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08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
08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2008.03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的(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绾.结浣.纱莞.尔而笑顺蔓.摸瓜B.对峙.伺.候舐.犊情深有恃.无恐C.山岫.星宿.秀.外慧中乳臭.未干D.觊觎.舆.论尔虞.我诈长吁.短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浏览跻身和盘托出情礼难容B.收讫彩排顾名思义真知灼见C.思辨筹划伶牙利齿蓬头垢面D.安详白皙留芳百世黄粱一梦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台湾当局的下,所罗门群岛等极少数国家致函联大主席,要求将所谓“台湾加入联合国”问题列入联大议程,联大对此无理要求予以拒绝。②他不仅是个做生意的好手,还是个出色的厨师,自己出了一些创新的菜式,使得这家菜馆的生意更加红火。③著名律师朱妙春在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说,他写书的目的是“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写出来,让律师同仁借鉴,让年轻学生学习,让社会百家”。A.唆使捉摸教正B.支使琢磨校正C.支使捉摸校正D.唆使琢磨教正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由于竞争激烈,一些公司出现了优秀员工跳槽的现象,这对那些人力资源本不丰厚的公司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必将影响到公司的发展。B.一个人如果总是在约束下生活,就会少一分天真,少一分自由。我愿我的生活是挥.洒自如...的,如行云般随意舒卷。C.社会上有一些人禁不住毒品暴利的诱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制造、贩卖毒品的道路,他们最终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D.这种作文形式给学生以极大地展示个性的空间,但是有些学生没有仔细研究题目和写作要求,信马由缰....,任意为文,结果导致失误。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上个世纪末期,着眼于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短时间内的确实现了繁荣经济、活跃经济、拉动经济的目标。B.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为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准则,纷纷出台了自己的学术戒律。C.百姓自身渴望生存的意志无疑是“闯关东”的重要原因;但政府的政策导向,又往往将移民潮一次又一次推向高峰。D.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抗击冰雪灾害的勇士们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了绝大部分受灾地区春节期间的电力供应。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纺车万方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便是能以衣着保暖和遮羞。制衣不能离开纺织,而中国古代纺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技术发达,并一度领先于世界。只要稍作考证,就知道织布之法肯定要比造纸术发明得更早。距今已有将近三千年历史的《诗经》中就有不少关于布、纺织、衣裳的记载。如《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再者,古人写字先写在竹简上,然后是帛上,那时肯定也就有了棉布。而蔡伦造纸是汉代的事了,他造纸用的原料不外是“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物,这些足以说明布的出现远远早于纸的出现。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便出现了简单的纺坠和腰机。早期的纺坠多用兽骨制成,又有以石、陶、玉等材料制作者;形状有鼓、圆、扁圆、球、锥、四边、蘑菇及齿轮等形状。其工作原理为一手转动拈杆,另一手牵扯纤维续接,将各种纤维纺捻成线,以增长其长度和增大其强度。腰机为一种原始织机,又称“踞织机”,腰束一带,席地而织,右手持打纬木刀打紧纬线,左手投纬引线,将纺线编织成布匹。因纺坠纺纱效率较低且纱线拈度不均匀,故所纺织的布匹比较粗糙。但作为一种简便的纺纱工具,被沿用了几千年,直至20世纪50年代,一些少数民族仍在用纺坠捻线、腰机织布。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纺车、织机等相继出现。纺车初为手摇,即一手摇动纺车,一手从事纺纱工作;后发展为脚踏,即采用脚踏板提综开口,这样将手解脱出来专门从事投梭和打纬,比原始纺车的工作效率提高了20至60倍,是纺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其出现时间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纺车自发明后,至汉代已非常普及,直至近代,在一些偏僻的地区仍为主要的纺纱工具。早期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为二至三枚,最多为五枚。宋元之际,逐渐产生了一种利用水力驱动并有数十个锭子的大纺车,还有利用畜力驱动者,使其具备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纺织效率(以纺麻为例)从一般纺车日纺纱三斤发展为一昼夜纺纱一百多斤。水力大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其技术领先于西方(1769年英国人阿克莱制作的水车纺机)四个多世纪。古代纺织技术的领先使中国享有丝绸之国的美誉。战国时期,齐国的丝织品便举世闻名,能“织作冰纨绮绣纯丽文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齐(济)阴之缣”、“亢父之缣”均为一时名产;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绢、绮、罗等大量丝织品为后世留下观瞻前人杰作的实物,尤其是被誉为国宝的“素纱禅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织造技术之高超实乃巧夺天工。(选自2007年第10期《书屋》,有改动)6.以下不能作为“布的出现远远早于纸的出现”这种说法依据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纺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技术发达,在世界上遥遥领先。B.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是汉代人,而距今约三千年的《诗经》中就有关于布的记载。C.古人先是在竹简上写字,然后是在帛上写字,之后才是在纸上写字。D.蔡伦用来造纸的原料中就有“麻头、破布、鱼网”等纺织用品。7.以下关于纺坠的信息,错误的一项是A.纺坠是一种简便的纺纱工具,出现于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B.早期的纺坠大多是用兽骨制成的,但也有用石、陶、玉等材料制作的。C.一手转动拈杆,另一手牵扯纤维续接,这就是早期纺坠纺线的工作原理。D.纺坠所纺织的布匹比较粗糙,是因为纺坠的纺纱效率较低且纱线拈度不均匀。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一些少数民族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还在使用沿用了几千年的纺坠纺纱,主要是因为这种纺纱工具操作简便。B.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具有传统性能的纺车是纺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初为手摇,后为脚踏。C.宋元之际出现的水力大纺车已具备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这种纺车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D.“齐阴之缣”“亢父之缣”和“素纱禅衣”都是古代留下的纺织品文物,织造技术高超,巧夺天工,举世闻名,被誉为国宝。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高祖孝文皇帝,讳宏,显祖献文帝之长子,母曰李夫人。三年夏六月辛未,立为皇太子。五年秋八月丙午,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帝虽于大臣持法不纵,然性宽慈。进食者曾以热羹伤帝手,又曾于食中得虫秽之物,并笑而恕之。宦者先有谮帝于太后,太后大怒,杖帝数十,帝默然而受,不自申明。太后崩后,亦不以介意。孝文皇帝听览政事,莫不从善如流。哀矜百姓,恒思所以济益。天地、五郊、宗庙二分之礼,常必躬亲,不以寒暑为倦。尚书奏案,多自寻省。百官大小,无不留心,务于周洽。每言:凡为人君,患于不均,不能推诚御物;苟能均诚,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常从容谓史官曰:“直书时事,无讳国恶。人君威福于民,史复不书,将何所惧?”南北征巡,有司奏请修道,帝曰:“粗修桥梁,通舆马便止,不须去草铲令平也。”凡所修造,不得已而为之,不为不急之事损民力也。巡幸淮南,如在内地,军事须伐民树者,必留绢以酬其直,民稻粟无所伤践。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老》《庄》,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自太和十年以后诏册,皆帝之文也。自余文章,百有余篇。爱奇好士,情如饥渴。待纳朝贤,随才轻重,常寄以布素之意。悠然玄览,不以世务婴心。又少而善射,有膂力。年十余岁,能以指弹碎羊髆骨。及射禽兽,其不随所志毙之。至年十五,便不复杀生,射猎之事悉止。性俭素,常服浣濯之衣,鞍勒铁木而已。帝之雅志,皆此类也。(节选自《魏书·帝纪第七》)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虽于大臣持法不纵.纵:放纵B.哀矜.百姓矜:同情,怜悯C.史传百家,无不该.涉该:应该D.不以世务婴.心婴:围绕,缠绕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又曾于.食中得虫秽之物/患于.不均B.凡所.修造/其不随所.志毙之C.不得已而.为之/任兴而.作D.探其.精奥/及其.成也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孝文皇帝开明的一组是①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②听览政事,莫不从善如流③直书时事,无讳国恶④才藻富赡,好为文章⑤爱奇好士,情如饥渴⑥常服浣濯之衣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⑤⑥D.②④⑥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孝文帝性格宽厚仁慈,宽恕了烫伤他的手的侍者,在膳食中发现不洁之物也一笑了之,对在太后面前诬陷他的宦官也不予追究。B.孝文帝励精图治,勤于政治,对于祭祀一类的大事经常亲自到场;对于提交上来的公文事务,他多是亲自处理。C.像历史上其他开明的封建帝王一样,孝文帝注意节俭,关心民生。他出巡时,尽量不去打扰当地的百姓,避免车驾损害庄稼。D.孝文帝平常喜欢读书,手不释卷,可谓学富五车;并且他擅长写各种文章,平日朝廷的各种诏书均是他亲笔写成。第Ⅱ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直书时事,无讳国恶。人君威福于民,史复不书,将何所惧?(5分)②巡幸淮南,如在内地,军事须伐民树者,必留绢以酬其直,民稻粟无所伤践。(5分)1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周德清(元)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①“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有什么作用?(4分)②试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的妙处。(4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尽心上》),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②,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杜牧《阿房宫赋》)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④,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五、(12分)16.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下列三个句子改写成符合要求的长句。(4分)奥组委将于2007年8月1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将在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召开。会议将公布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安排。①强调新闻发布会的召开地点:②强调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17.假如以“知难行易\知易行难”为辩题展开辩论,请针对正方辩词中的某一点为反方写出辩词。(4分)正方(知难行易)辩词:“知”是“行”的认识、概括和总结,是长期艰苦探索的结果。我们一旦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行”起来必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因而“知”比“行”显得更难。反方(知易行难)辩词:18.某商场将举行为南方遭受冰冻灾害地区捐款的商品义卖活动,请你为商场写一则活动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20个字。(4分)六、(18分)该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下面所给(一)(二)两个不同的阅读文本中任选一个文本作答(只能选
本文标题:08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95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