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辅导员考试最全复习资料
辅导员考试复习资料一、资料阅读1、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4、学院对各项奖励的评审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评审程序为:个人或班级提出书面申请,系评审小组初评、推荐,院评审委员会审核通过。5、学生聚众斗殴,视其情节,未造成后果的,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造成后果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对组织、策划或纵容者,加重处分。邀约校外人员参与打架斗殴的,给予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关于感恩教育的思考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然而当今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应引起广泛的关注。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感恩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心理过程决定着人的行为,这一过程可以分解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进而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心理学家也大多把思想品德结构看作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要素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我们就通过这三个层面来分析感恩教育的实施。1、从认知层面点拨学生识恩、知恩。道德认知是对外部规则的建构,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赐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点点滴滴都是好无功利的给予。教育者可以通过品德与社会、语文等教材,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踏访遗迹、查阅资料、唤醒记忆、换位思考等途径,点拨学生知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2.从情感层面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可以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培养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从个人而言,会使其心胸恬淡,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社会而言,会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3.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感恩于行。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越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王阳明曾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譬如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具体可以设计“为父母洗一次脚”、“为老师敬一杯茶”、“为长者让座”、“扮靓自然”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社会转型对学校德育也提出了机遇和挑战,西方的价值观和“自我”思想冲击着优良的传统意识,感恩教育既要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又要超越传统,要反对儒家感恩意识的扩大化,又要重视中西文化的优化融和。值得宽慰的是,社会舆论已经开始注意到感恩意识缺失的严重性,感恩教育已经受到社会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对感恩教育也做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和探讨,一些学校也在积极开展感恩教育。2005年8月,上海市教委正式颁发了第三次修改后的中小学学生守则,首次将“学会感恩”列入《中学生守则》第六条。相信这些做法对公民增强感恩意识,改善社会风气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感恩教育是一个社会工程,家庭、学校、社会要全力构建德育环境,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愿感恩之花常开,感恩之树常青。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来说是好的.他们基本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认识问题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还不强,大学生在面临环境变化和人际关系时,会感到烦燥焦虑,忧郁苦闷,导致压抑,紧张,痛苦等不良心理,产生心理问题.我主要分6点来说一下:1,自我认知障碍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完善过程中,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出现自我认知偏差,甚至造成自我认知障碍.A:自傲:自傲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一种自我认知.自傲者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处处表现自己,对自身的长处无限夸大,炫耀自己,对他人容易指和怪罪,挑三捡四,盛气凌人.好象自己全是优点没有缺点,别人全是缺点没优点.B;自卑:自卑是由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体验.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过分看重自身短处,否定自己的长处或长处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常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和拒绝,行为中采取逃避方式.C:虚荣.虚荣是指追求虚假荣誉的一种心理状态.2,情绪障碍:一个人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的状态下,或处于激烈的情绪状态下,就会造成情绪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会受到影响,出现很多异常的心理和行为,若不及时采取各种调适措施,就可能引发出严重的后果.A:烦恼:烦闷苦恼的事人人都有,失恋,考试不及格,同学关系不和,经济拮据等都可能成为大学生烦恼的内容.烦恼都是有明确的对象和具体的现实内容的.B:焦虑:焦虑是个人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愉快情绪,C:抑郁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表情苦闷,行动迟缓,常感力不从心,思维迟缓,常感力不从心,思维迟钝,联想缓慢,因而言语减少,语流缓慢,语音低沉或整日不语.D:暴躁:是指容易发火,发怒,过分急躁,一触即跳,他人发生矛盾,因一点小事就表现出粗野蛮横,这种人对外界的容纳性相当低,许多人还有很重的哥们义气.E:冷漠:冷漠表现为对外界的任何刺激都无动于衷,无论是悲,欢,离,合,爱,憎都漠然视之.冷漠者初期主要认为生活没有意义,心情平淡,出现抑郁状态,随后发展到强烈的空虚感,内心体验日益贫乏,不愿进行抉择和竞争,缺乏责任感和成就感.3,学习障碍:学习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心理现象.有两类行为A:注意力不集中表现有:a容易走神.b易受干扰.c多余动作增多..d效率低下.B:考试焦虑与怯场a考试焦虑.b考试怯场原因:a学得不好,缺乏自信心;b生活规律失常,贪玩,学习不复习,没睡好;c要格方面,性格比较内向拘谨.4,人际障碍:A:自我中心:B:心理不相容心理不相容即是在人际交往中他人不能与自己观点一致,自己不能引起他人的认同而苦恼焦虑.在心理上有不相容障碍的人,总是将自我缚在一个狭小的交往范围之内,对他人的一些个性特点往往看不惯,因而懒得交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常常会因一些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挑起事端,自伤和气.更严重者,当意见发生冲突的时候,容易义气用事,情绪激动,甚至会导致矛盾激化,将事情引向极端,做出对人对自己都十分不利的傻事.所以,心理不相容是大学生交往中一种极其有害的心理障碍C:羞怯:大学生普遍重视交往,具有一种强烈的交往意识,但在实际交往过程有有的大学生又无勇气.无勇气来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害羞,一是胆怯.羞怯心理主要表现为:D:角色困惑:所谓角色,是指某个人在指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适当的位置,被社会的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有些大学生在交往中没有正确认识自我角色,以及没有根据不同的角色去学习相应的与人交往的行为方式,因此在与人交往中常常碰壁,以致失败.角色困惑主要表现为:在一视同仁时,不坦诚,滑头,不掌握交往的分寸,不顾对象的心理特点,不顾关系的新.在平等互利时,但有的同学以同龄朋友间交往的态度来对待师长,使对方难以接受或反感.当然在人际障碍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恋爱心理障碍.5,恋爱心理障碍: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心理障碍,其中较为常见的有:A,一般的心理问题:比如:谈恋爱的方法:如何避免男女纠缠;怕男友变心和女友移情别恋,如何面对情敌;恋爱双方发生矛盾冲突后如何言归于好;怎样才能获得女子的芳心和男子的真情.再比如失恋后的一些消极心态:1,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2,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3,阁道凌赠,似我回肠恨怎平B,一般的心理障碍:主要有:性冲动;纯情错觉;过分恋父(母);憎恶异性;性嫉妒;性自卑;自恋障碍;学相思;失恋综合症.主要讲两个一是:a学想思.指一方对另一方的一厢情愿的倾慕与热爱为特点的畸型爱情.这是一种深沉而无望,甚至变态的爱情,往往充满着毁灭性的激情和疯狂,在幻觉中自燃,而且自愿奉献一切,具有伟大而深刻的悲哀.b失恋综合症:恋爱的另一否认或中止恋爱关系的结果,给另一方造成的严重的自身的影响.失恋心态:a从此无心爱良效,任他明月下西楼.失恋者羞愧难当,陷入自卑和迷惘,心灰意冷,走向怯懦封闭,甚至绝望,轻生,成为爱情的殉葬品.b不见去年人,泪湿春彩袖.失恋者对抛弃自己的人一往情深,对爱情生活充满了美好回忆和幻想,处欺欺人,否认失恋的存在,从而陷入单相思的泥潭.也有人伎出现一个特殊的感情矛盾--既爱又恨,不能自拔.c阁道凌赠,似我回肠恨怎平.失恋者或因失恋而绝望暴怒,推动理智,产生报复心理,造成毁坏性的结局,或从此嫉俗厌世,怀疑一切,看看什么都不顺眼,爱发牢骚,或从此玩世不恭,得过且过,寻找刺激,发泄心中不满.表现为:情绪极度悲伤,甚至绝望,充满着难堪和羞辱感,甚至羞于见人,自尊严惩受损;充满了虚无感,失意感和失落感;对生活极度冷淡,对异性有憎恶感;有强烈的报复或自杀意念及行为,或者内心为自我折磨.6.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以精神和心理活动失调或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心理疾病有不同类型和程度,既有严重的,极少数人才会患的,也有轻微的,人人都可能患的疾病,但无论轻重,都会给正常的生活,学习,交往带来不利影响.了解有关心理疾病的知识,可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叵造成不良后果.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有神经症,人格障碍,性变态,精神病等.神经症主要包括:神经衰弱,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疑病症.人格障碍(病态人格,人格缺陷):行为怪癖,奇异--偏执型,分裂型人格障碍情感强型,不稳定--病型,自恶型,反社会型,攻击型人格障碍.以紧张,退缩为特点--回避型,依赖型人格障碍性变态,常见的有:同性恋,异装癖,恋物癖,恋童癖,露阴癖,露阳癖,窥淫癖.但关键还是现在的大学生要调整好自身的状态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你会如何处理?问题1.学业问题大学是高中学生向往、追求的目标,也是他们放弃许多兴趣爱好甘于在题海中跋涉的精神支柱。进大学后部分学生为了保持自己在中学的优势,废寝忘食,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还自己学一些社会急需课程,再加上英语、计算机的考级他们处于超负荷运转中。巨大的心理落差还表现在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除了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由老师或家长强行代办之外,大学录取时进行专业调剂也让他们无法就读自己所喜欢的专业。而在一些重点院校还有这样的特殊原因:由于学生们在原先所读中学都非常优秀,但是一进大学就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一个“普通人”,彼此实力相当,优越感的丧失使得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而与此同时,又有部分学生则感到考入大学如释重负,因而即使感到竞争的危机、就业的压力,也提不起努力学习的劲头。2.人际关系问题大学生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了兴
本文标题:辅导员考试最全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71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