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楼盘项目消防分管人员培训
项目楼盘消防安全管理人培训李仁泉二0一六年版上海“11.15”火灾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及危害一、火灾的定义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二、火灾的危害(一)毁坏财物,易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二)残害人类生命(三)破坏生态平衡(四)引起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三、火灾的特征无数的火灾实例表明,火灾具有以下特征:(一)发生频率高(二)突发性强(三)破坏性大(四)灾害复杂(五)易形成灾害连锁和灾害链(六)灾后事故处理艰巨四、火灾的分类(一)按火灾中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4968—2008中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六种不同的类别。1.A类火灾2.B类火灾3.C类火灾4.D类火灾5.E类火灾6.F类火灾(二)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1.特别重大火灾2.重大火灾3.较大火灾4.一般火灾第二节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一、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一)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二)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三)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四)维护公共安全二、消防工作的特点(一)社会性(二)行政性(三)经常性(四)技术性第三节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基本制度一、消防工作的方针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一)预防为主(二)防消结合二、消防工作的原则《消防法》确立的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一)政府统一领导(二)部门依法监管(三)单位全面负责(四)公民积极参与三、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消防法》明确规定: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第二章消防安全检查基础知识第一节单位的消防安全检查一、单位消防安全检查的目的作用和形式(一)消防安全检查的目的作用1、全面了解单位的消防安全状况2、及时发现单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火灾隐患3、及时纠正处理违法、违规、违章行为、4、为制定修改灭火和应急预案提供依据5、为调查火灾事故原因和处理火灾事故提供依据6、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整改7、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8、保证单位的消防安全目标顺利完成(二)消防安全检查的形式1.一般日常性检查2.防火巡查3.定期防火检查4.专项检查5.夜间检查6.其他形式的检查二、单位的防火巡查(二)单位防火巡查的内容(一)单位防火巡查的频次及要求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3.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三、单位的防火检查(一)单位防火检查的频次及要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二)单位防火检查的内容1.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3.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4.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5.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6.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7.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8.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9.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10.防火巡查情况;’11.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12.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四、单位消防安全检查的方法(一)查阅消防档案消防档案应注意以下问题: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档案应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其内容必须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第42条、第43条的规定,全面详实地反映单位消防工作的实际状况。2.制定的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技术规程。3.灭火和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可靠。询问员工是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实施消防安全检查时最常用的方法。为在有限的时间之内获得对检查对象的大致了解,并通过这种了解掌握被检查对象的消防安全状况建、构筑物消防人员可以通过询问或测试的方法直接而快速地获得相关的信息。(二)询问员工1.询问各部门、各岗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了解其实施和组织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概况以及对消防安全工作的熟悉程度。2.询问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了解单位对其培训的概况。3.询问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了解其是否具备岗位资格。4.公众聚集场所应随机抽询数名员工,了解其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报火警和扑救初起火灾的知识和技能。(三)查看消防通道、防火间距、灭火器材、消防设施等情况(四)测试消防设施第二节火灾隐患的认定及整改一、火灾隐患的含义火灾隐患通常是指单位、场所、设备以及人们的行为违反消防法律、法规、有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危及生命财产安全、阻碍火灾扑救等潜在的危险因素和条件。二、火灾隐患的分级(一)一般火灾隐患(二)重大火灾隐患一般火灾隐患是指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引发火灾的可能,且发生火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但危害后果不严重。重大火灾隐患是指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火灾危害增大,并由此可能造成特大火灾事故后果和严重社会影响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三、火灾隐患的认定1.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不能立即改正的;2.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3.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4.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不能立即改正的;5.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6.其他可能增加火灾实质危险产生或者危害性的情形。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1、直接判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且不存在可以不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情形的建筑或场所,可直接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1)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储罐区,未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2)甲、乙类厂房设置在建筑的地下、半地下室;(3)甲、乙类厂房、库房或丙类厂房与人员密集场所、住宅或宿舍混合设置在同一建筑内;(4)公共娱乐场所、商店、地下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楼梯的设置形式及数量不符合规定;(5)旅馆、公共娱乐场所、商店、地下人员密集场所未按规定设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6)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储罐(区)未按规定设置固定灭火冷却设施。2、综合判定(1)人员密集场所存在表2-4-1中第l条至第11条要素2条以上(含本数,下同),且不存在可以不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情形,可综合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②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存在表2-4-1中第12条至第17条要素2条以上,且不存在可以不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形,可综合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③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重要场所存在表2-4-l中任意要素3条以上,且不存在可以不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情形,可综合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④其他场所存在表2-4-1中任意要素4条以上,且不存在可以不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情形,可综合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四、单位对自身存在的火灾隐患的整改(一)火灾隐患当场改正(二)火灾隐患限期整改第二章防火巡查第一节概述防火巡查是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巡视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消除火灾隐患,纠正、制止违章行为,避免和减少火灾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一、防火巡查的工作内容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3.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二、防火巡查的规范化要求1.负责防火巡查的人员。单位的防火巡查一般由当日消防值班人员负责。2.防火巡查的部位。防火巡查的部位一般是单位依据有关消防法规确定的重点部位,例如配电室、厨房、员工宿舍、锅炉房、计算机房、消防控制室等。3.防火巡查的频次。防火巡查的频次由单位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公共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问应每两小时巡查一次,其他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4.防火巡查人员的工作任务。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当及时扑救并立即报警。5.防火巡查记录。防火巡查时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当在巡查记录上签名。防火巡查记录表见表1—1。填写要求:防火巡查员要及时填写;填写内容要简明扼要,准确无误;填写完毕后,当班巡查人员和主管人员要签字。三、对防火巡查人员的技能要求根据《建(构)筑物消防员国家职业标准》,初级消防员应重点具备下列各项基本技能:1.能识别巡查区域内的各种火源,并能判定违章用火行为;2.能识别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等安全疏散设施;3.能判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4.能判断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是否完好;5.能识别防火门、防火卷帘等消防分隔设施;6.能判断防火门、防火卷帘的外观与状态是否正常;7.能填写《防火巡查记录》。一、火源管理的相关知识第二节典型火源场所的防火巡查(一)火源的概念火源是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包括某些爆炸性物质)发生燃烧或爆炸的能量来源。这种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还有电能、机械能、化学能、光能等。(二)火源的分类常见火源有以下七类:1.明火焰;2.高温物体;3.电火花;4.撞击与摩擦;5.光线照射与聚焦;6.绝热压缩(机械能变为热能);7.化学反应放热(化学能变为热能)。(三)明火焰的危险性及其安全对策1.明火焰的危险眭和表现形式2.明火焰的安全对策(1)对于储存易燃物品的仓库,应有醒目的“禁止烟火”等安全标志,严禁吸烟、入库人员严禁带人火柴、打火机等火种。(2)烘烤、熬炼、蒸馏使用明火加热炉时,应用砖砌实体墙完全隔开。烟道、烟囱等部位与可燃建筑结构应用耐火材料隔离,操作人员必须临场监护。(3)使用气焊气割、喷灯进行安装或维修作业时,应遵守规章制度办理动火证,危险场所备好灭火器材,确认安全无误后才能动火。(4)强化管理职能是控制明火焰成为点火源的有效办法。必须对生产、储存和生活中存在或可能出现的明火焰,施以严格的管理控制。如建立健全各种明火的使用、管理和责任制度,并认真实施检杏和监督。常见微小体积的高温物体有:烟头、烟囱火星、蒸气机车和船舶的烟囱火星、发动机排气管排出的火星、焊割作业的金属熔渣等。另外还有撞击或摩擦产生的微小体积的高温物体,如砂轮磨铁器产生的火星、铁制工具撞击坚硬物体产生的火星、带铁钉鞋摩擦坚硬地面产生的火星等。(四)电火花的火灾危险性及其安全对策1.电火花的火灾危险性和表现形式2.电火花的安全对策①对所需点火能量较小的散发可燃性气体、易燃性液体蒸气、爆炸性粉尘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应根据危险性等级采用具有相应防暴性能的电力机械和设备,以避免产生电火花。②要根据使用环境选用相应的电气配线,并且要及时检测线路和设备的绝缘性能,防止因设备线路老化而产生火花。③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所有的金属外箱、框架、防护装置、机壳、导线管都要进行可靠接地,其接地电阻应由计算确定。(1)防电火花成为点火源的主要对策(2)防雷电安全对策①对直击雷采用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等,引导雷电进入大地,使建筑物、设备、物资及人员免遭雷击,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②对雷电感应,应采取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与管道以及结构钢筋等予以接地的措施,以防放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事故。③对雷电侵入波应采用阀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保护问隙避雷器、进户线接地等保护装置,预防电气设备因雷电侵入波影响造成过电压,避免击毁设备,防止火灾爆炸事故,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二、典型场所火源管理的防火巡查要点156(一)总配电室(配电室、计算机房、电话总机室)的防火巡查要点和处置
本文标题:楼盘项目消防分管人员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79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