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电子金融学张宝明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学内容网络金融是一门信息技术与金融学融合的交叉学科,主要涉及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应用。第一部分:电子金融系统应用的一般方法与技术,如网络金融系统开发的方法、网络金融与网络安全。第二部分:信息技术在银行、证券以及保险行业中的应用,即各种电子金融业务创新活动,诸如电子银行、在线银行、网上证券经纪业务、ECN、网上公开发行、网上保险等等。第三部分:与网络金融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课程设计“采用结构分数考核制”案例分析与平时50%考试50%考试方式教材与参考书目基本知识《电子金融学》杨青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009《电子银行》张卓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网络金融》张成虎科学出版社2005Casestudy哈佛商学院案例精选集——在线金融服务业s.pBradley编写姜钦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自编资料第0讲导论第一节:信息技术对金融业的冲击信息技术的创造性破坏影响信息服务社会的到来金融业的结构性调整第二节:网络时代的电子金融服务业电子金融的基本概念电子金融与金融电子化网络金融的反思第三节:本课程的核心思想及可借鉴的分析方法第一节:信息技术对金融业的冲击网络金融产生的背景介绍翻阅30年人民日报——品品当年的烦和难1978年吃早餐1988年住房1998年就学2008年信息安全信息化问题成为中国发展最关注的话题1978年7月9日人民日报第五版刊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图片专版,此图为该版中的一张,反映上海市静安区长寿支路菜场职工扩大货源,增添花样品种,推出“盘菜”。2008年,北京新开业的商业区“三里屯小镇”充满时尚气息,在这里消费者能买到国际国内各种品牌的商品。义乌小商品市场首批经营者:冯爱倩“1982年,我42岁,家里有5个子女,以种田为生,生活很难。看别人做小生意赚了钱,我也在县城一个自发的“马路市场”摆起地摊,卖点别针、鞋带和钮扣,可就是这样,小摊还是被当成“资本主义的尾巴”给取缔了。我想不通:做点小买卖养家糊口,政府为啥不让。1982年5月的一天,我鼓起勇气,跑到义乌县委,拦住新来的县委书记谢高华,我们争论了一个下午。最后,他跟我说:你回去摆摊吧,我告诉有关部门不查你们。受我的启发,谢高华主持义乌县委、县政府进行了调查和讨论,并在1982年8月作出决策: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1982年9月,义乌小商品市场建成.”上世纪80年代,反映住房难的电影《邻居》引起共鸣。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苏明娟1991年,8岁,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小学读一年级。“5月的一天,当我抬头凝视黑板时,北京来的摄影记者解海龙按下了快门。没想到,这张《我要读书》的照片竟然成了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2007年11月,有网站宣称可有偿提供百万股民最新资料.“个人信息是从何泄露的呢?”侦办此案的上海市公安局南汇分局民警介绍,受害人的信息都是从网上两个固定的QQ号取得的。犯罪嫌疑人每天和这两个QQ号联系,从他们那里买来2000个左右的股民信息,再分发给每位业务员。股民信息每人次老股民5分钱,新股民1毛钱。该团伙被一网打尽后,QQ号已停用,警方尚难获得进一步信息。南京一家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人员胡某,为套取现金想出一个法子,伪造赵琳等贷款人身份材料骗取贷款。他盗用了500份身份证复印件,做成假贷款人和担保人的材料,违规放贷2000余万元并据为己有。为核销坏账,信用社不得已将这500位市民一起告上法庭。网络金融产生的背景介绍信息技术与信息化信息技术的范畴指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围绕信息的产生、收集、存储、处理、检索和传递,形成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全新高技术群,包括微电子计算机、通信、新型元器件,各类软件及系统集成、光盘、传感、机器人、高清晰度电视等等多种技术。2007年电子信息业销售收入5.6万亿,占世界30%,列第二位。互联网2.83亿户,银行卡2008年8月13亿网络金融产生的背景介绍信息技术与信息化信息化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信息很重要,知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它们在我们生产生活中像水一样流转起来,提高效率,加快速度,节省能量,直至改变社会的组织形式,改变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这就叫信息化(杨健)信息化是一场革命,其影响,远比信用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电子政务、ERP等等一切具体技术的影响更深远,它创造了一个新时代和新世界,创造了不同的人类生活。(参见IT与熊彼特)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升级‘助推器’,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带动作用明显。(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曲维枝)网络金融产生的背景介绍中国信息化进程以及影响发展进程抓住了产业发展大潮: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中国信息化之路是一种跳跃式发展(张朝阳),历史上的不发达,如传统媒体不发达,导致巨型门户网站成为资讯传播的平台,而国外主要是搜索引擎等工具类东西;国外有线电视发达,而中国发展网络视频(3G,上海贝尔)对社会的影响人的现代化与信息化:中国社会单元从“单位”向”个人”转变(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集体——个人)信息获取权的偏移,言论权力的透明度(双刃剑,滚雪球)对企业组织结构和运营方式的变化(IBM)IT与网络是创造性破坏的冲击波约瑟夫.熊彼特的“CreativeDestruction”观点“发动资本主义引擎并使它运行下去的基本动力,是从推动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新型消费材料、新的生产方式乃至新的运输方式、新的市场、新的产业组织形式中产生的”“……在资本主义的现实中重要的是来自新商品、新技术、新供给源、新组织形式的竞争。……这种竞争在费用或质量上占有决定性的优势,它不是简单地改变现存企业的利润或产量,而是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生存。”“在创造性的破坏过程中,即使也有生命力强的企业能抵抗特定的风暴而继续存,但是大多数企业还是不得不毁灭“……我们所要探讨的变化是经济体系内部产生的,是动摇其体系均衡性的变化,而且新的均衡点不能靠旧均衡点的逐步积累来实现。……”“企业组织的发挥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不断从内部改革经济结构,实现产业上的突然变异。这个‘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正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注: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1883年2月8日-1950年1月8日是一位有深远影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但并不是一位“奥地利学派”的成员),其后移居美国,一直任教于哈佛大学。重要学说主张有:“景气循环”-也称“商业周期”(Businesscycle)、“创新”(Innovation)与资本主义的创造性破坏(Thecreativedestructionofcapitalism)、“菁英民主理论”-或称为“菁英竞争式民主理论”。IT与网络是创造性破坏的冲击波约瑟夫.熊彼特的“CreativeDestruction”观点的结论“技术决定论”IT作为一种创新的手段:使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学习平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组织的扁平化、团队化和虚拟化。IT作为时代发展的主导:最早发生这个过程的产业是与IT和Internet最密切的金融行业。信息服务社会的到来电子商务的催生:电子商务的一般交易过程金融业的结构变化当前金融业的发展趋势金融管制放松化、金融创新化、金融市场全球化、融资证券化、银行经营国际化、银行业务全能化、银行资本集中化、金融业电子网络化、国际货币结构多元化、金融监管国际化,等等。原因?金融业的结构变化1)因特网革命2)“金融大革命”-----放宽限制1)因特网革命影响IT与网络应用的三大定律Moore’sLaw:计算机芯片技术的功能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下降一半(30年)MetcalfeLaw(麦特卡尔夫定律):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网络的价值=网络节点数2大数原理:“大数法则”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法则,是指大量的、在一定条件下重复发生的随机现象将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或稳定性。此法则的意义是:风险单位数量愈多,实际损失的结果会愈接近从无限单位数量得出的预期损失可能的结果。据此,保险人就可以比较精确的预测危险,合理的厘定保险费率,使在保险期限内收取的保险费和损失赔偿及其它费用开支相平衡。阿基米德的粮食故事: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十六粒………按这个倍增的比例放满整个棋盘的64个格子就行。市场的倍增、时间的倍增、效益的倍增网络股市值的高涨就与人们的预期的网络效益有关MatthewsLaw(马太效应):信息活动中,由于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习惯,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劣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出现滚动的累积效应。1)因特网革命国内情况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从1997—2001年6月底,我国内地上网的计算机数从29万台增长到1002万台,增长34倍;网民从62万发展到2650万,增长42倍;截止2009年6月,中国网民数达到2.53亿;网上支付与网上银行的发展较为迅速,网民对二者的使用率分别达到22.5%和23.4%,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总体上看,网络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1)因特网革命INTERNET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改善了信息不对称性信息从垄断的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或中小投资者方向转换。IT突破了信息障碍,即信息的非对称性,可以无偏地传送丰富的优质信息。完全的价格破坏-价格模式创新IT引起的“创造性破坏”造成价格破坏,超越了降价范畴的完全破坏,使交易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新市场的形成如保险比较市场,未公开发行的股票、公司债等流通市场形成的可能(DIPO)1)因特网革命网络时代的消费者CNNIC的统计报告网络消费者的特征注重自我,强调个性头脑冷静,擅长理性分析喜好新鲜事务,有强烈求知欲追求快捷,缺乏耐心网络消费者的基本类型网络狂热型冒险学习型初次尝试型工作需要型/担心安全型、生活习惯型、技能限制型、需求差异型1)因特网革命网络时代的消费者Flexo-Hiner的分类方法网络参与型隐私规避型价格折扣型购物厌恶型商品浏览型贪图便宜型自动监控型1)因特网革命制约消费者网上消费的因素分析专论:访问者为什么不购买任何东西就离开?网上购物的SWOT分析(见下图)制约网上购物因素传统观念的束缚价格预期心理没有满足个人隐私权的威胁网上支付机制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对虚拟购物环境的不信赖感低效配送机制处于安全考虑,美国50%的消费者减少网上购物?网上消费者的优劣与机遇分析优势空间上的突破时间上的自由渠道短,无需实体店面销售成本低廉一种时尚消费方式劣势无法预先实际体验规模化欠缺商业信誉欠缺消费文化的障碍物流配送系统不完善机遇网民数量快速增长上网速度提高,费用下降商业信用环境改善消费者意识的转变产业链的完善技术的革新威胁直销和邮购电视电话购物传统销售服务模式的改善传统经销力量的介入1)因特网革命如何实施网上消费应对策略产品定制化营销互动化配送社会化服务人性化交易安全化案例分析上海大众的上网定制个性化“爱车”网络对金融的重要影响创新作用业务创新:网上各种消费信贷、EBPP(电子账单处理及支付系统)/ECNs管理创新:对外-金融机构与信息技术服务商、资讯和电子商务网站的战略合作;对内-内部管理网络化:ERP/CRM金融市场创新:伦敦交易所与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合并(2000.4)交易所成为上市公司技术风险美国各金融监管机构与巴塞尔委员会认为网络金融除了传统的金融风险外,更要面临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网上轻点菜单,从品牌、颜色,
本文标题:电子金融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3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