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考生物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
高考生物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本试卷共分两大题,满分72分,考试时间90分钟。本试题供题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请考生将第!卷中选择题的正确答案项字母代号及第卷的相应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供题卷上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卷。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面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分子与RNA分子具有相同的腺苷B.ATP合成所需的能量均由高能磷酸键提供C.ATP是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2.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等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A.过敏反应增强B.细胞免疫作用减弱C.效应B细胞数量减少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3.在生物实验中,为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往往对实验材料的颜色有特殊要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为便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需对实验材料进行脱色处理B.用碘液鉴定叶片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时,为便于观察,需选择有色实验材料C.为便于观察植物细胞细胞质的流动,需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处理D.用双缩脉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为便于观察,选材时需回避有色材料,选用鸡蛋的蛋清部分4.通常高等动物细胞中不具有的信息传递方向是A.DNA→DNAB.DNA→RNAC.RNA→DNAD.RNA→蛋白质5.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在萌发时,种子、胚乳、胚(包括胚发育成的相关结构)的有机物变化存在紧密的联系。下图能正确表示种子中主要结构之间有机物变化关系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香蕉栽培品种多为三倍体,其繁殖方式缺少遗传变异性,且由香蕉束顶病毒引起的香蕉束顶病,对香蕉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下列有关生产中的针对性措施不包括A.可以利用此病毒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获得抗血清,通过抗原——抗体的凝集反应,判断香蕉苗是否染有病毒B.监控香蕉苗的染毒情况可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用DNA探针检测C.采用基因工程,对香蕉的抗病毒能力进行针对性改良D.采用杂交育种,获得新的香蕉品系提高抗病能力7.不能用下表中的数据来表示的是叶从幼到老的天数24815255080120200250280300物质相对含量0.11.53.65.85.95.96.06.05.95.32.41.2A.蛋自质含里B.铁元素含量C.叶绿索含量D.自由水含量8.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三者相比,正确的叙述是A.所含的各类化合物都不相同B.所含的各类化合物都相同C.小分子化合物不同,大分子化合物相同D.所含的各类化合物有的相同9.如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均在EF段B.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均在EF段C.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均在DE段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均在DE段10.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图所示),若土豆片为4片时,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图曲线1。则曲线2是指改变左图中何种条件后气体的收集曲线。A.③B.②C.②或③D.①11、与测定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最合理的检测方法是检测是否有A.葡萄糖的生成B.O2的释放C.CO2的吸收D.CO2的固定12.人们用某些化学物质喷施于农作物表面后,能形成单分子层,阻碍水分的散失。下列运用这项技术的结果中,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B.可能会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C.可能会降低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的运输速度D.对植物吸水的速度不会造成影响13.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分别来自:A.根的呼吸作用、根的渗透吸水B.叶的呼吸作用、叶的蒸腾作用C.叶的呼吸作用、根的渗透吸水D.根的呼吸作用、叶的蒸腾作用14.为证明“圆褐固氮菌促进植物枝条生根是通过产生的分泌物影响生根的”,设计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是A.设法将圆褐固氮菌与杂菌分开,观察圆褐固氮菌的作用B.将圆褐固氮菌与植物枝条一起培养,观察枝条的生根现象C.设法将圆褐固氮菌的分泌物与圆褐固氮菌分开,单独地观察分泌物的作用D.用未培养过圆褐固氮菌的培养液做对照15.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人体内的脱氨基作用显著加强A.进食过量的蛋白食品B.必需氨基酸的摄入量不足C.儿童在生长发育时期D.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16.如下图所示,食物中的葡萄糖吸收后进入血液红细胞中,通过的人体内环境名称依次是A.组织液→血浆B.组织液→淋巴→血浆C.细胞内液→组织液→细胞内液D.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17.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叙述是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都受神经系统的调节B.性行为的形成主要由性激素调控C.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18.如图所示,图中功能多、联系广的细胞结构A是指A.高尔基体膜B.叶绿体膜C.内质网膜D.液泡膜19.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男孩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这是由于该父母中的一方在形成配子时出现罕见的性染色体不分离现象所致,此现象可能发生在A.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B.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C.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D.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20.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其最大的优越之处在于A.单克隆抗体能够制成“生物导弹”B.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也大大高于血清抗体C.单克隆抗体可以在体外制备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简单21.DNA分子由反向平行的两条脱氧核昔酸长链组成。长链的一端是磷酸基称为P端,另一端是五碳糖称为C端。如果DNA分子的一条链上碱基序列从P端至C端是一AGCTGCG-,则另一链配对部分从P端至C端序列是A.一CGCAGCT一B.一TCGACGC一C.一UCGACGC一D.一CGCAGCU一22.一个DNA分子可以转录成多少种和多少个信使RNAA.一种一个B.多种多个C.一种多个D.无数种无数个23.(甲)持续光照10分钟;(乙)光照5秒后再黑暗处理5秒,连续交替进行20分钟。在甲、乙照时间相等,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乙植株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较多,此现象为间歇光效应。为了验证间歇光效应,如图设置实验装置,通过对比两组实验的液滴右移距离比较相对大小。已知实验组用光照5秒再黑暗5秒的闪光灯照射,20分钟后记录毛细管中液滴右移距离。则对照组的正确操作是:A.连续光照20分钟后,记录管中液滴右移距离B.连续光照10分钟后,记录管中液滴右移距离C.先黑暗10分钟后连续光照10分钟,记录管中液滴右移距离D.连续光照20分钟后,记录管中液滴右移距离;再黑暗10分钟减出呼吸作用值24.有氧呼吸过程可以分三步,下列不属于三步骤相同点的是A.都需要酶的催化B.都是放能反应C.都需水分子做溶剂D.都是在线粒体内完成25.在水果摊上往往可见发育不均匀的西瓜,若切开后,可发现凹侧的种子大部分未发育。这种现象可解释为A.种子的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B.发育着的种子可合成大量的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C.凹侧见不到阳光,不能形成种子D.由于果实产生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部分种子不发育26.糖尿病患者有“三多”,其中之一是“尿多”。下列对其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A.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葡萄糖,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从而使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B.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发生病变,导致产生的尿量增多C.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多,导致尿量增多D.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发生了病变,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胰岛素能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27.记忆细胞的形成阶段是A.感应阶段B.反应阶段C.效应阶段D.三个阶段都形成28.下列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和无土栽培的营养液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必须含有少量有机物B.都必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C.都必须含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D.都必须加入凝固剂29.下列连续培养酵母菌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及时补充营养物质B.以青霉素杀灭细菌C.以缓冲液控制pH值D.以酒精浓度测定生长状况30.右表是一种培养基的配方。此培养基除碳源外营养要素还有几类A.3类B.4类C.5类D.6类第卷牛肉膏0.5g蛋白胨1gNaCl0.5g琼脂2g水200ml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2分)31.(14分)下图是植物体根尖的有关生命现象及探究根尖对矿质元素吸收、运输的实验数据图示。实验数据来源为:用32p标记的矿质营养液培养某植物幼苗一段时间后,在根细胞中检测和推断32p的累积量、吸收量和运输量。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分裂间期的序号是_______,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长素通常产生于分生组织,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你认为根尖生长素应由_______区的细胞产生,主要作用于_______区。如果要制作有丝分裂装片,应选用根尖_______区的细胞,利用根尖产生的_______素或生产类似物能促进细胞的分裂,便于制作有丝分裂装片观察分裂期图像。3)图中③过程除表示了生长现象外还表示了细胞的_______现象,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4)(1)32P离子的吸收方式应为______________。与渗透吸水是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吸收32P在植物体内主要用于形成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2)在a、b、c三处细胞中,c处细胞32p的吸收量大于a处细胞,而累积量低于a处细胞,这是因为c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大了吸收表面积,吸收量大。具有______________(结构),运输量也较大。(3)实验中必须控制无关变量,除了保证32p离子的充分供给,还应保证根尖的_______(生理作用)。32.(15分)下图为植物和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1)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二者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有:______________,为酶提供更多的附着位点。都含有______________分子,是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另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还有______________。2)图中甲的色素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如适当提高空气中的C02含量,短时间内C3含量将______________,[H]和ATP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_。若该植物为玉米,每一个外界的C02参与形成葡萄糖需经历CO2固定______________次。3)进入乙的物质A是指______________。写出图中形成物质A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如果一次摄入大量糖类,血糖首先通过(填序号)______________过程合成糖元。5)发生在人体细胞结构乙中的生理过程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在缺氧情况下,物质A通过过程⑤形成的物质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物质A在肝脏内可以在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下进行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物质B〔填名称)______________。此作用在人体内只能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基酸。33.(13分)水稻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动态株型主要特征是生长前期长出的叶片与茎杆夹角较大,叶片伸展较平展,生长后期长出的叶片直立(与茎杆夹角较小),使株型紧凑,呈宝塔型,而正常株型前后期长出的叶片都较直立。动态株型产量比正常株型高20%。为研究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科学家作了以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动态株型产量高于正常株型,原因是:动态株型在生育前期,叶较平展,有利于__________:生育后期
本文标题:高考生物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948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