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产业结构与能耗效率分析
龙源期刊网产业结构与能耗效率分析作者:康俊杰来源:《今日财富》2009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TE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85(2009)12-0000-01一、引言现阶段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化发展阶段,这也是城市化快速进行的阶段。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努力推进自己的城市化进程,同时又能适应环境和能源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必然选择。降低能耗一靠节约,二靠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无疑第二条道路是治本之策。青岛作为山东省最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其发展战略的选择对山东省的总体发展乃至全国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其发展道路、经济增长模式的成功转变对全国城市的发展都又借鉴作用。二、从能耗角度分析青岛市的经济运行情况(一)纵向对比历年来的经济运行情况1992年至2007年之间青岛市的经济在保持高度增长的同时,能源的消耗也在增长,青岛的年均GDP增长率为20.2%,能耗的年均增长速率是10.5%,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大大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这说明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仅是通过高能耗实现的,更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等其他因素实现的。通过比较青岛市历年能源消耗的弹性系数可以知道。1、从1992年到2007年能源消耗的弹性系数始终小于1,说明单位产值的能耗逐渐下降,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逐渐提高,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能源贡献,更是技术或产业结构调整等其他条件进步的结果。但是弹性系数从1992年到2007年逐渐增加说明能耗增加的速度相对于经济总量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也就是说能耗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越来越大,经济的增加值对能耗增加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龙源期刊网、从在2007年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出现拐点,从2006年末的0.6骤增到1.17,超过1单位17个百分点。这说明2007年青岛的能源消耗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能源消耗不仅贡献了全部的经济增长而且超额消耗,能源利用效率下降,青岛的经济增长又呈现出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形态。在整个能源消耗的部门结构中,工业用能、居民用能和交通用能排在能耗的前三位,其中工业用能以占总耗能67%的比例高居第一位。因此可以说明青岛近几年来能耗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用能的增加。要想改变过去那种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要调整工业内部的行业结构,降低工业内部各个行业的能源消耗数量。(二)对比工业内部各个行业的综合耗能情况通过对青岛市工业内部40个行业的产值和单位产值的能耗进行分析可以知道:1、电力、热力生产的单位能耗最高,但是因为这些行业是能源转换行业,而且事关青岛的民生,应该在发展的同时努力提高其效率。2、石油加工、化工、金属冶炼行业消耗的能源非常高,单位能耗是制造业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且这种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行业本身在青岛的发展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应该限制发展。3、以家电、电气、机械制造业和通信、电子制造业为代表的各种制造业的工业产值很高,是青岛经济的支柱产业,在青岛有很好的发展基础,而且这些行业能源消耗相对较低,相应的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应该重点发展。(三)青岛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其他城市及其他国家的比较2007年青岛的能耗利用效率比1992年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和其他城市比较,特别是和发达国家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2007年青岛的万元GDP能耗是2000年日本能耗的5.32倍,是德国的3.74倍,美国的1.8倍,韩国的1.5倍。因此青岛市经济的节能降耗之路还有很长一段要走。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能耗效率的对策建议龙源期刊网(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重点发展特色海洋渔业青岛市应该利用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黄海研究所的科技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科学养殖业,我们应该努力引进并培养出高产值、高营养的优良海洋种苗,努力探索那种高收益、高产出的养殖手段,努力探寻一种简单、科学、可大规模养殖的养殖操作流程。我们应该提高养殖业的科学技术含量,真正的实现“一亩海、十亩田”科学海洋养殖业的发展。(二)加快产业集群能力在现阶段,产业群已经成为制造业的主要发展形式。产业群的崛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积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在青岛,要重点发展家电、电子、机械制造等行业以及相关行业,要以环胶州湾的国家级制造业基地为依托,以产品研发和人才培养为基础,在环胶州湾和西海岸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带,形成青岛的产业集群地。(三)大力发展以旅游、港航物流、总部经济等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
本文标题:产业结构与能耗效率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625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