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语文第一学月月考试题
高二语文第一学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4)一、单项选择题(8分)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机杼shù阡陌qiān羁绊jī笨拙chūB、鼓槌chuí赍钱lài自缢yì踯躅zhúC、辟芷zhǐ踵武zhǒng愆期yán引咎辞职jiǜD、斑鸠jiū占卜zhān悼念dào将子无怒qiāng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平心而论搔首踟蹰同仇敌忾肇事B、窈窕淑女信是旦旦感激涕零狭隘C溅车帷裳否及泰来千里迢迢诡垣D、素兴夜寐鼓瑟吹笙向隅而泣苗裔3、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爱而不见(爱:故意)B、士之耽兮(耽:耽误)C、纤纤擢素手(擢:洗)D、言既遂矣(遂:顺心,满足)4下列句中划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实,明崇祯皇帝勤于政事,可谓夙兴夜寐,亡于闯王乃大势所趋,实不得已。B他们两人婚前信誓旦旦,婚后却同床异梦,变化真快。C他最近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D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二:(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6分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止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人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因此,新式西洋标点往往不适合我们的旧诗词。标点增加文句的清楚,可是也会使流动的变成冻凝,连贯的变成破碎,一个复杂错综的心理表现每为标点所逼,戴上简单的面具,标点所能给予诗文的清楚常是一种卑鄙负薄的清楚,妨碍着霍夫孟斯戴儿所谓:背景烘衬的大艺术,跟烛影暗摇的神秘。5.对“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从短小的篇幅中体味到悠远的意境。B.在容易理解的内容中看到悠远意境。C.在篇幅短小的诗歌中抒发含蓄感情。D.在简洁的语言中感受余音绕梁之美。6.对下面文中的句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假如鞋子形成了脚”是说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B.“脚也形成了鞋子”是说篇幅短小形成了中国诗的特点。C.“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是说用精细确定的形式,表达不可名言的内涵。D.“烛影暗摇的神秘”是作者所反对的运用标点而带来的对诗歌意境的破坏。7.下面对文章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将“暗示”换成“怀孕的静默”,是因为这样更能形象地说明中国诗歌创作的艰辛。B.作者认为诗歌形式的简短并不妨碍意蕴的延长,收缩往往表现为“言有尽而意无穷”。C.作者认为“云深不知处”的“不知”的“撩人”之处正在于它将无限的静默留给了读者。D.外国诗人与中国诗人在诗的审美上是相通的,都追求诗歌创作的意境深远。三。(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深海呼吸研究发现,具有深海潜水本领的动物们,首先具有一个神奇的肺。即使是被压扁变形收缩至原来体积的15%,也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而人类的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在分析海豹的肺组织时发现,因为它表面覆盖着一层由特殊化学物质构成的活性剂,所以海豹的肺才如此坚韧有力,在轻松对付高压的同时,还能自如地舒展恢复。摄取和储存氧气的能力是决定生物能否长时间深潜的主要标志,与陆地动物的区别是。潜不动物在屏住呼吸时主要依赖储存在肌肉中的氧气,而陆地动物却是依靠停留于肺部的氧气。实验数据显示,王企鹅在下潜至510米深时,可将体内全部氧气的47%储存在肌肉中,其中。我们人类却不具备潜水途中储存氧气的能力,平时在我们肌肉中只能储存体内15%的氧气。在海豹和抹香鲸等深潜高手的肌肉中,肌红蛋白的含量都格处高。肌红蛋白是一种将血液中的氧吸收并储存起来的蛋白质,它为肌内提供以后可使用的能量。因此,它们的肌肉在不需要进行呼吸的情况下还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此外,为了节约能量,在下潜时它产还具有降低心率的神奇本领。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两组科研人员得出的结论颇为接近。7头小海象在陆地上的平均心跳为每分钟107次,当它们在海水中下潜是,心跳下降到每分钟39次,下降了64%。在它们潜水的初期,心率一般急剧降低,随着它们下潜的深度不断加大,心率随之缓慢下降,极限记录是每分钟3次。人在深潜过程中,容易发生减压病。造成减压病的原因是,在下潜时,越来越大的压力会将他肮中的氮气压迫进他的血液或别的组织液中。当他快速返回水面时,氮就会骤然间从溶液中冒出来,这对于所有正常的生理活动都是毁灭性的打击,包括神经功能和血液循环。所以,潜水者在从水下上升时,除必须遵守潜水表或计算机器数据要求外,每上升5米作几秒钟的安全停留,便可以避免减压病的发生。深潜动物们为什么不得减压病呢?哈佛大学的动物学家吉米•卡瑞恩,不久前揭示了这一谜底。卡瑞恩发现生活在南极洲附近的海豹,它们可以下潜到七八百米的深度。但不论它们下潜多么深,体内的氮的浓度基本不变。原因是它们的肺被强大的水压迅速地压扁了,一开始就阻止了大量的氮气进行血液。所以深潜动物们免去了减压病的烦恼。8.下列关于深海潜水动物肺的特性和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人类不同,深海潜水动物的肺可在保留极少氧气的情况下不受损伤。B.与人类不同,深海潜水动物的肺在水压下变形后可迅速恢复。C.深海潜水动物的肺覆盖着一层活性剂,因而缩展自如,具有降低心率的神奇功效。D.深海潜水动物的肺覆盖着一层活性剂,因而坚韧有力,具有抗击高压的神奇功效。9.下列关于深海潜水动物体内肌红蛋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深海潜水动物体内肌红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一般陆地动物。B.深海潜水动物体内肌红蛋白是使其肌肉储存氧气的决定性物质。C.深海潜水动物在不需要呼吸时,肌红蛋白为肌肉提供能量以便持续工作。D.深海潜水动物在从水下上升时,肌红蛋白为肌肉提供能量以避免减压病。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类不能长时间深海潜水的原因之一是不能将氧气储存于肌肉中。B.人类不能长时间深海潜水的重要原因是不具有急剧降低心率的能力。C.深海潜水动物不会得减压病,因为它们的肺部覆盖着一种特殊的活性物质,在被强大水压压扁收缩时,阻止了大量氮气进入血液。D.深海潜水动物由于肌肉含有一种特殊的肌红蛋白,能将血液中的氧吸收储存起来,提供以后使用的能量,所以可在不需要呼吸时坚持工作。1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人与深海潜水动物一样,不得快速从水下上升,否则将会危及生命安全。B.深海潜水动物具有深潜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的肌肉能够摄取储存大量氧气。C.人与深海潜水动物存在潜水能力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不能利用肺来进行深海呼吸。D.人与深海潜水动物一样,在下潜的过程中,肺部的氮浓度基本不会发生变化。第Ⅱ卷四(33分)诗歌阅读㈠阅读下列两个诗段.(1)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2)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12、对“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奉事循公姥”,“昼夜勤作息”形成鲜明对照,反衬了焦母的蛮横无理。B、刘兰芝不能使婆婆满意而自请回家,表现了她内心的负疚和惭愧。C、刘兰芝已经看到婆婆对自己不满,被休回家是必然的事,情势不可再挽回。D、被休回家后刘兰芝不再准备回来,体现了她刚强的性格和自己的命运不能任由别人摆布的反抗精神。13、对刘兰芝留下带来物品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都是一些鄙贱的物品,带回娘家也没有什么用处。B、以后没再见面的机会了,留下这些物品作永久的纪念。C、见物如见人,希望能够不要忘记共同生活过的日子。D、表达了刘兰芝对焦仲卿的爱,也表达了刘兰芝很珍重和焦仲卿的爱情。14、对第(2)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极尽铺成之能事,表现了刘兰芝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B、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了刘兰芝的服饰姿态容颜,突出了她的“精妙”C、对刘兰芝的赞美,也就是对扼杀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制度的谴责。D、以“鸡鸣外欲曙”起兴,引出对刘兰芝的描写,并赞扬了她“精妙世无双”。15、对诗段里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伶俜”和“葳蕤”都不是叠韵词。B、“公姥”意思是“公公和婆婆”,“作息”的意思是“工作和休息”。C、“新妇”是指刘兰芝,“后人”的意思是“后来的人”指焦仲卿的儿女。D、“六七十”不是一个实数,是泛指,形容多。“物物”、“种种”是指箱帘里的各种物品。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6——17题。(共6分,每小题2分)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阒无人声的幽寂。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17.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于卯桥村舍》)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㈢、阅读下面的古诗,完
本文标题:高二语文第一学月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990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