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电子货币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及监管研究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电子货币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及监管研究姓名:李敏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唐守廉20080328电子货币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及监管研究作者:李敏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卢玉志.武翠芳电子货币对金融体系产生的影响-经济与管理2004,18(3)随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电子货币取代传统通货作为主要的交易和支付工具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对货币供求、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以及支付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研究电子货币,促进其健康发展,并防范和消除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学位论文唐淑莉电子货币发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研究2008电子货币理论与实践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个新的金融理论前沿学科,电子货币成为继贵金属货币和纸币之后货币历史上的第三次革命。作为一种新型的货币形式,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支付方式,而且给传统的金融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加大了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难度。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电子货币发行对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的影响,进而研究电子货币发行给货币供给带来的影响。电子货币的发行对传统货币供给的影响尤为显著,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电子货币削弱了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可控性,并且增强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从而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难度。因此正确认识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准确把握电子货币条件下我国货币乘数变动的规律,对中央银行灵活运用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研究大部分仅仅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为此本文尝试性地将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的相关性进行数学推理论证,以揭示二者的相关性和内在机理,为央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明确的依据。本文首先对电子货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其定义、层次划分到货币的属性,认识该货币的本质与其特殊性,进而研究新型的货币形式出现对传统货币研究框架的影响。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理论的影响是愈加显著,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都认为随着电子货币的普遍使用,其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及央行货币政策的挑战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主要基于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理论中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影响进行分析,通过严谨数学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从而具有坚实可信的科学依据。同时得出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中的现金和存款准备金的替代效应和货币乘数放大效应。其中货币乘数是影响货币供给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电子货币的快速发展放大了货币乘数的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电子货币不仅放大了货币乘数效应,而且还改变了决定货币乘数的多种因素原有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货币乘数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货币乘数的不稳定性。因此必然增强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削弱了以货币供给量为货币政策目标的货币政策效果。电子货币的发行将对传统的货币供给模型产生巨大的影响,其结果将直接导致货币当局赖以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基础和依据发生改变,继而影响到整个货币政策体系。因此本文最后结合推理结果,同时针对电子货币发行带来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电子货币是网络金融的必然产物,其影响已经日渐深入整个金融体系,然而目前对于网络金融体系的理论研究尚属空白,因此建立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影响的通用研究框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3.期刊论文李倩倩基于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与监管的研究-中国商界2009,(3)本文就电子货币的定义、特征及风险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对电子货币有效监管的建议.4.学位论文邱甲贤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供给体系影响探析2008货币供给是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放、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货币供给量的多少与国家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利率、就业等各方面密切相关,是政府和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货币供给理论是当代经济和金融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从被誉为宏观经济学鼻祖的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将货币的外生性作为宏观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假设,他提出中央银行可以完全控制货币供给的结论。凯恩斯的结论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得到了新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等的推崇,一度成为经济学的教条。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创新大量涌现,传统金融理论受到冲击,出现了现代意义的货币供给理论。新剑桥学派提出货币供应不完全是外生的,中央银行对货币控制的非对称性及有限性等观点;新古典综合学派提出了银行在存贷关系上的决定权、金融创新能改变货币流通速度等、企业扩大信用规模等产生货币供给内生性原因。随着金融体系特别是金融创新的发展,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控制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决定,对国家货币供给的影响日益增大,货币供给越来越体现出其内生性。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金融技术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两个方面,而金融技术创新中,最引人注目的新生事物当属电子货币(赵家敏,1999)。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及信息科学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在金融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化,电子货币的产生及广泛应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从货币的发展历程来看,货币的变迁是为了提高货币流通速度、降低货币流通费用等以达到最终降低交易费用来满足社会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在降低交易费用上的巨大优势使电子货币取代传统通货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近二三十年的时间内,电子货币已对金融体系中货币政策、监管、金融机构等各部分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随着电子货币的持续发展,这类影响程度将加剧。在我国,由于流通中的现金在货币构成中所占份额比较大、现金使用范围广泛、监管水平有限,随着电子货币需求日益扩大和满足,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将会更加明显。这一切就使得研究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成为必要。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主要是从货币供给的角度分析电子货币所带来的影响,所以整篇文章皆围绕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来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归纳了国内外关于电子货币的研究情况,提出了论文的写作目的和主要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电子货币的概述,主要分为四节:首先,总结了国内外主要的电子货币的定义,提出本文分析的电子货币是基于国际上较为通用的Basle定义及我国学者尹龙对电子货币的定义,以及货币供给定义和在文章所涉及分析的币供给及社会货币供给的定义和范围;第二节在本文电子货币定义基础上,从支付关系角度将电子货币分为了“单向支付”和“多向支付”电子货币两类;第三节比较电子货币和法币运行模式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并分析了“单向支付”和“多向支付”两类货币具有的货币职能;最后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从理论角度分析了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该部分总共分为三节:第一节总结了在电子货币基础下货币供给理论的变化,以前学者对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理论影响的分析结论;第二、三节主要分析了电子货币对法币供给和电子货币对法币外的社会货币供给量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分析电子货币的使用对法币供给体系中各层货币需求、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带来的影响;第二,在电子货币对法币外的社会货币供给影响分析中,分别分析了“单向支付”和“多向支付”两类电子货币对社会总货币供给量产生的不同影响。由于电子货币种类繁多,不易统一标准且不易收集数据,所以要从实证角度分析电子货币对法币外的社会货币供给产生的影响还不可能,所以本文仅仅从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法币供给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第四部分中,根据传统货币供给理论M=m*B,采用在传统计量模型中加入虚拟变量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电子货币在2000年发展前后,法币供给体系中各层货币需求(现金,狭义货币,广义货币)、基础货币及货币乘数与其各相关因素之间发生的显著性变化。拟通过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得出电子货币的使用对我国法币供给体系中的关系,得出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体系产生的影响趋势。第五部分总结了本文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电子货币对我国中央银行货币供给所带来影响的结论,提出目前在这方面研究存在的不足和论文未来的研究方向。5.期刊论文孔立平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与对策-商场现代化2004,(22)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出现的电子货币是货币的最新形式,而电子货币逐步取代传统通货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性发展趋势.这一变革又直接对现有金融体系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对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地位、货币政策工具以及货币供求的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对步步而来的电子货币时代,中央银行必须采取具体的措施,以期为网络金融营造一个稳定而又务实的运作空间的建议.6.学位论文史晶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对中央银行职能的影响2001该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电子货币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情况.其中,第一章结合电子货币产生的背景对这一新型零售支付工具的范畴进行了界定;第二章着重介绍包括美国、欧洲、亚非拉国家和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地区电子货币发展的最新状况;论文第二部分探讨电子货币取代现金流通以后对中央银行职能的影响及央行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第三章首先通过对不同支付工具特征的比较分析和Baumol-Tobin型货币需求模型的定量推导,肯定了电子货币替代中央银行货币的潜在趋势.第四章分析了伴随电子货币发展所滋生的众多新型金融风险及其对于金融体系稳定的潜在负面影响.7.期刊论文王琛.WANGChen试论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开封大学学报2006,20(2)电子货币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对现有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挑战,对中央银行的地位、货币发行、金融控制和货币供给等都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应具有前瞻性,因此,必须深入研究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这是制定电子货币时代货币政策的必然要求.8.学位论文王天河电子货币初论2005信息革命、金融创新和全球经济与金融的一体化进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网络银行和电子货币的规模都在迅速扩大。尽管在电子货币的发展趋势、技术标准、主要风险等方面,国际金融机构已经发表了许多相关研究报告和指导文件。但在电子货币的基础理论领域,至今仍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体系或框架。通过及时把握国际上电子货币的发展动态,研究电子货币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发展中的问题,不仅对制定我国网络银行、电子货币的发展战略有直接的参考意义,而且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有关业务也有理论指导作用。同时,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如何适应信息化后的经济与金融环境,采取适宜的监管措施,降低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风险识别与监管框架,已成为制定我国网络银行监管规则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主要国家支付体系的电子化进程,点出了支付体系的变革必然和货币形态变革相对应的内在规律性。接着,文章从货币理论发展变迁角度重构了电子货币的定义,实现了电子货币和传统货币理论的概念接轨。将电子货币研究纳入传统货币理论框架是本文的主要贡献之一。之后,文章对电子货币发行的发行主体、成本收益以及影响因素等做了详尽的分析。文章第三章从发行角度阐述了引入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理论的影响,并尝试构造了引入电子货币后新的货币市场均衡分析框架。这是文章的又一个主要创新之处。第三章最后依据新的货币市场均衡分析模型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这为对电子货币实施监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文章最后对电子货币引发的风险和在监管方面需要做出的调整做了精炼的归纳。9.学位论文周雁银行反洗钱问题及对策研究2008洗钱犯罪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洗钱活动对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洗钱已成为国际一大公害。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随着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同时,由于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以及许多境外金融中心的反洗钱当局打击洗钱活动的力度不断加大,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不断开放其经济及金融领域为契机,洗钱活动更多地被转移到这些发展中国家。在改革金融体系,开放金融市场的同时,侵入金融系统的洗钱活动对我国的金融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我国反洗钱工作己刻不容缓。本文所研究的内容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银行业反洗
本文标题:电子货币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及监管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1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