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年科学家和名人的五个故事 800多字
科学家和名人的五个故事800多字科学的唯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该为大多数人着想。今天,我为大家整理了著名科学家的事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著名科学家的事迹1李时珍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师。为了写《本草纲目》,他几乎读遍了所有的古代医书,走了几千里。他想把自然界所有的药物都写进这本书里。《本草纲目》问世后,在国内外广为流传,成为中医案头必备之书。这本书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世界闻名,是古代任何草书都无法比拟的。李时珍当之无愧是一位举世敬仰的伟大医学家和药理学家!生活在1500多年前的大科学家祖冲之,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通过自己的潜心研究,在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祖冲之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本书介绍的第三位科学家是达尔文,他以坚强的毅力战胜了各种磨难。他不仅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标本,还写了几篇观察日记和许多论文。更重要的是,他抛弃了“神创论”的思想,得出了一个科学结论,那就是生物进化。他还用20多年的心血写出了一部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为生物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最后一位科学家是爱迪生,一位伟大的美国发明家。在他的一生中,他以智慧和勤奋完成了许多发明。正是这些发明给今天的世界增添了异彩,让我们享受到了他智慧的祝福。虽然他死了,但他的精神将永远照耀整个世界。有人说:“都是天才。”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努力和刻苦是他们成功的根本原因。成为一个人才,一定要:不怕苦,有毅力,从小做起。虽然不能说太多道理,但我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我要向几位科学家学习,认真细致地学习自己的技能,将来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著名科学家的事迹2强生、罗氏、拜耳、雅培,大家在谈血糖仪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四个品牌,就像在谈《射雕英雄传》武林高手的时候,一定要叫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但几年前美国诞生了一款Nova血糖仪,随后强生悄然退出美国医院市场,同时在中国医院大力推广Nova血糖仪。这个市场突变背后有一个关键人物。他叫蔡小华,美籍华人,Nova血糖仪开发商,现为三诺生物副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家。9月,京西宾馆蔡小华xxxx作为新华侨的“创新型人才”,荣获第五届“华侨社区贡献奖”,并作为中国血糖仪领域的唯一代表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表彰。在此之前,他还入选了xxxx的湖南高端人才“百人计划”。美籍华人,博士后,高收入——如果这样形容你现在,你一定觉得你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无限可能。50岁之前的蔡小华也曾这样认为。然而,他接下来的选择让一些人无法理解。——放弃了在美国的一切,回到中国,白手起家。回国后,蔡小华成为长沙三诺生物传感器有限公司的董事、副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家。他的团队开发的首个医院级血糖监测系统“黄金系列”将于今年推出,有望打破国外品牌对中国血糖仪医院市场和高端市场的长期垄断。学习:向美国电化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学习年轻时的蔡小华可谓年轻有为。27岁获得xx大学分析化学博士学位,后赴海南大学引进人才任教,28岁晋升副教授。1997年初,蔡小华在世界20强医疗器械之一的Nova公司工作,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医院级血糖仪,目前在欧美各大药店销售,被许多同行奉为金本位。在公司里,他有着令人羡慕的薪水,妻子在美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两个女儿都在美国读书,一家四口很幸福。决心:一定要回国造福家乡人民有如此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家庭,每个人都认为蔡小华一定在美国度过了一生,但蔡小华不这么认为。“心里总觉得失落,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蔡小华说:“我已经在外面流浪了20多年。我的根在中国。我很想回国创业。我想用我的技术造福我的家乡人民。如果我在国外做得好,我就当人家的婚纱。”在此期间,国内外许多猎头公司联系蔡小华,想高薪聘请他,但都被他婉拒了。直到两年多前,三诺生物的两位创始人和车找到了他,给了他三诺生物一个美好的蓝图:成为亚洲第一家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血糖仪公司。看到三诺生物已经在中国出名,公司的领导团队非常年轻和积极进取,蔡小华想:“是三诺,我想在中国创建一个国际品牌。”研究:开发世界级的血糖监测系统加入三诺生物后,蔡小华从“血糖仪推广者”转变为“血糖仪专家”。为什么要提出“血糖仪专家”的口号?蔡小华介绍,三诺Bio在12年内让便携式血糖仪进入千家万户,但由于技术原因,国内医院市场和血糖仪高端市场一直被国外品牌垄断。在他的领导下,三诺生物开发的血糖监测系统“黄金系列”将于今年推出。蔡小华说:“我们的目标一直是开发可与强生、雅培、罗氏和其他国际品牌相媲美的高端产品。”。“黄金系列”就是这样一款国际领先的医院级血糖仪,目标是进入国内医院市场和高端市场,进入欧美主流市场。著名科学家的事迹3斯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牛津,与300年前伽利略去世的时间巧合。也许是因为他出生在二战时代,小时候对模特特别着迷。十几岁的时候,他不仅喜欢制作飞机和轮船模型,还和同学们一起制作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这反映了他对学习和控制事物的渴望。这种欲望驱使他去攻读博士学位,在黑洞和宇宙学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霍金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学习物理和天文学。十七岁获得自然科学奖学金,顺利进入牛津大学。本科毕业后,他去剑桥大学攻读宇宙学博士学位。很快,他发现自己患上了卢格氏病,这种病会导致肌肉萎缩。起初,医生因为无能为力而打算放弃做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慢慢恶化,于是他恢复了情绪,克服了一切困难,从挫折中站了起来,勇敢地面对这个不幸,继续投身于研究。20世纪70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点定理,并于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学奖。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着时间而减少。1973年,他发现黑洞的辐射温度与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辐射而变小,但温度会上升,最终爆炸消失。80年代开始研究量子宇宙学。此时,他的行动已经成问题。后来因为肺炎,做了气管手术,让他再也说不出话来。现在他瘫痪了,不得不依靠电动轮椅而不是双脚。他不仅需要计算机和语言合成器的帮助来说和写,而且他还需要别人在桌子上摊开每一页纸让他阅读。霍金一生致力于理论物理的研究,被认为是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作品包括《时间简史》和《黑洞与婴儿宇宙以及相关文章》。虽然大家都觉得他很不幸,但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是在他生病之后取得的。他以毅力和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奇迹,证明了残疾不是成功的障碍。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科研的热情值得年轻一代学习。著名科学家的事迹4沈括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在清朝历史上被人铭记。虽然沈括被授予政治家和科学家两个称号,但沈括在科学发明方面的历史成就可以说是与政治相隔了一个赤道距离。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他被外国学者誉为“坐在中国科学史上”、“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里程碑”。沈括在科学上最大的成就,应该是靠他的科学工作《梦溪笔谈》。《梦溪笔谈》可以说是沈括一生科学成就和发明的总结,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文学、历史、考古、音乐、艺术等知识。也是这样的书,后人才能知道沈括确实是个全才,如《宋史》所说的全才。沈括在官场上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和王安石的关系。王安石和沈括是世交,王安石写了沈括父亲的墓志铭。王安石任丞相时,主管西宁变法,沈括毫不犹豫地支持王安石变法。因为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被王安石重用,一路晋升到三秘这样的高位。除了王安石的升迁,沈括最重要的成就是治水修堤。他初入官场,被任命为沭阳县主簿时,发起数万民工治水,开垦7万公顷良田,改变了沭阳的面貌,利国利民。后来在担任宁国县县长期间,他甚至发起并倡导了著名的万春圩工程,开辟了1270公顷可排能灌溉的良田,保护了庄稼免受旱涝灾害的侵袭。与此同时,《圩田五说》、《万春圩图书》等圩田的工作也落下了。西宁五年,主持汴河治理,采用层层筑坝的方法,成效显著。沈括是中国历史上,甚至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石油的人。沈括曾经在家里读书,读到“高奴县有开水,易燃。”当时他对这一点表示怀疑,有心思去了解。后来有机会后,他去了高奴县实地考察。发现高奴县一条河边有一种褐色液体,夹杂着砂岩和清水。当地人称之为“石漆”、“石脂”,用来做饭、点灯、取暖。沈括像当地人一样把他收了起来,放火烧他。他说:“这种油像清漆,烧起来像火把。烟很多,帐幕沾染油烟,变黑。”更重要的是,他收集了帐幕上的黑色粉末,制成“墨水”用于书写。沈括将这种新发现的燃料命名为“油”,并延续至今。当时沈括提出了以油代树作为燃料的想法,说除非必要,否则不要随意砍伐树木,尤其是古代的森林,更不要说毁坏了!沈括的想法在今天是绝对正确的,既保护环境,又利用新能源。但由于当时的局限,沈括的想法没有被采纳。沈括写《延州诗》纪念:“二郎山下雪了,玄卓琼录向百姓取经。石烟更像洛阳尘。”并记录下你在《梦溪笔谈》年所知道的,当谈到后人时,人们真的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大油田。他说,兖州石油现在被称为长庆油田,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为54188。年产2000万吨,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沈括在《梦溪笔谈》写道,他和父亲在福建泉州生活时,听说燕山县有一股不甜而苦的泉水。当地村民把苦泉放在锅里煎熬,苦泉煮干后,从黄灿灿那里拿到了铜。他来到当地,亲眼目睹村民煮铜,并在《梦溪笔谈》记录了此事。之后,世界跟随他的介绍,在贵溪县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铜矿。沈括发现的这个铜矿,今天已经成为铜企业的一个矿址,产量很高,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铜资源。除了石油和铜矿,沈括实际上发现并测量了新的景观地图,测量了天文历法,并创造了各种研究天文学的仪器。光看这几点就足以说明沈括在中国科学史上的地位。著名科学家的事迹51935年8月的一天,钱学森从上海乘美国邮政公司的船离开了祖国。黄浦江浑浊的波浪翻滚着,看着渐渐模糊的上海城。钱学森心里默默说:“再见,祖国。现在你掌权了,你就乱了。我要去美国学习_技术,总有一天我会回来为你们的复兴服务。”钱学森赴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工程应该在工厂实习,但是美国航空工厂当时歧视中国人,所以一年后他开始转向航空工程理论,也就是应用力学的学习。1936年10月,他调到加州理工学院。钱学森带着钦佩来到这里。因为,位于洛杉矶郊区帕萨迪纳市,有一位著名的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匈牙利人。后来钱老本人大概也没想到会成为冯卡门教授的学生,成为其中佼佼者之一,被提拔为自己最好的助手。20世纪30年代初,航空科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冯卡门(VonCarmen)当时是这一领域的顶尖人物,后来被称为“超音速飞行之父”。1970年,月球上的一个陨石坑以他的名字命名。冯卡门抬起头来,仔细打量着这个相貌庄严、身材矮小的年轻人。他提出了几个问题让钱学森回答,钱学森稍微思考了一下,就异常准确地回答了他所有的问题。冯卡门暗暗称赞中国人思维敏捷,智慧过人。他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学生。1945年初,钱学森成为以冯卡门为首的空军科学顾问团成员。德国投降后,他随团里的调查组去欧洲调查航空和火箭技术。1947年初,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正教授。在监测期间,除了教书,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学术研究。1953年发表《从地球卫星轨道上起飞》,奠定了小推力飞行力学的基础,1954年发表《工程控制论》。1955年回国前与冯卡门告别时,冯卡门激动地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我了!”“我一直相信我能够回到祖国。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这是中国著名科学家、火箭专家钱学森1955年9月17日踏上返航之旅,1955年10月1日抵达香港,1955年10月8日抵达广州时,对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代表朱同志说的一番感慨。他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和他一起回家了。钱学森1935年8月公费赴美学习国学和航空工程与空气动力学。回国前曾担任加州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钱学森1935年赴美留学。十年后,他成为了当时一流的火箭专家。因发表了令人惊叹的火箭理论——时速一万公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而闻名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和他的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曼哈顿计划——导弹核武器
本文标题:2021年科学家和名人的五个故事 800多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922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