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经济地理学》第2章
区位理论是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它主要解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空间选择及其组合、空间过程。EconomicLocationTheory经济活动的区位研究形成经济区位理论。经济区位的价值在于——它是经济发展的空间基础。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1本章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1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2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3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42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础概念一区位和区位理论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三经济活动区位及理论基础3一、区位与区位理论(一)区位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空间的有限性产生区位竞争;经济活动区位受空间移动的限制;区位对象动态发展;4定义: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区位理论分类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其场所的事物。按区位内容划分:农业、工业和商业区位理论。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区位理论体系(二)区位理论政治经济文化5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区位主体可能的空间固有的特征最佳区位区位空间地理特性经济因素社会状况区位主体最佳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优选分析6区位理论体系根据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时间古典区位论•产生19世纪初,在20世纪得到较大发展现代区位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使得区位理论更接近客观经济现实。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差异。7一个生产地;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多个生产地;多个价值链环节(研究、加工、培训等)(三)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两者比较BECDA区位主体区位目标选择基准发展条件假设前提利润(或成本);缺乏或轻视具体目标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追求“市场占有率”等具体目标成本最小;具体目标的风险及不确定性;事先给定或假设固定产品、规模、价格、市场、劳动力、运费等;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规模、价格、市场的性质。不重视资金、信息、地域文化、决策机制、及企业目的和组织结构;重视非直接投入要素的影响;8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一)区位条件1.问题:为什么人类活动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地球的表面,而是仅仅在局部地点(场所)上进行?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3.特征:工业:原料、市场、运输和劳动力农业:土壤、市场、光热和湿度等随区位主体而变化随时间而变化9(一)区位条件10(二)区位因子1.概念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的降低的可能性。2.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的区别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导致了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113、区位因子的分类区位因子的分类运费因子成本因子非运费因子经济因子区位因子收入因子非经济因子区位政策自然条件决策者个人因素劳动力税收利息12三、经济活动区位理论基础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经济活动的空间有限性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竞争经济活动空间移动的限制13图距离摩擦曲线图(资料来源:KnoxPL,MarstonSA.PlacesandRegionsinGlobalcontext:HumanGeography.NewJersey:Prentice-Hall,Inc,1998.34)14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要素投入自然投入15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土地的自然特性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土地利用可行性更多地取决于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土地参与经济活动的基本方式:作为劳动对象:农业作为作业的空间活动场所:工业、商业16图2.1城市区位型工业的收益性空间界限17图2.2城市的经济地租及其土地利用分化18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一)影响机制原材料的运费、可运性、可替代性、使用价值(产品成本中的比重);初级原料与加工原料;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开采成本的差异;(二)影响机制的变化(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福特制工业生产组织方式(1970年代以前)原料种类及其配比、原料价格变动等显著影响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后福特制工业生产组织方式(1980年代以来)原材料组织采购扩展到全球空间范围,形成其全球化供应采购-生产体系。19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能源分类一次能源:为自然界自身存在,可直接利用的能源。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后的能源。影响机制能源直接影响到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能源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20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资本的类型流动资本(现金、有价证券等)和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影响机制:包括固定资本和资金。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本在不断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21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一)劳动力特色(二)劳动力素质(三)劳动力成本(四)劳动力移动劳动力是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一部分人口。人口密集地区(大都市)有着多种多样的熟练劳动力。1.普通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小。2.高素质科技劳动力的需求成为影响现代经济活动区位1.劳动力的空间上分布不均及其空间移动性2.劳动力成本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劳动力的空间移动也对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及其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22六、技术与知识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作用机制: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后果:技术与知识的区域差异,在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区域尺度都广泛存在;产生知识(技术)的溢出效应。区域形成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23第三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一、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二、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四、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24一、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对区位选择的影响直接影响:采掘业、水电、感光器材等间接影响: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影响区位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效果反过来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如污染程度对区位的影响经济活动全球化条件下污染的跨国转嫁,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状况恶化25二、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性和经济合理性需求门槛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企业内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平均生产成本降低。外部规模经济:多数不同的工厂和企业在同一空间地域内的聚集与联系,产生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26二、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2、市场地域范围大小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区位类型(1)全国中心城市(1)—1前项的卫星城市(2)地域中心城市(3)人口>15万的城市(4)其它城市以日用品为中心的商店集团○○○○○低级①耐用消费品与日常用品中心○○○○中级②耐用消费品与日常用品中心○○○高级③耐用消费品与日常用品中心○农协超级市场○○方便百货店○连锁店:(1)超级市场○○○○○(2)专卖店○○○○(3)分批付款式百货店○○○大城市大型百货店○○○大型郊外购物中心○○27(二)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竞争环境市场竞争对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产生激励。市场需求特点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不同区域的不同消费习惯,可带来区域间需求结构不同。市场意识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市场的认识是大不相同的。产品方面生产效率服务创新市场研究28三、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包括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其它自然与人文环境等。主要体现如下四个方面: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29四、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政府首先作为一个消费者,政府购买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政府通过规划和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某一特定区域发展;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自由竟争环境的形成;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调节经济活动的区位。30第四节交通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交通要素及其内涵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31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一)交通的概念交通现象一般可具体表述为:“从出发地A到目的地B,通过连接A,B,C,D的交通线,使人或物质产生移动(如图2.3所示)。32图2.3交通现象示意图33(二)交通现象的要素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点——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差点、港口、机场等。线——连接点与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线)等。交通流交通流存在着方向性,即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存在着方向。交通流可区分为“起终点流”和“区间流”。地域有关交通现象的产生原因、结果以及那些促进与制约交通发展的人口、产业状况等地域条件,也是交通研究的重要因素。34二、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一)运费与经济活动区位1、运费的构成: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站场费: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35(一)运费与经济活动区位(续)2.交通方式与运费的关系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连接供给地与消费地的交通方式可以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费也随之不同。3.运费的定价制度运费根据定价制度而不同。定价制度一般有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36图基于运费的经济活动区位与货物流动37(一)运费与经济活动区位(续)4.运输距离与经济活动区位尽管由于交通手段以及交通距离不同,运价不同,但就远距离递减定价而言,在其端点配置经济活动是有利的。在现实中,交通手段在途中变化的转运点经常存在,在转运点布局产业一般不需要重新支付装卸费,因此,中间转运点经常是从运费角度来看的最佳区位。38图基于运费的经济活动区位与货物流动391.概念(1)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和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2)交通网的特性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描述。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交通网的结构以连结度和通达度为指标(二)、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402.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计算公式如下:Eβ=——V式中:β——交通网的连结度;E——交通网中边的数量;V——交通网中顶点的数量。41(1)通达指数(accessibilityindex)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由下式计算:nAi=∑Diji=1,2,3,...,ni=1式中:Ai——顶点i在网络中的通达度;Dij——顶点i到顶点j的最短距离。3.通达度42(2)分散指数分散指数是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用D来表示。nnD=∑∑Dij(Dij同上式)i=1j=1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43图2.4交通网络分析图44(资料来源:LoweJ,PedersonE.HumanGeography:AnIntegratedApproach.NewYork:JohnWiley&Sons,Inc,1983.141)图2.5交通网络演化模型454647补充:区域可进入性可进入性包括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和社会可进入性。地理可进入性:取决于地理位置和距离。经济可进入性:区位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取决于运费和
本文标题:《经济地理学》第2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149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