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服饰文化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中国服饰文化的制度形态上古时期服饰约在五六千年前,上古先民已从渔猎时代向初具文明的“耕而食,织而衣”的氏族社会发展。根据古籍中“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易经·系辞下》)等有关记载,特别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布帛和纺织工具实物,可大致推定5000年前华夏族的衣裳为上衣下裳形制。华夏族上衣的形制多为交领右衽。“衽”指衣襟,右衽是华夏族上衣的主要特征,而当时少数族人则多为左衽。孔子曾赞扬管仲帮助齐桓公阻止夷狄侵扰的功绩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这里的“左衽”指的就是少数族人的衣襟样式。除衣领、衣襟外,袂(音魅)和缘也是衣的重要部分。袂即衣袖,古代衣袖以长而肥大为惯制,垂臂时手不露出,所以古书上常说长袖﹑修袖。古汉语中有“广袖”﹑“长袖善舞”、“拂袖而去”一类的成语。“缘”是衣的饰边,古人衣裳冠履的饰边忌用间色,而用正色质料。衣裳的饰边里外各宽1寸半,合今天的1寸。古人对衣缘很讲究,往往根据缘的质料和颜色给衣命名。例如以质料命名的有,用锦做缘的叫“锦衣”,用绡做缘的叫“绡衣”;以颜色命名的有“黄衣”、“细衣”等。商周的服饰商、周时期下身穿的服装称为“裳”。下裳类似围裙的形状,腰系带,下系芾(fu)。《仪礼·丧服》郑玄注:“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可知裳由7幅布帛缝纫而成,前3幅,后4幅,腰部带褶,穿有带子,穿着时带子结系腰间。周初制礼作乐,对贵族和平民阶层的冠服制度作了详细规定,统治者以严格的等级服装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威严。深衣和冕服始于周代,这两种服制,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礼记·深衣》注称:“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深衣,衣裳连属制。同当代的连衣裙结构类似,上衣下裳在腰处缝合为一体,领、袖、裾用其它面料或刺绣缘边。深衣这一形制,影响于后世服饰。汉代命妇以它为礼服,古代的袍衫也都采用这种衣裳连属的形式,甚至现今的连衣裙也是深衣制的沿革。周代上衣的款式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襦”。襦(音如)有长襦和短襦的区别,长襦又称“褂”,短襦又称“腰襦”。长襦达到膝盖以上,短襦只到腰。短襦更为常见,所以说到短襦通常不用加“短”字。襦为一般人平时所穿。此外,襦又有单和夹之分,一般把有面有里的襦称为“复襦”,到了冬天,在复襦的夹层中填充丝絮或麻丝,就成了御寒服装。贴身穿的上衣有“亵衣”、“中衣”、“私”等名称。罩衣在古代称为“裼”或“袭”,是指贵族在行礼待客时,罩上的与皮毛颜色相宜的外衣。冬季的御寒服装还有裘和袍,袍的形制与复襦相近,是絮了乱麻或旧丝棉的长衣。《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是说当时战士冬季着袍。裘是毛向外的皮衣,《说文解字》说:“古者衣裳以毛为表。”做裘的皮毛种类多样,其中狐裘、貂裘、羔裘等最为名贵,名贵的裘既轻软又保暖,所以统称“轻裘”,“衣轻裘”也成为等级身份的标志。周代贵族衣轻裘,贫贱者则穿褐。褐是平民﹑奴仆所穿的。褐用麻布制成,既短又狭是其形制特点,所以褐又称为“短褐”。《诗经·豳(音斌)风·七月》描述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的生活说“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可见褐是当时贫贱者的常服。商、周时期下身穿的服装称为“裳”。下裳类似围裙的形状,腰系带,下系芾(fu)。《仪礼·丧服》郑玄注:“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可知裳由7幅布帛缝纫而成,前3幅,后4幅,腰部带褶,穿有带子,穿着时带子结系腰间。左图是窄袖织纹衣、蔽膝穿戴展示图。该图是根据出土玉人服饰复原绘制。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冷色。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商周贵族服饰东周男子服饰右图1是矩领窄袖长衣展示图。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如图所示的样式。这个时期的服装还没有扭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上还挂有玉制的饰物。当时的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叫“大带”或叫“绅带”。另一种腰带以皮革制成,叫“革带“。本图所系的为绅带。上图2为窄袖织纹衣穿戴展示图,根据出土铜人服饰复原。这种服装为矩领,领、袖、襟、裾均有缘饰,肩上有披肩,腰系绦带,并在右侧挂玉佩。此服属于当时一般士人的服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群雄纷争,社会出现了大动荡和大分化,社会的变革带动了服饰制度的变革。深衣式袍服作为服装的主流款式开始流行,这是对周代上衣下裳制所作出的第一次变革。从此,深衣成为人们广泛穿着的一种服装。深衣不再是礼服,而是尊卑共服,从贵族官僚到士人百姓都可着深衣。深衣的形制特点一是上衣下裳连为一体;二是无男女式样的区别;三是整体呈上窄下宽,与后世的袍呈筒状不同;四是着深衣多系腰带,腰带上不及人的肋骨,下不及髋骨。综合起来看,深衣的款式是上窄、下宽、束腰、交领、右衽、直裾、宽袂(袖)、小祛(袖口)。深衣的面料大多为丝帛,我国曾先后在湖北江陵马山、湖南长沙陈家大山等地的战国楚墓中,出土了一批帛画、丝织品及袍服等,据此可知当时衣装色彩绚丽、花纹繁茂、组织复杂、技艺精湛,在世界衣装艺术史上处于领先地位。春秋战国时期在服装方面最重要的变化,是深衣的广泛流行和胡服的出现。春秋战国服饰春秋时胡服开始出现。胡服是指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他们为了游牧骑马的需要,多穿窄袖短衣、长裤和靴子。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促进了汉族宽衣博带、长裙长袍服装的改革。赵武灵王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冲破阻力,下令全国穿游牧民族的短衣长裤,学习骑射,终于使赵国强盛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装改革,胡服从此盛行。伴随胡服也传来了带钩,它是用于结束革带的,由于它比革带的扎结方式更加便捷,因而很快就流行起来。左图为穿窄袖短衣的杂技艺人,战国铜人,传世实物,原件现在美国华府弗里尔美术馆。中图为穿窄袖短衣胡服的奴仆,河北满城出土当户灯铜人。右图为戴冠、穿齐膝窄袖胡服的男子,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战国铜人。胡服春秋战国以前也有裤,当时称为“绔”、“袴”或“胫衣”。《说文解字》:“绔,胫衣也。”早期的裤没有裆,只有两个裤筒,套在腿上,上端有绳带结系腰间,裤筒左右各一,不相联属,所以称为“胫衣”。约至春秋战国时期,有了类似后世的裤子,称为“穷袴”、“裈”(音昆),意思是裤子有裆,不通。段玉裁说:“若今之满档裤,古谓之裈。”有一种犊鼻裈,即后代的短裤﹑裤衩,以其形似犊鼻而得名。宋代,裤子又回到了其最初开裆的形制,即以“膝裤”的形式出现。但与先秦时期的胫衣多贴身穿着不同,这种开裆膝裤,多加罩于满裆裤之外。如上图所示春秋战国妇女服饰右图是曲裾袍服展示图,参考出土帛画复原绘制。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左图是插笄、穿短衣长裙的妇女(河北平山三汲出土中山国玉人)及窄袖短衣、方格纹长裙穿戴展示图,根据出土玉人服饰复原绘制。中山国是战国中期中原地区的一个由白狄族建立的少数民族诸侯国。图中展示的玉人服饰,上穿紧身窄袖衣,下穿方格花纹裙,在当时很具有代表性。人物头上的卷型发饰,形似牛角,可能是中原地区流行的笄饰。秦汉时期,男子以袍为贵。袍服属汉族服装古制,秦始皇在位时,规定官至三品以上者,绿袍、深衣。平民穿白袍,都用绢制作。汉代四百年来,一直用袍作为礼服。汉代深衣仍很流行,但其形制前后有所不同。西汉时流行曲裾深衣,但这种形制的深衣既欠便利又费布帛,所以到了东汉时,一种直裾的襜褕(chanyu)流行起来。东汉开始,社会上层的服饰转入制度化。所以,此后的史书常列“舆服”一门,专门记载当时的冠服制度。汉代丝织业空前繁荣,丝帛品种多样,而且锦绣、印花、敷彩等工艺也有很大发展。战国时用色为青、赤、黄、白、黑五种正色,以及绿、红、碧、紫、流黄五种间色。到了汉代发展为“七彩”色谱系列,七彩包括赤、橙、黄、绿、青、蓝、紫。织造精细、纹样繁复、色彩丰富的面料,为汉代服饰提供了物质基础。深衣式袍服不仅流行于中原地区,而且还流传到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汉代妇女的礼服是深衣,而常服则是上衣下裙。裙裳形制相似,而专称女子的下裳为裙,表明当时裙已带有明显的女性装饰特点。中国秦汉服饰服饰冕服详解左图为西汉时期的朱红罗曲裾长袍。衣长140cm,袖通长245cm,袖宽36cm,袖口宽25cm,腰宽52cm,下摆宽58cm,领缘宽21cm,袖缘宽35cm,摆缘宽29cm。湖南省博物馆藏,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右图为印花敷彩黄纱直裾袍,衣长132cm,袖通长228cm,袖宽38cm,袖口宽28cm,腰宽54cm,下摆宽74cm,领缘宽20cm,袖缘宽37cm。湖南省博物馆藏,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曲裾袍直裾袍禅衣为仕宦平日燕居之服,禅为上下连属,样式与袍略同,但无衬里,可理解为穿在袍服里面或夏日居家时穿的衬衣,也可以解释为罩在外面的单衣。右图是西汉时期的素纱禅衣。衣长128cm,袖通长190cm,袖宽27cm腰宽48cm,下摆宽49cm,领颈缘宽7cm,袖颈缘宽5cm,重48g。湖南省博物馆藏,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此素纱面料为超薄型平纹纱,缫丝织造技术难度极大。左图是汉代绢衣,长约15CM。新疆罗布泊高台土墓出土。此件为殉葬所用,图为服装的模型。因为穿用方便,在汉漠至北朝流行,为“胡服”的式样。禅衣绢衣汉朝服饰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北方民族的大举内侵,导致了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民族的融合促成服饰的又一次变迁,出现了汉衣、胡装并存和胡装逐渐汉化的风尚。就汉服而言,三国和西晋时的汉服与东汉基本相同,但从东晋起,玄风盛行,士族崇尚“自然”,宽松博大的款式在士人中流行开来。即所谓“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放”(《晋书·五行志》)。到了南朝刘宋时,衣裳之肥大可到“一袖之大,足断为两;一裾之长,可分为二”(《宋书·周朗传》)的地步。这种以大袖、长裾为特点,宽松、博大的服装款式,反映了这个时代士人放浪形骸、休闲洒脱、风流自赏的生活旨趣。在北方,由于直接受到边地民族服饰风尚的熏染,胡服十分流行。胡服特点为上衣下裤,上衣的款式特点为直领、对襟、窄袖、开衩。由于胡服紧身合体,穿着后行动自如方便,因此被汉族人所喜爱。这时期的女性服装开始从汉代上衣下裳连为一体的深衣制,向衣、裳独立的方向发展。妇女的服装由宽衣博带变为窄袖紧身,并继续发展了汉末以来的“上俭下丰”趋势,即上衣变得短小,而裙腰越来越高,加之下着厚底的重台履,突出体现了女性下体的长度,给人以修美之感。这时期在衣装的纹饰上也表现出了文化的多元化性。如缠枝纹、忍冬纹、桃形纹、生命树等纹饰,就是佛教文化影响下的产物。而对马、对狮、对羊、对骆驼一类的纹饰,又使衣装透出浓郁的西部风情。魏晋南北朝服饰盛唐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使其成为我国服装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唐代男子的常服为蹼头﹑袍衫、穿长靿靴。但此时的袍衫与前朝略有不同,式样为圆领、右衽、窄袖、领袖裾无缘边。此外,还有襕袍衫和缺胯袍衫等式样。这种袍衫主要是受胡服影响,并且与汉族的生活习惯和礼仪特点相结合,形成了这时期袍衫的风格。《新唐书·五行志》载:“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盛唐女装摒弃了宽袖大袍、交领掩胸等传统款式的束缚,大胆追求开放、新颖的款式。女性衣式适体而多样,既有盘领窄袖袍,又有翻领袒胸衫;既有紧身襦袄,又有薄而透明的轻罗衣。而且色彩、纹饰花样繁多。仅是裙子,就有石榴裙、柳花裙、珍珠裙、翡翠裙、百鸟裙等等,不一而足。不少女性观念开放,穿着大胆,袒胸罗衫束在高束腰的长裙内,尽显女性形体的曲线美。所谓“绮罗纤缕见肌肤”,正是对这种服装的真实写照。由于社会开放度大,女性
本文标题:中国服饰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71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