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村孝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村孝文化建设调研报告村孝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安顺市西秀区鲍家屯村孝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在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是诸德之本,人伦之始。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是从古至今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达成的孝道共识。行孝,让父母老有所依,让家庭和谐美满、让社会稳定团结。初到鲍家屯,村口两大棵迎宾柏树、对面的古水利,身后轴对称的石板建筑,以及穿梭在村里田间地头的宽袍大袖的屯堡妇女,俨然一副和谐完美的静谧画面。推开村里的展览室,翻开鲍氏明、清、民国创修、续修的家谱上写着的天下第一是孝悌,人能孝亲敬兄长的训族格言,让我们对鲍家屯村淳朴的民风民情和浓厚的孝文化找到了最佳答案。一、基本情况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家屯村(简称鲍屯),位于贵州省贵阳至黄果树高速公路沿线,距贵阳市75公里,安顺市22公里,村庄北有滇黔公路、贵黄公路、清黄高速公路以及贵昆铁路,交通便利。鲍屯村在屯堡村寨中声名显赫,被誉为大明屯堡第一屯.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遗迹,鲍屯村始建于大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屯堡村寨建设最早的屯,距今已有近640年历史。鲍屯村现有人口5168人,1138户,19个村民组,辖区面积11.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10亩。经过数年的研究和发掘,近年来鲍屯这个小小的村落已经获得了五块金字招牌,其中:两块是关于古村落的,也就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三块是关于古水利工程的,也就是国家水利部有关部门颁发的水利遗产保护奖,国家文物部门颁发的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一等奖).鲍屯屯堡文化的特色和价值,还体现在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凤阳汉装1、鲍家拳2、傩戏、抬汪公3等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体现了鲍屯村独特的民情_俗和浓浓的屯堡风情。xxxx年11月份农业部将鲍屯村定为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建设村,这里不仅有布局独特的古村落、修旧如旧的古水利工程、而且还有着浓厚的孝文化。鲍屯村虽没有成文的家风家训,但是家道、家教、家风、家业、养亲、事亲、尊亲、悦亲等孝道传统在该村表现得自然和谐。二、主要做法在调研走访中,我们很难找到一份关于孝文化的成文表述,但是在与该村屯堡文化宣传员的交流座谈中,清明祭祖、厚养厚葬、孝道精神、重阳寿宴、瞧老姑太、典型引领等却散发出人性的光辉和温暖,孝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照亮了古村落的生存空间。(一)清明祭祖——追本溯源,醇厚民心中国文化重祭祀,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敦亲睦族、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在鲍屯村,隆重的鲍氏清明祭祖活动彰显了清明祭祖的真正意义。清明扫墓是鲍氏子孙的人伦传统,饮水思源,缅古怀贤,是鲍氏子孙的立身之道,通过极本追远,表达子孙对祖先的感恩之情。鲍氏xxxx年续修第6次家谱后裔一万二千三百多人,分布在23个城市的86个村寨,每年清明来自四面八方的鲍氏子孙代表多达三千人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整个祭祖扫墓活动安排得井然有序。参观鲍氏孝文化长廊是祭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孝文化长廊展出的图画以新二十四孝和古二十四孝记载的感人故事为主要内容,在鲍氏族长的引领下,一起共同感受孝老、伺老、尊老、亲老的中国孝文化。傍晚时分,庄重的祭祖仪式开始。3000多桌人围坐在一起,共同聆听《祭始祖文》。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振威将军,征南英难,屯田模范,勋业著于朝廷;专家赞美、艺林歌颂、风水学者、水利专家、经济博士、名誉震于城乡;横额:大地丰碑52字长联歌颂始祖,缅怀始祖丰功伟绩。短联清明日,举目满含诗,高朋满座,鲍氏孝文化灿烂;祖坟院,披彩迎贵宾,群贤毕至,始祖众裔孙如云。怀念亲人,寄托思念与敬意。接下来的仪式是蔚为壮观的大会餐。三千多人,三百多桌,一百多人的服务队伍,使整个大会餐场面热闹非常。有趣的是会餐完后,人们还要带上一点吃的东西回去送给没来的亲人,当地人俗称精神扎包,表达对已逝亲人的追忆。祭祖仪式,鉴证了鲍氏世代相传的家训家教——从属于公益性事业的集体主义,互助团结,热心义务奉献精神,以及老有所养、困有所助、贫有所帮、灾有所救的鲍氏传统社会美德。鲍家屯清明祭祖的大场面、大聚会、大文化、大服务启发人们,我们缅怀先人,祭祀先祖,是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与敬畏历史的不绝之流,从而让活着的人的道德更高尚,践行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进而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二)孝道精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血缘、亲情为基础,在家庭和睦、凝聚家族、纯化民风、社会和谐等方面,始终起着积极的历史作用。《孝经》中的养亲、敬亲、谏亲、尊亲等孝道精华在鲍屯村找到最好的注脚。该村四代同堂的家庭有七八家,都是20多人的大家庭,家人之间很少发生不愉快的事,大家互相礼让,彼此理解、包容,每个人都尽力把大家庭中能做的事做好。养亲是传统孝道最基本的要求,鲍屯村的人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就像羊跪乳、鸦反哺一样,竭尽所能善事双亲,敬养父母。像吴忠贤、汪婧、吴春娥、肖维珍、何明翠、徐启风等家庭,晚辈对长辈始终能做到尽量满足他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居有其所、腹有所食、体有所依、疾有所治。正如《孝经?庶人章》中说的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像典型的吴忠贤家庭,这是个四代同堂的20人大家庭。说起这家人对父母的孝顺,村里没有不夸赞的。xxxx年,其父亲患病时,一家人不惜花钱,请省里专家医生会诊、手术、治疗,但终因病入膏肓,无能为力。当时,医生说期年而已。后来在一家人无微的不至护理下,老父亲硬是活了三年多才安详地离开了人间。在来看看他们家的老母亲,村里人更是没有不夸的。她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是什么道理她都懂,在村里几十年没有与任何人红过脸、拌过嘴。勤劳、节俭更是出了名,至今还下地劳动,赶场卖菜,常年穿一身干净整洁的旧衣服。对敬老也是她老人家的所为。早年,她总是把外祖婆、舅祖婆接到家里奉养,每餐都会给她们另外准备肉蛋等营养的饭菜。也许是她身教的原因,在她的儿女们这里同样得到了传承。敬亲是孝道的高层次要求,即子女满足父母精神方面的需求,对他们恭敬、让他们快乐。鲍优伦家庭,每逢周六陪老人聊天成了他们家十多年雷打不动的铁规。随着家庭条件的好转,近年来,姊妹们还陪父母外出旅游,先后去了、三亚、__、上海、西湖、桂林等城市,老人看到了生活的变化,感受到了儿女的孝顺,觉得晚年生活幸福无比。在鲍屯村,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值得提倡的是一种双向交流,并能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非一味的愚孝,这就是所谓的谏亲。对父母的过失好言规劝,不盲从。正因为谏亲的存在,使长辈与晚辈之间更显开明、更加和谐完美。尊亲在鲍屯村表现得更是无以复加。走进鲍屯村,男女老少团聚在迎宾柏树下,小孩顽皮可爱,年轻人各做各的事,老年人神情怡然,不经意间还传来一阵阵欢笑声。在鲍屯村,尊老让孝文化达到了最高境界,人们从狭义的对父母的孝推广到对全村老年人的爱。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整个村寨呈现出尊老爱幼的祥和画面。鲍屯村对传统的孝道精华的传承与发展,给我们现代人很多启发,即子女必须赡养父母,孝敬父母;父母要关心爱护子女;社会要加强孝道,构建和谐家庭,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三)重阳寿宴——关爱老人,孝暖村落自1989年国务院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开始,鲍屯村村支两委根据村里空巢老人现象日益严重的情况,决定每年重阳节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举行集体寿宴,送上一份温暖。()这一天,村支两委将拿出3000元作为寿宴经费,挨个邀请全村年满60岁以上的303位老人参加寿宴。寿宴设在中轴线(俗称大街)上,寿宴之前,鲍屯村的妇女歌舞队——凤阳汉装将为老人们表演歌舞,歌舞以倡导孝老爱亲为主要内容。歌舞会上,将颁发孝老爱亲先进典型奖。寿宴开始后,300多位老人将接受村支两委的祝福,喝酒、吃饭、聊天,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热闹祥和的气氛充满古村落。就算有老人因病未到,村支两委也要安排专人负责将饭菜送至家中,让人感到集体寿宴并非流于形式,而是实实在在地关爱着每一位老人。重阳寿宴,属鲍屯村独有,其他屯堡村寨还未见一例。在鲍屯村,除了村支两委举行集体寿宴外,全村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每家每户对自家年满60岁、70岁、80岁、90岁以上整岁的老人在生日当天都要为他们祝寿,无论身在何方,无论有多忙,都要敢回家来表达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鲍屯村的重阳寿宴,很好地宣扬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很好地结合起来,传播一种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美好祝愿。(四)瞧老姑太——血脉相连,亲情相系通过与村民们闲谈,欣喜地了解到一种_俗——瞧老姑太。据该村热心于村集体事业的鲍中权老人介绍,瞧老姑太是所有屯堡村寨共有的一种风俗_惯,鲍屯村尤显突出。瞧老姑太一般选在农闲时候,即六七月间、冬月间、腊月间、正月间,不用顾虑农活。每家每户,侄儿媳妇,少则20左右人,多则40左右人,经过精心筹备,买上老姑太爱穿的衣服袜子、酒肉、爱吃的点心前往老姑太家看望。老老少少几桌人,团坐在一起嘘寒问暖,共话思念之情。人多,也忙够了老姑太,但却让远离家乡的老姑太们感觉亲情的温暖,亲人的关爱。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鲍家屯村的瞧老姑太,一方面体现了亲人间的血脉之情,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鲍家屯村尊老敬老的孝道传统,更为重要的是对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思想给予有力的回击。(五)树立典型——弘扬孝道、激励世人注重挖掘在行孝上涌现出的典型人物,让典型真正发挥引领作用,在全村营造学典型、当典型的浓厚氛围,鲍家屯村在这方面做了很大努力。近几年来,鲍家屯村先后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孝女、孝媳,甚至孝侄、孝孙。鲍家屯村善于抓住政策规定,在一切评先选优活动中深挖村里的孝顺典型。在评选典型时,村支两委严格按照村规民约进行首推,凡符合尊老、敬老、爱老、护老、慰老标准的才能初步进入下一环节的评选。经过召开由村民代表、党员代表、老协会组成的会议讨论通过,对初评人选在全村进行公示,通过后方可向上级推荐。鲍家屯村这种严格认真、程序规范的评选工作,使推出的典型在全镇、全区、全市都有一定的影响力。鲍苗妹,现年72岁,又聋又哑,子女已不在人世,她的侄孙把她接到家中,亲自照料其生活起居,像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对待,这在远近村寨是出了名的典型。鲍屯村重视对典型的培养、挖掘,使该村的子女媳妇有了学_的标杆,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养老、尊老、敬老、爱老的行进典型,在孝文化的浸润下,人性的光辉照亮和温暖了这个穿着宽袍大袖的古屯堡村落。三、几点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创造和传承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从鲍屯村对孝文化的传承做法中,如何多措并举、结合地方特色、发挥村民主体作用,依托政策支持等方面有如下几点思考:(一)整合宣传资源,大力宣扬孝文化建设古村落鲍屯,凭着五块金子招牌而被誉为六百年屯堡文化,活着的大明历史.从xxxx年11份月至今,全国、海峡两岸、乃至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及相关领导,旅游者接踵而至,使鲍家屯村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攀升。鲍屯村作为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建设村,曾先后有八一电影制片厂在此拍摄纪录片《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__大学拟将鲍屯村作为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教学点。(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同时,鲍屯村是市委书记周建琨的联系点。面对千载难逢的好机遇,鲍屯村要以敏锐的政治眼光,以古水利、古村落为媒,把鲍屯村优良的孝道美德向外人传播,弘扬敬老孝老的社会新风尚。(二)重视孝文化传承,加强孝文化队伍建设这次鲍屯之行,特别感谢鲍中权、鲍吉品两位老人。据大西桥镇文化站站长介绍,目前对鲍屯村孝文化了解比较多的'就数他们俩位老人。两位老人谈起村里的孝文化时神采飞扬,如数家珍。虽然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可是依然耳聪目明,记忆力很强。手中拿着厚厚的一叠资料,介绍时却不看一眼。为了续修家谱、弘扬鲍氏孝道文化,鲍中权老人常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做着公家的事,无怨无悔。在续修家谱中,鲍中权老人一方面因年事已高,另一方因为骨质增生和前列腺炎,身体不如从前硬朗。面对鲍屯村孝文化传承人出现断层的趋势,我们一行人很是担忧,由谁
本文标题:村孝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601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