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2021年语文组初高中课比赛教育心得随笔逆风,更适合飞翔
语文组初高中课比赛教育心得随笔:逆风,更适合飞翔编者按:作者通过对说课比赛语文组中的人教版八年级的《列夫托尔斯泰》及必修3《师说》的相关解说,阐述了自己的一些心得感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逆风,更适合飞翔。逆风,更适合飞翔金慧曲一奏雅5月23日今年说课比赛语文组初高中所说课题分别是人教版八年级的《列夫托尔斯泰》及必修3《师说》。较往届变化最大之处就是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通过长善救失,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它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在同样教材的基础上力求创新,追求个性化的思考与阅读,真正体现了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在如此语境下我尝试思考同样的内容,为何呈现出的开启点与落脚点、思考点与解决点终究相去甚远?在我看来,应该有如下几个因素:第一、文本的解读。无论是授课还是说课,解读文本能力是语文教师的核心能力。特别是面对经典作品,读出新意、读出深意、读出个性化的内容,还真需要教师的综合能力。而我以为,解读文本要抓住命脉,就是文本中的矛盾处。抓住文本中的矛盾点才是我们突破文本重难点的最佳点以及个性化思考点。例如在文本解读时有的老师注意到了文本的矛盾点,而梳理关系就是解决矛盾的一种有效途径。将人物形象的美与丑舍与得冷与热幸与不幸表与里等关系作为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本思想内涵的切点,这不仅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同时又站到了理解主旨的制高点上,自然是收到好的效果。语文教师贵在坚持对文本自身的挖掘。静下心来,素读文本,将文字本身的含义与灵魂还原到本初。而不是想着用什么技巧将文本承托起来,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的,同时这也恰是引导学生走入阅读误区。语文教师尝试着带着学生原生态进入文本,通过文字去把握情感与主旨,当然,接下来,就需要教师艺术化呈现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和个性化的思考通过教学流程和问题设计。第二、理念的渗透。说课与授课不同的是要将学科理论通过确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体现出来,一边作为设计的思想指导与依据,同时又将理论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设计中,这样的说课无疑才是既有内容环节的设计亦有理论思想的高度,有理有据,内容详实。就初中的五位教师来说,能涉及到语文学科素养及课程标准内容的很少。即便有,也是浮于表面,为了有理论而有,而不是为了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使其更有科学性。那么通过这个现象,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线教师用理论来武装自己的意识很淡薄,亦或是理论储备不足,当用的时候方恨少啊!这也就暴露出我们一线教师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成为经验型教师,且呈势不可挡之势。那么经验型教师就不好吗?显然不是,经验对一个教师很重要,可是当有了经验再提升到经验理论相结合,那么势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自如轻松。第三、知识的积淀。一个语文老师文学素养的高低对于其教育生命力的长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秉持的理念、平时看的书、体验到的情感、钻研过的教材、具备的设计能力、教授过的课、思考过的问题都会在那短短十分钟呈现出来。从持有的情感、文本的切点、重难点的确定、提及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语言的表达都会逐一呈现出来。我以为十分钟的状态就是生活状态以及课堂状态的一种延伸。第四、细节的把握。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会在细节上进行考究。越是时间集中紧凑就愈加能体现对细节的关注度与感知力。特别是语文教师对语文本处理的细节、说课环节的细节、情感表达的细节处理、板书的细节甚至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的把握都应该被关注的。令人疑惑的是这次为何五位教师在作业处理上为何惊人的雷同?每一位教师都设计了将对人物眼睛描写的句子改成一首小诗,我想也许这是课本上的一道作业题?即便是,那么同课异构的前提下,是不是也应该关注到这个细节呢?这种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再有,语文老师的发音一定要准确,这是语文老师基本功的体现。比如慰藉一词,发音在语文老师这里应该不成为争议。所以,我想表达的是,语文老师要从细节上做起,只有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汇成河形成海。当然,在说课流程中,有些设计是很难落实到具体教学中的,亦或是设计的环节究竟对于意义有多大,还是值得斟酌的。比如有的老师设计情景表演法,这样的活动设计在我看来对于文本解读有效性并不大,估计只剩下热闹了。所以,我想表达的是,我们在设计活动时,应该都以文本为宗,减少课堂的垃圾时间。那么,究竟怎样的说课可以称之为上乘?这个自然没有模式,如去年说课比赛中杨帆式说课曾经引起学校关于教研探讨的新.,然而,有些是说课形式是可以模仿与操作的,而有些是决然不行的。那么,从更一般形式上,这次高中组陈思嘉老师就《师说》一课的说课,值得学习与借鉴。首先,这不是一个分为六个环节固化流程的说课。而是有机将这些说课环节融入到说课稿中,让这个说课稿成为一片思路连贯行文流畅的教育论文供人欣赏。而这篇文章里,不仅有着对文本的挖掘、个性化的思考,还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注入,同时恰如其分将新课标要求贯穿到整个教学设计中。其次,陈思嘉老师在说课中,特别是在文本解读时注意到文言文学习的几个关系,正是这几个关系处理恰当,所以才使得文本没有脱离开基础而将其束之高阁,而恰恰是既有高度的爬坡更有接地气的落实。1、注意到了文与言的关系。其实文言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处理文与言的关系。只要老师所持理念少有偏颇,就会呈现两个极端,要不就是成为大阅读训练题,要不就成了思想教育蓝本。而陈思嘉老师处理比较恰当。一方面疏通文意,把握关键词句,一方面结合创作背景知人论世明白本篇文章的写作意图。这样有机结合,文言兼备,既有工具性的功能,又有人文性的呈现。2.注意到了情与理的关系。《师说》一文是典范的政论文,一般学生是爱不起来的,因为我们要讲结构要将道理,可是,陈思嘉老师没有简单停留在对政论文这种文体特征的分析上,而是敏感地捕捉到了这里面隐含着作者韩愈的深沉的情感的,那就是对从师风尚堪忧的现状的嗟叹,对李蟠不拘于时的讴歌,这样将情理结合,自然就多了一些温度。3、注意到方法论与教学论的关系。有些教师在说课时,对文本的分析很透彻,有些老师注重方法的落实,而陈思嘉老师注意到了方法论与教学论的统一。文本问题设计结合理论指导同时兼顾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比如提出的问题文中是如何论证从师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问题直接,直指要害,同时为下文分析做了铺垫。4.注意到了当时与当下的关系。学习文言文不可忽略的功用就是现实意义。陈思嘉老师既分析当时时代存在的不尊师重道的现象,同时还放到了今天这个时代考量,对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有怎样的启发,这就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意义之一。5.注意到了文本与文化的关系。文本存在有其永恒的价值,然而随着文本所处时代的变迁,那么,其意义也会相应变化。而这个说课注意到了启发学生用古代的文化思想关照现实,从中感受到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最后,陈思嘉老师纯正的播音员的发音,敏捷的思维,流畅且具美感的语言表达,饱满的情感迸发,得体的肢体语言呈现都给这次说课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当然如果非要找点不足的话,那就是陈思嘉老师在文本挖掘上还不够深刻,一些问题设计在具体教学落实中估计不是那么理想,可是,这些都不影响我们对这样的一次说课的赞赏,因为,凡是经过个性化思考,并另辟蹊径的人总是能发现最美的风景。赛事已然结束,而我们的思考却远未停止。一次活动最终带给我们的不是最后的奖项名次,而是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认识了自己,并在困惑中煎熬中历练了自己,促使自己的成长。这才是最终的意义。因为,逆风,更适合飞翔。金慧20xx年5月20日22:40分西安风景线公众号:曲一奏雅
本文标题:2021年语文组初高中课比赛教育心得随笔逆风,更适合飞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556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