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中二年级生物学年会考试题
高中二年级生物学年会考试题生物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7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正确的预测是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色盲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色盲C.祖父母都色盲,则孙子一定色盲D.外祖父母都色盲,则外孙女一定色盲2.近年来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逐渐增大,地表紫外线照射量增加。紫外线为高能量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分析,植物短暂暴露在高紫外线条件下,光合作用能力立即明显受到抑制的原因主要是A.光合作用酶受到破坏B.囊状膜受到破坏C.暗反应受抑制D.DNA受到破坏3.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4.下表中①、②、③、④所对应的概念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选项①②③④A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T细胞抗体B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C生态系统物种群落个体D呼吸细胞呼吸无氧呼吸有氧呼吸5.有一种蓝色的染色剂DCPIP被还原后成为白色,下面条件能使DCPIP产生最大程度颜色变化的是A.分离的叶绿体,置于黑暗中B.分离的叶绿体基粒,置于光下C.叶绿体提取液,置于黑暗中D.叶绿体基质的提取液,置于光下6.很多实验中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D.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健那绿作染料7.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右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Ⅰ的浓度最低B.溶液Ⅱ的浓度较Ⅲ低C.溶液Ⅳ的浓度最高D.溶液Ⅳ是蒸馏水8.某双链DNA分子共有含氮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C+G)=2:5。问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A.300个B.400个C.600个D.1200个9.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组合序号杂交组合类型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抗病红种皮抗病白种皮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一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416138410135二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180184178182三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140136420414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10.图中(一)代表某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图中(二)的哪个图不可能...是这种生物所产生的配子11.天然牧场的一小片区域被作为牧草留种区,为了防止鸟啄食草籽,人们用网把留种区罩了起来。后来发现留种区的草几乎被虫吃光,而其他区域却安然无恙。此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A.食草昆虫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赖于完整的营养结构C.草原鸟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昆虫D.牧草的种类单一会导致害虫的大发生12.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均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基因互换13.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中纯合体比例为A.1/8B.7/8C.7/16D.9/1614.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溶液质量变化率Ⅰ+8%Ⅱ-6%Ⅲ-4%Ⅳ0%2007012215.经测定某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含有C、H、O、N、S等元素,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A.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B.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C.用于基因工程获得粘性末端D.可连接上抗癌药物16.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浆细胞B.抗体是由B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D.B细胞受到刺激后,大部分分化成记忆B细胞17.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为了使矮茎玉米苗同样表现出“高茎”性状,有效的措施是A.将高茎纯种玉米杂交B.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C.喷洒一定浓度的赤霉素D.喷洒一定浓度的脱落酸18.膝跳反射通常受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影响,临床上常用以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右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下列关于该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2是传出神经元,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最终通过2传导到效应器B.因为在3处兴奋只能单向传导,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当1处受到损伤时,针刺足部仍会产生痛觉D.如刺激4处,可在1和5处可检测到电位变化19.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中不经历A.沉水植物阶段B.浮叶根生植物阶段C.沼泽植物阶段D.富营养化阶段20.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A.A是分解者、B是生产者,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①②⑥中碳的循环主要以C02和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D.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21.根据下图,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有: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能由顶端向下端运输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22.200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发现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nuc-1基因,它能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降解(nuc-1基因被成为细胞“死亡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发育过程中,细胞的产生和死亡始终保持动态平衡B.如能激活细胞死亡基因,则可特异性杀死癌细胞C.蝌蚪尾的自溶现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具体表现D.细胞凋亡的速率与细胞的功能是有一定关系的23.下图表示一种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A时期和F时期B.L时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D时期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D.在F时期细胞中发生了DNA的复制、DNA的转录和翻译等过程24.右图是一家族某种遗传病(基因为H或h)的系谱图,下列选项分析可能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B.该遗传病可能由位于X染色体上或者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C.III代中患者的外祖父基因型一定是XhY,其父亲基因型一定是XHYD.III代中患者的母亲的基因型可能是XHXh或Hh25.萨顿和摩尔根在研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时,采用了以下哪些方法A.类比推理法B.同位素标记法C.假说演绎法D.实物模拟法26.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有氧呼吸C.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D.蛙红细胞、人脑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27.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B.ATP的A代表腺苷,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C.叶绿体中AT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AD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D.ATP释放能量必须是在特定的酶的参与下才能完成28.连年种植花生的土壤里有大量的蛴螬(一种昆虫),严重危害花生的根系和果实。人们发现若花生与甘薯轮种(一年种花生,一年种甘薯),除了能大大减轻蛴螬的危害,还能够增产,原因包括BA.提高了对矿质元素的利用率B.提高了对光能的利用率C.豆科植物花生能提高土壤的肥力D.利用种间关系破坏害虫的食物链29.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物的一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方法观察结果1常温下自然分解氧气气泡少而小2常温下加入Fe3+氧气气泡稍多而小3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氧气气泡极多而大4加入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氧气气泡少而小分析表中所示实验结果,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从催化反应条件看,酶具有温和性B.从催化活性看,酶变性后失活C.从催化底物反应效率看,酶具有专一性D.从催化反应效率看,酶具有高效性3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可通过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一种生物不只属于生态系统中一种生态成分第II卷(非选择题共80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8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31.(7分)在探索生物膜结构的过程中,科学家经历了不少艰辛。请分析有关实验,推导实验结论或作出自己的评价。(1)198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类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中有。(2)1925年GorterGrendel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脂质,并将它在空气一水界面上展开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得出结论:。(3)1959年,罗伯特森(J.D.Robertsen)根据电镜观察结果,大胆地提出:所有生物膜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图案,即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合板结构构成,其厚度都是75Å。你认为这一假说存在什么缺点?。(4)1970年,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相结合,使它们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将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呈绿色,另一半呈红色,但在37℃保温40分钟后,在融合细胞上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均匀分布。这个实验说明。其原因是。(5)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加入抑制酶活动的药物,则24Na外流迅速停止。当向中毒的神经纤维内注射新鲜ATP时,24Na又重新透出,直到ATP用完。以上实验证明:24Na通过神经纤维膜的方式最可能是,原因是。32.(7分)在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分开,先后滴加到待测样液中,发现砖红色沉淀。于是有人提出如下观点: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使用无关。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按下列表格中的思路设计探究实验思路试管第一次加入
本文标题:高中二年级生物学年会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02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