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爱耳日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金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彭春玲爱耳日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耳聋分级•轻度耳聋26-40dB低声谈话困难•中度耳聋41-55dB近距离谈话困难•中重度耳聋56-70dB可闻大声•重度聋71-90dB可闻耳旁大声•极度聋91dB听不到耳旁大声我国现用的分级分级听阈平均值表现推荐025dB或更小没有或有很轻的听力问题,可听耳语声1(轻度)26~40dB近距离听一般谈话无困难咨询,可能需用助听器2(中度)41~55dB近距离听话感到困难通常推荐用助听器3(中重)56~70dB近距离听大声语言困难需用助听器,如不可能应教唇读和手势4(重度)71~91dB在耳边大声呼喊方能听到需用助听器,如不可能应教唇读和手势5(极重度)包括聋91dB或更大听不到耳边大声呼喊的声音助听器可能有助于懂得话语,需外加康复措施如唇读和手势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减退,重者可致全聋的一种老年性疾病。临床上以老年人双耳先后或同时发生耳聋,并呈缓慢进行听力下降,或伴耳鸣为主要特点。引起老年性耳聋的原因:一、衰老退化:由于老年人全身组织趋于退化,因此内耳及听神经也发生退行性改变。人的听觉器官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内耳有个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即柯蒂氏器。当人体衰老时,耳蜗基底膜的柯蒂氏器即发生萎缩;同时支配基底膜的耳蜗神经发生萎缩。此外,老年人中枢神经发生萎缩,也导致了老年性耳聋二、动脉硬化:老年性耳聋与动脉硬化有密切关系。由于动脉硬化引起听神经的组织变性,从而引起耳聋。三、代谢障碍:随着机体的老化过程,机体的代谢发生障碍,因而不能充分供给听觉器官的营养物质,结果导致内耳感受器的萎缩变性,从而导致老年性耳聋。(1)当别人说话时他们常打岔,常常出现很多笑话,使老年人感到十分尴尬;(2)看电视、听收音机时常将声音开得很大,但此时其他人却无法忍受;老年性耳聋的一般表现:(3)由于耳聋,他们常常不愿意与人交往,当别人有说有笑时,他们常常独自离开或者睁大眼睛发愣;(4)由于缺乏与人交往,他们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古怪,身心受到一定影响,易发生老年性痴呆症。有上述症状之一,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老年人耳聋拖延不治,可能诱发老年痴呆。突发性耳聋(特发性突聋)特发性突聋又名突发性聋,是指短时间内迅速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为耳科急症。患者的听力损失可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达到高峰,或伴有耳鸣及眩晕。本病多发生于单耳,偶有双耳同时或先后受累者。以40~60岁成年人发病率为高,春秋季节易发病。常见诱因有感冒、疲劳、情绪变化等,一般在耳聋前先有高音调耳鸣,约半数病人有眩晕、恶心、呕吐,有自愈倾向,疗效与治疗时机有关系。属于中医“暴聋”范畴.突发性耳聋要马上就医(10天内),否则可能会导致终身性耳聋。听力保养•1、避噪音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是老年人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2、戒挖掏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耳道奇痒难受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3、慎用药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低,应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4、常按摩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5、熄肝火老年人如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神经营养障碍,这样就可能出现听力锐减或暴发耳聋。因此,老年人要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境。•6、多补肾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衰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补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龟龄丸等,也可常喝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猪肾粥等,对于保护听力颇有裨益。老人如何佩戴助听器•佩戴助听器是改善耳聋老年人听力的重要手段。但助听器是不能随意购买和使用的,必须经过严格的验配才可以佩戴。•过早佩戴助听器可能会因接受强声刺激而加重耳聋。验配助听器前,必须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根据本人的听力损失程度,选择适合的助听器。•千万不可自行选购,随意佩戴,以免损害残存的听力。•一般情况下,助听器宜佩戴在听力较差的一侧,使另一只耳朵仍能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以求双耳听觉尽可能和谐一致。•若一耳为中度耳聋,另一耳已达重度耳聋,则应佩戴在听力较好的一侧,这样可获得最佳的听音效果。•而对于双耳耳聋程度一致的中重度耳聋,宜双耳轮替佩戴,以减轻疲劳。希望大家科学科学用耳,远离耳病·
本文标题:爱耳日-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705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