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矫正策略-(4)
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矫正策略江苏省响水中学郑亚军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学生的自身、教师、家庭、社会五方面进行阐述,并从学生的学、教学的引导、教育方法等方面着手探讨转化方法和采取适合高中数学教学的应对措施。关键词:学困生、成因、转化措施。数学学习困难生,指智力正常,而与同类群体相比,数学学习水平较低,达不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学生。他们认为数学抽象难懂、枯燥乏味,缺乏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随着高中生人数的迅速增加,学困生也随之增多。如果不予以及时的帮助,他们很可能成为问题学生。笔者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矫正策略。一、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高中数学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块难啃的骨头,因此数学学困生较多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些学困生通常在学习上表现出如下特征:⑴知识方面。①初中知识储备不足,知识点零散,知识结构不完整,缺乏逻辑性系统性。机械性学习知识,没有真正做到内化知识。②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学习过于表面化,未深层次的理解其本质特征,忽略了知识点间的细枝末节,靠死记硬背运用知识。③不重视公式定理得推导及变式运用,习惯套用公式定理,张冠李戴。④对于数学解题思路混乱,没养成仔细阅读习惯,审题不准,不能很好得联想所学知识。⑵方法与技能方面。①对严密的数学语言,抽象的数学符号,图形语言不能互译。②对知识点间关联,差异不能清晰的梳理,解题技能较单一。③典型的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不能理解和运用,迁移能力不好。④片面认为数学只要多做就什么都懂,课本知识不重视,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和课后反思总结归类的习惯。⑶情感方面。①缺乏明确的数学学习目标,学习不够积极,太过于被动。②对数学学科了解不够,对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范例了解甚少。③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学习数学意志薄弱,缺乏成功体验。二、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学困生的成因分析1.学生因素(1)缺乏一定的知识储备,基础薄弱,理解力低下。①初中知识储备不足,知识点零散,知识结构不完整,缺乏逻辑性系统性。机械性学习知识,没有真正做到内化知识。②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学习过于表面化,未深层次的理解其本质特征,忽略了知识点间的细枝末节,靠死记硬背运用知识。③不重视公式定理得推导及变式运用,习惯套用公式定理,张冠李戴。④对于数学解题思路混乱,没养成仔细阅读习惯,审题不准,不能很好得联想所学知识。(2)缺乏科学的方法与技能①对严密的数学语言,抽象的数学符号,图形语言不能互译。②对知识点间关联,差异不能清晰的梳理,解题技能较单一。③典型的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不能理解和运用,迁移能力不好。④片面认为数学只要多做就什么都懂,课本知识不重视,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和课后反思总结归类的习惯。(3)缺乏必备的数学学习情感。①数学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学习不够积极,太过于被动。②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学习数学意志薄弱,缺乏成功体验。③对数学学科了解不够,对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范例了解甚少。④对数学历史文化认识不够。(4)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意志薄弱。部分学生认为高中数学枯燥无味、深奥难学、高不可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学习困难。还有部分学生缺乏坚强的学习意志,学习时注意力分散,遇到挫折、困难俚,就产生挫败感,导致学习效率低下。2.教师因素(1)教学方式落后。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下,数学教学不分析学生的基础情况,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选拔式的精英教育,过多地追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千人一面导致了大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2)教学思想陈旧,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部分数学教师不深入钻研教材,不研究教法,教学方式呆板,教学效率低下,题海战术、“满堂灌”式的教学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3.家庭因素(1)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管理子女的学习状况只是问有无作业,主动来校了解子女读书情况的不多;(2)很多家长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在外面做生意,在外地打工,根本无暇也没可能及时了解和监督孩子的学习情况;有的家长,孩子在校读三年高中,在哪个班,班主任是谁都一无所知;还有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厉害;(3)甚至极个别的家长反对子女上学,认为打工挣钱才有用;(4)更有甚者对子女根本不关心,任由学校管理,有时子女做错事还要到校找学校的麻烦等等。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女的情绪,读书无动力、无压力、无监督,再加上学生的惰性、好玩的特点,学习的知识得不到巩固,学生数学成绩下降就很自然了4.学校管理方面的因素。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双重制约和挤压下,学校一方面坚持应试教育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另一方面还须面对素质教育背景下各种升学考试的价值取向。学校和教师都很无奈,对教师的评价也主要看学生考入大学的比例。不少学校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时,更使学困生得不到老师的关爱,老师对他们的要求是不影响别人学习。教师对他们低期望或毫无期望,致使这些学生消极、逆反,甚至自暴自弃,造成心理障碍,最后成为问题生。三、高中数学学困生的矫正策略1.树立适应时代的新型教育观念,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学习兴趣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和强化.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必须与学生有所沟通,与学生建立感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真诚的关爱,这样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使学困生“亲其师,信其道”,产生友好、亲近、信赖教师的效果,从而用教师的热情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他们从教师的情感教育中获得积极上进的力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把握学困生的闪光点,学困生并非每个方面都弱,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好的品格,每当这种闪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他们进行引导的最好时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使用“放大镜”,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微弱的亮点,也要给予鼓励,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上进的信心.如上面提到的那个同学,首先,我抓住一切机会亲近他,敞开心扉,和他成为朋友.经常找他闲谈,引导他用感恩、享受的心态看待现实生活;与此同时,我组织几名同学来帮助他,跟他一起玩,跟他一起做作业.让他感受到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又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其次,与其它科任老师统一意见,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他.学习上的一点小进步,我们也没有忽视,生活中的一些好的现象都是我们鼓励他的亮点.2.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学习优秀的学生是靠他们对数学本身具有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探求欲望,推动他们的取得良好的成绩。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包括数学游戏、数学历史讲座、数学猜谜等,让学生在参加数学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在教学实际中,我本着面向全体,兼顾学困生的原则,从备课到上课以及作业都体现出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和内容.针对学困生的情况提出分层发展的要求,进行由引导到提高的训练,循序渐进地把学困引入乐学之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困生的转化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学困生的特点,设计出合理适当的目标,为他们设计出梯度小的问题,使他们答得对、答得出,对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学困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如果回答不正确就及时给予启发引导.高中教材中有些例题综合性较强,而综合思维能力差,这是大多数学困生所共有的特点,在讲解这类题目时,我尽力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分散难点,把综合命题解剖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这样把难于理解的问题变成可以掌握的知识,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有足以引起自豪感的收获,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兴奋点,使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好学.如上面的提到的何某某同学,除了在生活中与他做朋友,关心他外.我在备课的时候还会经常准备一些他能独立解决的小问题,通过提问或者其它方法让他能参与并且能完成,从而提起他的学习各极性和学习信心.3、夯实基础,增强自信。数学基础知识犹如高楼大厦得地基,基不稳则高度就上不去。学困生往往是基本得概念,定理,公式等理解有误区,或以偏概全,导致他们在实践中处处碰壁,长期下去导致他们学习数学枯燥无趣,问题越来越多。作为一线教师,深知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一切为了学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和目标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当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发挥其主体作用,让他们学有所得。4、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业成绩的学习规则和方法。例如:预习、听课、复习、练习、归纳总结等环节中的方法。学困生的学习策略普遍缺乏,表现在:第一,学习环节没有环环相扣,时而不听课,时而不做练习,常常做完练习不总结,这种情况给人一种错觉:该生学习也比较努力,花时间也不少,可就是学不好。第二,学习中每个环节采用的方法不当,例如:听课不会抓重点难点,也不会记笔记,一节课下来似乎听得挺认真,没做其他事,但是问他这节课学了什么?头脑中一片空白。仔细分析学困生的学习过程,发现:他们往往只是孤立、被动的去学习某些知识,不能形成足够的概括技能,无法总结出学习规律,导致学习策略不当。因此,教师应选择好某个学习材料,首先监控学困生按要求完成每一个学习环节,然后教其如何听课,教课后怎样复习,编写特殊练习,教归纳小结与反思等。反复指导和督促学困生进行学习环节的尝试,最后内化为一种良好习惯。学习环节熟练开展之后,可适当加深每环节的具体要求。这一策略在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是:教师的适时监控和鼓励。5、领会数学学习的基本原则(1)主动性和积极性原则。高中数学学习是艰苦的劳动,需克服许多困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靠学习数学去增强自身的才干和发展个性品质。因此,学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接受知识,构建数学认知结构,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基础。(2)循序渐进原则。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各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规律构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系统。前面的内容是后备学习的基础。不少学生学习感到困难,就是因为知识断层,不能连贯。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一方面体现了板块性,另一方面体现了知识内容的承接性。因此,如果某个中间环节没有学好,就应该尽快的利用课余时间补上,否则后继学习会遇到更多困难。(3)及时反馈原则。班级授课制使得教师难于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又由于每个班学生人数偏多,有的学生不能及时将个性化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导致问题越积越多,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学生应主动、及时地与教师交流,暴露自己学习中的问题,争取教师的帮助。(4)独立思考原则。能力的习得一定要通过个人独立思考。教师在教学和辅导过程中,千万不能因为学生思考速度缓慢就急于公布答案,思考过程是其他任何方法都不能替代的。对知识的理解、转化、深入研究等过程都要通过独立思考去完成。学困生应该明确作业和练习要坚持自己做,不能总是求助于别人。6、加强课堂教学的分层递进,使学困生学有所得教师的教学,是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课上得好,个人素质高,师生感情融洽,就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找老师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反之学生对学习厌烦,无兴趣,不愿与老师接触,势必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由于班级中学生学业水平发展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全班同学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各个同学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教师心中要了如指掌。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课前应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安排好不同难度的问题,保证整堂课能够满足各层次学生在课堂上自我表现的欲望,做到因材施教。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片断——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优——优等生;中——学业水平中等的学困生;低——学业水平较差的学困生):第一步:给出指数函数,要求学生求出其反函数。将这个反函数定义为对数函数。在求反函数的环节中,让学业成绩中等的
本文标题: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矫正策略-(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668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