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生物第一学期调研考试
高二生物第一学期调研考试I生物试题(选修班)命题人:sds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8分)1、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A、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B、组成染色体的DNAC、与核糖体结合的mRNAD、运输氨基酸的tRNA2、下列哪种碱基排列顺序肯定不是遗传密码()A、UUUB、AAAC、GUCD、GAT3、基因突变发生在()A、DNA→RNA的过程中B、DNA→DNA的过程中C、RNA→蛋白质的过程中D、RNA→携带氨基酸的过程中4、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进行杂交,对其子一代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产生了多倍体,其基因型是()A、AaBbB、AABBC、AAaaBBbbD、AAAAbbbb5、下列黏性末端属于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而成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6、达尔文在克格伦岛上发现了一种翅特别发达,一种翅退化的两种昆虫,下列对两种昆虫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不适应环境,将被环境所淘汰B、两种类型中只有翅异常发达的适应环境C、两种类型中只有翅退化不发达的适应环境D、两种类型都适应环境7、一个tRNA的一端三个碱基是UAC,则它能运载的氨基酸是()A、酪氨酸(UAC)B、谷氨酸(GAC)C、甲硫氨酸(AUG)D、组氨酸(CAU)8、用标记着15N的一条双链DNA分子,在标记有14N的培养液中进行两次复制,其后代的DNA分子单链中,含14N和15N的比值为()A、1:1B、2:1C、3:1D、4:19、玉米幼苗绿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用A和a表示)。现用两个杂合子杂交所产生的种子作实验种子,将400粒播种在黑暗处,另400粒播种后置于有光处。萌发后统计幼苗的表现型,结果如下表所示。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环境绿色幼苗数白色幼苗数黑暗0391有光29988A、光是叶绿素形成的必要条件B、光照条件下能形成叶绿素是显性性状C、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绿色幼苗的基因型都是AA10、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A、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B、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C、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D、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11、1952年赫尔希等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标记噬菌体(T2)进行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正确描述是()A、用32P标记T2的外壳B、用35S标记T2的DNAC、用35S标记的T2侵染细菌后,菌体外有放射性物质D、用32P标记的T2侵染细菌后,菌体外有放射性物质12、现有两组实验数据:(1)测得豌豆中DNA有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上,2%在线粒体上。(2)进一步测得豌豆染色体的组成是:DNA占36.5%,RNA占9.6%,蛋白质占48.9%。这些实验数据表明()A、染色体是DNA的唯一载体B、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DNA能传递遗传物质D、蛋白质是遗传物质13、基因上一个片段的碱基对是,在第一次复制过程中,a链发生了差错,其中的C被G替换。该基因连续复制3次后,发生差错性改变的基因占全部基因的()A、100%B、50%C、25%D、12.5%14、一个基因中含有120个碱基,那么该基因能够合成的多肽中的肽键最多有()A、19个B、20个C、40个D、39个15、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那么控制它的相应的一小段DNA以及信使RNA和转运RNA中共有核苷酸()A、4种B、3种C、5种D、8种16、侵染人体的SARS病毒,其外壳的合成场所是()A、人细胞的核糖体B、SARS病毒的核糖体C、SARS病毒的基质D、人细胞的基质17、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B、基因突变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C、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D、人工诱导的基因突变都是有利的18、某婴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导致乳糖酶失活,其根本原因是()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C、乳糖酶基因至少有一个碱基改变了D、乳糖酶基因至少有一个碱基缺失了19、一般地说,干旱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干旱地区种植;潮湿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在潮湿地区种植。在这些育种过程中干旱和潮湿条件所起的作用是()A、诱发基因突变B、引起染色体变异C、选择基因型D、导致基因重组20、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植株体内,培育出抗虫棉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④我国科学家将人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生产人生长激素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1、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00个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占2400个、7200个、400个,那么,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A、24%、72%B、36%、64%C、57%、43%D、60%、40%22、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23、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B、种群内的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C、一个池塘内的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D、一个树林里的同种杜鹃是一个种群24、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正确理解是()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②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重要条件③变异是不定向的④变异是定向的⑤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的答案,每题3分,共12分)25、乳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来自外胚层。乳腺细胞能够合成乳蛋白,不能合成唾液淀粉酶,而唾液腺细胞正相反。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A、唾液腺细胞没有合成乳蛋白的基因B、乳腺细胞没有合成乳蛋白的基因C、两种细胞都有合成乳蛋白、唾液淀粉酶的基因D、两种细胞中相关基因选择性地表达26、科学家将含人-抗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细胞中,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羊能分泌含-抗胰蛋白酶的奶。这一过程涉及()A、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B、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C、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D、按照mRNA上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2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界丰富多彩,起决定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B、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C、生物界的多样性与蛋白质的多样性密切相关D、没有核酸的多样性,就没有蛋白质的多样性2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B、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基因突变决定的C、只有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才能形成新物种D、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定向选择的结果三、填空题:29、(9分)肺炎双球菌能引起人得肺炎和小鼠患败血症。已知有许多不同菌株,但只有光滑型(S)菌株能引起疾病。这些有毒菌株在每一细胞外面有多糖类的胶状荚膜保护它们,使它们不被宿主的正常防御机构破坏。以下是1928年英人Grffth所做的实验,据图回答:(1)从D组实验中的老鼠体内可分离出。(2)A、B、C、D四组实验中,组为对照实验。(3)为了解释上述实验现象,1944年艾弗里等科学家从S型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荚膜等成分,分别与R型菌一起培养,结果发现:①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将混合物注入老鼠体内,可使老鼠致死,这说明②S型细菌的蛋白质或多糖荚膜与R型活菌混合并注入老鼠体内,老鼠,老鼠体内只能分离出(4)如果将DNA酶注入活的S型细菌中,再将这样的S型与R型活菌混合,混合物不使老鼠致死,原因是。(5)艾弗里实验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所谓转化即从甲细菌中提取出转化因素来处理乙细菌,使乙细菌获得甲细菌的某些遗传特性。这里的转化因素即指。实验证明,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某一化学成分越纯,转化频率越高,可见该实验的转化效率取决于。(6)上述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30、(5分)如图所示,在a、b两试管内加入的DNA都含有30个碱基对,前四支试管内都有产物生成.请回答:(1)能形成RNA的试管是;若c、d、e试管中加入的RNA都是由此产生的,则这些RNA分子中均含个碱基,有个密码子。(2)a、b两试管内的DNA在作模板时的区别是。(3)若想在e试管内获取多肽,还应加入的物质是。31.(8分)昆虫学家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昆虫产生基因突变,导致酯酶的活性升高,该酶可催化分解有机磷农药。近年来已将控制酯酶合成的基因分离出来,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它导入细菌体内,并与细菌体内的DNA分子结合起来。经过这样处理的细菌能分裂繁殖。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1)人工诱变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它能提高,通过人工选择获得。(2)酯酶的化学本质是,基因控制酯酶合成要经过和两个过程。(3)通过生物工程产生的细菌,其后代同样能分泌酯酶,这是由于。(4)请你具体说出一项上述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的意义。。(至少写出两项)32、(5分)下图是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是倍体生物,乙是倍体生物。(2)甲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条染色体,如果由该生物的卵细胞单独培养成的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是倍体。33、(8分)下图为重组DNA技术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在图中的方框里填写结构名称。(2)在重组DNA的过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是(2分)。DNA连接酶的作用是。34.(16分)有两株纯种的小麦,一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为矮秆(d)易染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两种育种方法培育矮秆(d)抗锈病(T)的新品种。(1)方法一的步骤如下:①过程a叫,过程b叫。②过程c的处理方法是(2分)。③Fl的基因型是,表现型是。稳定遗传矮秆抗锈病新品种的基因型应是。(2)方法二的步骤如下:过程e是指;过程f是指;过程g是指。此过程最常用的物质是。(3)育种方法一叫育种,方法二叫育种,两种方法相比较,哪种方法能更快地获得理想品种?为什么?(2分)35.(9分)英国“桦尺蛾”黑化问题被认为是一种生物进化的证据,试讨论下列问题:(1)以现代达尔文进化理论为基础,自然选择被理解为。当灰色桦尺蛾随机产生了有利于桦尺蛾生存的可遗传变异(黑色),那么决定这种黑色变异的基因(S)和决定灰色的基因(s)的变化趋势是(2)有数据表明,在工业发达的地区,桦尺蛾中的S基因频率上升到95%以上。但是生物学家认为仍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主要原因是。(3)有人认为,桦尺蛾在工业发达的地区发生黑化现象,而在工业不发达的地区保持灰色的现象,说明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你赞成这种观点吗?如不赞成,请解释黑化现象。(3分)(4)有人认为,桦尺蛾黑化现象说明污染的环境促使桦尺蛾发生基因突变,由s基因突变为S基因;还有人认为,桦尺蛾黑化现象说明决定桦尺蛾体色的s基因发生了多方向的变异,在自然选择(工业污染)的作用下,黑化的桦尺蛾更能适应环境而逐步增多。你赞成哪种观点?试说明理由。(3分)
本文标题:高二生物第一学期调研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977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