳定收入(人均纯收入高于3146元),基本实现了温饱、安居、饮水安全、基本医疗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生活用电保障和闭路电视。据估计,20年后所有贫困家庭都将摆脱贫困。第三,下一步1.突出精细化管理。一方面,加强贫困人口信息的维护,不断完善新认定和录入的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出入境动态管理,及时识别最新造成贫困和返贫的贫困人口并进入系统。帮助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审批,该出来的就出来。2.积极策划项目。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省道__线__桥拓宽改造、城市供水管网改
本文标题:2021年扶贫五大先进事迹800余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885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