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0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0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语文第I卷注意事项: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择并填涂在机读卡相应位置。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摇曳.(yè)巷.道(xiàng)砝.码(fǎ)不稂.不莠(liáng)B.庇.护(bì)混.蛋(hún)痉.挛(jìng)沐猴而冠.(guàn)C.脂肪.(fáng)横.财(hèng)体恤.(xuè)觥.筹交错(gōng)D.开拓.(tuò)檄.文(xī)夹.袄(jiá)怨声载.道(zài)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塑像遗笑大方声名雀起不费吹灰之力B.布置唇枪舌剑毁家纾难哀莫大于心死C.堕落一筹莫展理屈词穷毕其攻于一役D.发泻革故顶新虎视眈眈百闻不如一见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为了救活这家企业,新上任的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与开发,真可谓苦心孤诣....。B.考试中,不少学生的作文不要说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就是标点符号的使用也问题很多,有的文章几乎通篇文不加点....。C.人世间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是母爱,然而,母爱的质量和效果如何,与母亲的素质休戚与共....。D.有学者认为《红楼梦》八十回后的续书是狗尾续貂....之作,艺术成就根本无法与原著相提并论。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否有理想追求,是否刻苦勤奋,还要看他所处的环境怎样。B.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C.采用各种办法培养现代企业人员的水平,尤其是青年同志的水平,是我国许多企业的当务之急。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明确了各级领导的职责。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一7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或技艺等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处境堪忧,就像生物物种一样,在一天天消失。受新兴娱乐活动冲击,传统娱乐活动受众减少,逐渐消失。上世纪50年代,我国有戏曲戏剧368个种类,到80年代初减少到317个,2005年只剩下267个,其中一半剧种只能业余演出,有60个剧种没有保存音像资料。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鱼皮制作工艺是赫哲族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传承人去世,面临失传。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如今一些民间艺术既没市场,年轻人又不愿学,还受社会的轻视。西风东渐使传统节日逐渐衰落,但政府强力扶持,尚可维持。我国的传统节日原本都有文化内涵,但现在“文化味道”越来越淡了,节日似乎只剩下春节吃大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另外,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纯商业化运作,市面上充斥着粗制滥造的伪劣产品,质量上乘的产品难寻踪迹,加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灭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的DNA,断层和失根的文化可能使我们游荡的灵魂难以找到精神家园,有识之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迅速灭失痛心疾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文明、传统美德,保护它就是保护我们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现在,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越来越小,外来文化正蚕食我们民族的根。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民族文化被逐渐边缘化的过程中看到了危机,同时也指明了振兴中华民族文化的方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确定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要的就是保持“原汁原味”,否则历史将在此断代,传统将在此断裂,文化将在此失传,后人将谴责我们。即使是濒危的、推广不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将其放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这样做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保护我们走过的路,把我们民族的“记忆”留住。(选自2007年4月2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5.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无形文化遗产,最大特点是具有民族个性与审美习惯。B.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身口相传而延续。C.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民族个性与审美习惯,不脱离民族特性。D.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无形文化遗产,是指符合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文化实物等。6.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天天消失”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受新兴娱乐活动冲击,传统娱乐活动观众太少,所以我国传统戏曲剧种绝大多数已经灭绝。B.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是由于艺人年龄老化,年轻人不愿学和没有得到政府足够支持有关。C.尽管有政府的强力扶持,西风东渐仍使我国传统节日逐渐衰落,“文化味道”越来越淡。D.由于纯商业化运作,导致出现粗制滥造的伪劣产品,加速了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上乘产品遗失。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依托于人本身,有的凭借声音等表现手段,身口相传而得以延续。B.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的DNA,文化的断层与失根,就会使我们的灵魂,没有了基础,没有了精神的家园。C.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保持本国民族文化传统,进而抵御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与蚕食。D.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能保持“原汁原味”,历史将断代,传统将断裂,文化将失传。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韩暨传韩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人也。同县豪右陈茂,谮.暨父兄,几至大辟。暨阳.不以为言,庸赁积资,阴结死士,遂追呼寻禽茂,以首祭父墓,由是显名。举孝廉,司空辟,皆不就。乃变名姓,隐居避乱鲁阳山中。山民合党,欲行寇掠。暨散家财以供牛酒,请其渠帅,为陈安危。山民化之,终不为害。避袁术命召,徙居山都之山。荆州牧刘表礼辟,遂遁逃,南居孱陵界,所在见敬爱,而.表深恨之。暨惧,应命,除宜城长。太祖平荆州,辟为丞相士曹属。后迁乐陵太守,徙监冶谒者,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制书褒叹,就加司金都尉,班亚九卿。文帝践阼..,封宜城亭侯。黄初七年,迁太常,进封南乡亭侯,邑二百户。时新都洛阳,制度未备,而宗庙主祏皆在邺都,暨奏请迎邺四庙神主,建立洛阳庙,四时蒸尝,亲奉粢盛。祟明正礼,废去淫祀,多所匡正。在官八年,以.疾逊位。景初二年春,诏曰:“太中大夫韩暨,澡身浴德,志节高洁,年逾八十。守道弥固,可谓纯笃,老而益劭者也。其.以暨为司徒。”夏四月薨,遗令敛以时服,葬为土藏。谥曰恭侯。子肇嗣。肇薨,子邦嗣。(节选自《三国志·魏书·韩暨传》)8.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帝践阼..践阼:登上帝位B.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更:又C.同县豪右陈茂,谮.暨父兄谮:诬蔑D.暨阳.不以为言阳:假装9.下列加点词用法或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在官八年,以.疾逊位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B.①暨乃因.长流为水排②于是因.宾客见相如C.①其.以暨为司徒②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D.①而.表深恨之②涵淡澎湃而.为此也10.下列对文意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县的一个叫陈茂的权贵,依靠韩暨父兄的帮助,差点做了大官。B.韩暨很聪明,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死去的父亲报了仇。C.韩暨多次拒绝出仕,是因为他能够审时度势,最终也做到了明哲保身。D.韩暨熟悉古代礼法,提倡节俭,坚持自己的道德追求。第II卷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120分,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四五六七总分分数四、(23分)11.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10分)(1)暨散家财以供牛酒,请其渠帅,为陈安危。山民化之,终不为害(4分)(2)暨惧,应命,除宜城长。(3分)(3)祟明正礼,废去淫祀,多所匡正。(3分)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马嵬[1]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马嵬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年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2]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3]。注释:[1]马嵬:即马嵬坡,在陕西省兴平县西。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到这里,在随军将士的胁迫下,勒死杨贵妃。[2]“纪”,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为一纪,玄宗在位四十五年,约为四纪。[3]“莫愁”古洛阳女子,嫁为卢家妇,婚后生活幸福。(1)填空:(3分)两诗都化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描写唐玄宗、杨贵妃爱情悲剧的叙事长诗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这一诗句。“石壕村里夫妻别”化用了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著名诗篇中安史之乱时,一个村庄有户人家,家破人亡的内容。(2)两诗均取材于唐玄宗与杨玉环之事,但立意各不相同。请问两首诗最后两句都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意各有什么不同?(5分)答:13.按要求将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两题任选一题)(5分)(1)《卫风·氓》“,”,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富有艺术魅力。《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论语》(2)群贤毕至,。(王羲之《兰亭集序》)诸葛亮一代名相,足智多谋,助汉兴室,却壮志未酬,常引起后人无穷感慨和敬仰。杜甫在《蜀相》中对他一生作了精辟的概括:“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是他平生功绩的真实写照;“,”两句又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诸葛亮对后世忠臣和爱国者影响也很大,南宋诗人陆游在《书愤》中写到:“,。”不仅赞颂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作者还以之自况,表达了自己矢志收复中原的志向。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一17题。木屐鲁田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了岁月的车轮。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黄牛的背,而犁却驮上爸爸的肩膀。雨声中,我反复聆听木屐敲击土地的声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就在这颤抖的敲击中,我长大了。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纪。爸爸送我上学那天又下雨,我骑坐在爸爸的肩上。然而,一条淹没小木桥的河水阻住了我们的去路。爸爸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冰寒砭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他牙关的磕碰并体会到他身体的颤抖。第一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放学时,我冲出教室,却发觉雨地里微笑着的爸爸。他执意要让我骑“高马”,我执拗不过,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路上,他喘着粗气将我放下休息,我回头时却见一行零乱、不规则的屐齿印。看着爸爸苍白的脸,我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让他背了。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一天,有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校学生的羡慕。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为了达到目的,几天后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当晚,堂屋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发誓再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见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床前。我看到套上牛准备去春耕的爸爸通红的双眼,我的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爸爸忽然返身,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珍惜东西要像爱惜牲口一样!”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终于,我接到了那张我只能在地图上才能看到、我梦想的地方来的“录取通知书”
本文标题:0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953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