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二上册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高二上册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卷卡的相应位置。)对于人口系统来说,系统中变量的因果关系,既存在着因变量与果变量呈同向(正性)变化,用“+→”表示;又存在着因变量与果变量呈相反(负性)变化趋势,用“—→”表示。结合人口简化模型回答1~3题:1.图中因果关系为正性(正因果反馈回路)的是()A.d→a→dB.d→c→b→a→dC.d→e→dD.d→c→f→e→d2.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在提高,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密度增大B.耕地面积扩大C.出生率在增高D.死亡率在降低3.右图中的①②两图分别示意两个国家近年的人口构成,这两国家最有可能是()A.①俄罗斯②印度B.①德国②日本C.①肯尼亚②法国D.①英国②巴西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4~5题:4.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A.②③B.③④C.④⑤D.②⑤5.属于国内城市化的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A.中国、澳大利亚B.墨西哥、中国C.美国、墨西哥D.美国、澳大利亚下图是西宁市的城市略图。读图回答7~8题。7.从城市的地域形态看,与西宁市同属一类的是()A.重庆市B.成都市C.北京市D.兰州市8.影响该城市地域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地形C.交通D.政治右图为某城市地租水平与空间变化关系图,据图判断9~10题:9.图中地租水平次高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离市中心较近B.道路交汇处C.知名度高D.商业活动频繁10.若该城市计划建立高教园区,一般宜选择在()A.①②之间地段B.②地段C.③地段D.④地段读郑和第四次出使航海线路略图,回答11~12题。11.当时郑和船队从刘家港——新州、从刺撤——古里的最佳出航时间分别是()A.11~12月、6~7月B.7~8月、11~12月C.3~4月、5~6月D.1~2月、9~10月12.郑和船队以瓷器与许多国家进行贸易,使得明代青花瓷器在伊斯兰地区逐步由王公贵族向平民百姓扩散。这种文化扩散现象属于()A.扩展扩散、传染扩散B.迁移扩散、等级扩散C.传染扩散、等级扩散D.迁移扩散、刺激扩散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50元图案,该图显示的景观具有相当的非凡性。回答13~14题。13.制约该景点旅游资源开发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差B.市场距离较远C.地区接待能力较弱D.旅游环境承载量较低14.有关该景观所在的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省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3%。B.植被由东向西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C.应发挥大河多和河流落差大的优势,重点发展水电工业,建设为能源基地D.应努力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利用光照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孕育了古代蜀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使四川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据此回答15~16题。15.都江堰位于图示A、B、C、D四条河流中的()A.AB.BC.CD.D16.都江堰的兴建,一去两千余年,依然傲立在祖国西南四川盆地之中,带来了四川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这颗水利工程史上的灿烂明珠魅力无比,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丰碑”。目前都江堰作为文化景观的主要特征是()A.空间性B.时代性C.地域性D.功能性泰山日出是旭日东升的壮观景象,宋代词人梅圣尧有“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的绝句描述这一奇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17~18题。17.梅诗说明欣赏泰山日出应()A.移情于景,情景交融B.登山涉水,求质求真C.选择位置,把握时机D.人化自然,天人合一18.“五一”旅游黄金周某陈先生在泰山顶观察到日出时间是北京时间5:00,则泰山当日的昼长约()A.14.5小时B.12小时C.14小时D.16小时19清朝画家恽田云“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言,人能言”,主要反映了旅游资源欣赏的要求是()A.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B.抓住景观特点C.把握观赏时机D.移情于景,情景交融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20~21题。材料一按照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北方和发展中国家——南方。材料二南北方比较表Tx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年份19601980199219801994北方8074.6741494419665南方2025.42678096820.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具备的优势是()①制造业发达②资源丰富③劳动力丰富④基础设施完善,法制健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1.由材料二可得出:()①南北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在扩大②北方人口占全球人口比例大,因此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大③南北差距不可能进一步扩大④世界经济发展存在突出的不均衡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下图是APEC成员国中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读图回答22~23题。2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国家分别是()A.俄罗斯、日本、美国、印度B.印尼、日本、俄罗斯、美国C.巴西、日本、澳大利亚、美国D.印度、日本、美国、俄罗斯23.关于五国之间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A.②国从①国进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B.③国农产品大量出口我国C.①国石油大量输入④国D.中国主要贸易对象是④、②等国张老师要到美国洛杉矶(119°W)友谊校参观访问,机票上飞机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12月3日9:40。途径东京,于洛杉矶当地12月3日10:30降落。据此回答24~25题。24.张老师从北京到洛杉矶的旅途时间是()A.24小时50分钟B.23小时10分钟C.16小时50分钟D.15小时10分钟25.到达洛杉矶后,为了与当地时间一致,张老师调整手表时间的最快捷方法是()A.顺时针拨快8小时B.逆时针拨慢8小时C.顺时针拨快4小时D.逆时针拨慢4小时26.某船上有一人面向北方,看见北极星出现在地平线上,左边是东半球,右边是西半球,这时该船的地理位置在()A.20°W、0°B.180°、90°NC.0°、90°ND.160°E、0°读右图,完成27~28题。27.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甲乙同时达到,丙最后到达,则()A.甲速度最快B.丙速度最慢C.乙速度是甲的2倍D.无法确定28.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D.乙的比例尺最小右下图中的ac、bd为两条经线,它们与两条纬线共同组成一个正方形。读图做29~30题。29.若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E、90°W,则c点位于b点的()A.西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东北方向30.若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0E、1500E,则ab、bd、cd、ac四条线段所取比例尺的大小关系为()A.ab﹤cd=bd=acB.ab=cdbd=acC.bd=acabcd、D.abcdbd=ac高2008级2006-2007(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题号一二总分2627282930得分第Ⅰ卷选择题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综合题(共5个小题,共40分)31.(10分)阅读下面的图和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京时间2005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小公民于6日零时2分诞生于北京妇产医院,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等手段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使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从1970年的33.43‰下降到2003年的12.41‰,自然增长率从25.83‰下降到6.01‰。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二十世纪末把中国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的目标推迟四年到来。材料二:2004年7月10日在武汉纪念“世界人口日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一方面,庞大的人口压力和传统工业调整催生出大量再就业人口,另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却在闹“民工荒”。材料三:上海市连续10年来人口呈负增长,2004年调整了部分计划生育政策,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夫妻生育第二胎,且取消了两胎的生育间隔,同时对终生不愿生育的夫妻不再奖励。据上述材料和图回答有关问题:(1)从中国人口金字塔中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其中B低谷的出现的产生原因是,A低谷对应的时段是。(2分)(2)材料中提及到“后人口转变时期”和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这里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人口再生产类型),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是指。(3分)(3)“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出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未富先老”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海市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根本原因是()(单选)(1分)A.人口负增长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失调C.老龄人口增长快,社会福利压力大D.社会经济发达,劳动力相对不足32.(10分)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1928年至1950年期间,南京市商业区的空间演变特点是:①;②。(2分)(2)1928年至1950年期间,南京城市用地基本上是沿L1、L2两条轴线分别向、向(方向)拓展。其影响因素可能是。(3分)(3)上图中L1、L2轴线上及其两侧的地价变化特点分别是:①;②影响南京市地价变化的主要经济因素是、。(4分)(4)综合环境需要、付租能力因素考虑,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沿L3线箭头指向依次排列为。(1分)33.(6分)读下面两则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我国的天后宫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福建沿海地区的泉州(南方称妈祖庙)。天津的天后宫始建于元朝,位于旧城东北角,正是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三岔河口西洋。“天后”在传统文化中是护佑航海安全的女神。(如下图a)材料二:新疆有充足的热量和土地资源,很久以来,当地人民利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了绿洲农业,修建了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坎儿井”。(如下图b)冰雪融水(1)图a和图b两种文化景观中,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的是,试分析说明该种文化景观是如何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3分)(2)以上两种文化景观中,受人文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的是,试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它的空间性特点。(3分)34、(8分)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下图是南京人对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被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和可达机会(旅游者经济能力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的统计图。读图回答:(1)图中显示的佛教名山中有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等,其中可达机会最低的是_________山,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分)(2)写出感知程度最高的前4个旅游地及其主要旅游吸引物。(
本文标题:高二上册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051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