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教案
1、进一步作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2、体会函数三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换,对函数进行认识上的整合。3、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4、体会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5、在动手作图中体会做中的乐趣,养成勤于动手、乐于探索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作图。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三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换。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活动1(1)画函数13xy的图象:(2)求上述函数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学生独立思考、操作、交流、回答;教师可与学生平等交流,提问学生。〗(1)列表:(由于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只需找两点即可)x01/3y-10(2)描点: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3)连线:连接两点即可得13xy的图象令0x,则1y,一次函数与轴交点坐标为(0,-1),令0y,得31x一次函数与轴交点的坐标为(31,0)。问:1、什么叫做反比例函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xky(k为常数且0k)的形式,那么y是x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不能为零。2、让学生猜想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自己尝试作反比例函数xy6,xy4,xy6,xy4的图象。二、探索、研究——揭示反比例函数的特点活动2〖例2〗画出反比例函数xy6与xy6的图象。〖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相互观摩〗教师应重点关注:a、学生能否顺利进行三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换;b、是否熟悉作出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c、在动手作图的过程中,能否勤于动手,乐于探索。反比例函数是我们第一次遇到的非直线函数图象,而且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由断开的两支曲线组成的,我们从描出的点的变化趋势可看出,切记不能用所线连接。师生共析:用平滑的曲线按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把描出的点连接起来,就可得到下图。问:观察画出的图象,思考xy6与xy6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在学生思考、回答后指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是轴对称图形,各有两条对称轴,它们都不会经过原点。)活动3练习:在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下图画出反比例函数xy3与xy3的图象,(可以利用xy3与xy3图象之间的关系画出函数xy3的图象)。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以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然后让两个同学板演,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a、能否掌握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步骤;b、能否用光滑的曲线画出;c能否利用xy3与xy3的关系画出函数的图象。活动4观察函数xy6和xy6以及xy3和xy3的图象。(1)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以及不同点?(2)每个函数的图象分别于哪几个象限?(3)在每一个象限内,随的变化如何变化?学生分组针对上面3个问题结合画出的图象分类讨论,归纳总结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和性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积极引导。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a、学生能否从反比例函数,和与图象中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b、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别人的看法。师生共同分析后指出:y随x的变化情况也同k有关系,即xky,当0k时,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0k时,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总结)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如下:(1)反比例函数(为常数,)的图象是双曲线;(2)当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随值的增大而减小;(3)当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随值的增大而增大。下面我们就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完成下列练习。三、巩固提高活动51、请指出下面的图象中,如下图哪一个是反比例的图象()2、如右图,这是下列四个函数中哪一个函数的图象()A、xy5B、32xyC、xy4D、xy3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引导“学困生”完成任务。在此活动中,学生应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学生是否能将刚学过的知识用于实践。四、课堂总结,提高认识活动6你对本节知识有哪些认识?教师可由学生随意说出一个反比例函数,然后由一个学生说出它的性质。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不同层次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认识程度;(2)学生独立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本文标题: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695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