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高三生物试题说明:本试题共分二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将答案涂在答案卡上。第Ⅱ卷为简答题,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只收答案卡和答卷,不收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供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在答案卡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组成细胞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组是A.N、Zn、O、HB.C、H、O、FeC.C、O、N、CuD.C、H、O、N2.用水解法研究下列物质,水解产物不全是葡萄糖的是A.淀粉B.糖元C.纤维素D.蔗糖3.如下图,在温室下,将3株脱淀粉(经过充分“饥饿”处理)的同种植株和相同体积的不同溶液放在钟罩内,给与相同强度的光照,本实验可以证明A.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增大而增大B.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C.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D.NaHCO3能抑制光合作用4.下列对ATP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有3个高能磷酸键B.高能磷酸键容易破裂C.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D.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5.下列是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步骤顺序是①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易于散开②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盐酸③龙胆紫染色是为了将染色体中的核酸染成紫色④压片刻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互相重叠,便于观察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①④③②D.②③④①6.已知“血小板生长因子”是某种原癌基因的产物,有促进有丝分裂、伤口愈合等功能。这种原癌基因一旦突变将直接导致细胞A.恶性生长增殖B.黏着性丧失C.逃避免疫监视D.细胞凋亡7.根据下图,下列有关有性生殖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性生殖增加了生物的变异性B.有性生殖过程是指Ⅰ+Ⅱ+ⅢC.过程Ⅲ是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基础上进行的D.在地球出现有性生殖的生物以后,生物进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了8.若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内有24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的来源是A.全部来自父方B.全部来自母方C.父母双方各占一半D.来自父母双方的数目是随机的9.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的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复制1次,着丝点分裂1次B.染色体核DNA均等分配C.细胞质和核物质均等分配D.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数目加倍10.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B11.猫的毛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bb、BB、Bb的猫分别为黄、黑和虎斑色。现有虎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3只虎斑色小猫和1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是A.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B.全为雄猫或三雄一雌C.全为雄猫或全为雌猫D.雌雄各半12.下图所示某种植物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该植物的基因型可能是A.ABCdB.AaaC.AaBbCcDdD.BBbbDDDd13.原本无色的物质在酶Ⅰ、酶Ⅱ和酶Ⅲ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黑色素,即无色物质→X物质→Y物质→黑色素。已知编码酶Ⅰ、酶Ⅱ和酶Ⅲ的基因分别为A、B、C,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A.1/64B.3/64C.27/64D.9/6414.肺炎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15.下列有关DNA粗提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NaCl溶液的浓度越大,DNA的溶解度越大B.DNA不溶于酒精溶液,而细胞质的某些物质可以溶于酒精溶液C.在鸡血细胞中加入蒸馏水,可使其破裂,放出DNAD.在破裂的鸡血细胞溶液中,加入2mol/L的NaCl溶液,可使DNA大量析出16.一般地说,干旱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干旱地区种植;潮湿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潮湿地区种植。在这些育种过程中干旱和潮湿条件所起的作用是A.诱发基因突变B.引起染色体变异C.选择基因型D.导致基因重组17.华南虎和东北虎属于两个亚种,这两个亚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为A.生殖隔离的结果B.地理隔离的结果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结果D.突变的结果18.斐林试剂与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混合后,隔水加热煮沸2分钟,溶液逐渐呈现出A.浅蓝色B.棕色C.深棕色D.砖红色19.某种群以J型曲线增长,充分且必须要的条件是A.在环境中只有该种群B.该种群比其他种群更适合环境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20.在调查一块方圆2公顷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A.38只B.64只C.82只D.130只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21.下丘脑在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发挥多方面的作用,下列各项与下丘脑调节有关的是A.渗透压和体温的恒定B.无机盐平衡C.血糖平衡D.产生渴觉22.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与Na+和K+的分布不均匀有关。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兴奋部位的特点是A.对K+的通透性增加B.K+迅速外流C.对Na+的通透性增加D.Na+迅速内流23.生物在水循环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写(删)下列生物的生理活动与水在自然界的运转有直接关系的是(教材有介绍水循环?C直接关系不是更明显吗?)A.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分解B.动物和植物呼吸作用C.植物体的蒸腾作用D.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24、下表是黄豆和玉米两种植物种子食用部分营养成分表(表中数据表示每百克含量),从表中分析可得知答案:ABCAD比较项目能量(千焦)水分(克)蛋白质(克)脂肪(克)糖类(克)铁(毫克)黄豆150210.235.116.018.68.2玉米142312.18.13.369.63.2A.在生长过程中黄豆利用的氮肥比玉米的多B.黄豆种子萌发时吸水较玉米种子多(亲水性最强是淀粉,故是玉米吸水多)C.玉米种子萌发时的耗氧量比黄豆多(黄豆脂肪多,耗氧量多)D.从人体的生长需要看,黄豆的营养价值比玉米高25.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03.00黑暗下释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答案:BCD)(答案:CD)A.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昼夜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C.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l0℃时的2倍26、用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答案:CD)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增强抗药能力方向变异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C、抗菌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27、观察下列遗传系谱图,有关遗传病可能的遗传方式为(答案:ABC)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X染色体显性遗传D、X染色体隐性遗传28、将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答案:AC)A、磷酸和脱氧核糖B、四种脱氧核苷酸C、含氮碱基D、C、H、O、N、P五种元素29、在下列细胞结构中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AD)A、细胞核、线粒体B、叶绿体、中心体C、核糖体、高尔基体D、叶绿体、核糖体30.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赤潮或水华的发生(ACD)A.大力推广无磷洗衣粉B.城镇居民改燃煤为燃气C.节约使用化肥D.实现居民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女性患者女性正常男性患者男性正常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1小题,共80分,40、41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作一题。请在指定的答题区内作答)31.(7分)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___________;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图中结构[]_________起重要作用。([]中填标号)(2)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___________,图乙细胞________(填入编号)①不增殖②能继续增殖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④出现染色体结构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32.(8分)结合图A、B、C,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注: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图示缺A、B、C)(1)组成图中[1]和[2]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元素,其结构特点为。(2指内膜,标注错位)(2)A和B中能增加膜面积的结构分别为[]和[]。(3)根据图A、B在生理过程上的联系分析可知,C图斜线部分表示,其特点是。(4)叶面积指数达到某值以后,光合作用的实际量基本保持稳定,原因是。(5)有人认为:叶绿体和线粒体是DNA和RNA从核中逸出被细胞质中的膜包裹形成。要判断上述观点是否正确,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寻找证据。。33.(6分)Mikael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以便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最佳光照强度。实验如下:实验过程:他取几株都有5片叶片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他测定了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他还采用7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并通过隔热装置使光线通过而热不通过。实验结果:温度℃光照强度:普通阳光(%)开始时的CO2浓度(%)12小时后CO2浓度(%)2500.350.36825100.350.34225200.350.30625400.350.28925600.350.28225800.350.28025950.350.279请你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这一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什么?____。说出该实验中的一种无关变量:_______(2)在这一实验中Mikael将其中一个装置保持在黑暗中的目的是____。(3)Mikael对探究结果感到失望。他说,“我仍然不能确切地知道哪种光照强度最好?”请你为他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建议__________。(2分)(4)Mikael要用曲线图表示他的实验结果。怎样最好地图示结果?(在四项备选项中选择)__________A柱形图,12小时后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B柱形图,开始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C曲线图,12小时后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D曲线图,开始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34.(9分)右图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细胞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信使RNA含量变化。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题中研究的细胞位于根尖哪一区域?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2)研究表明细胞的呼吸速率在细胞周期中发生明显变化。分裂期对氧气的需求很低,而a阶段和c阶段的后期氧气吸收量都很高。C阶段后期耗氧多相当重要,它可以贮存相当多的供应分裂期使用。(3)图示结果表明细胞核中染色单体的形成是在分裂间期的阶段完成的。(4)(每空2分)曲线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_。分裂
本文标题: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95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