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三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爱祖国《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做好歌片(小黑板上抄歌曲、电子琴、录音机、光盘、电视机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4.分段深入欣赏:(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2)“风”“雨”的含义?(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研究的问题:(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红旗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教学重点: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教学难点: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讨论:红旗代表了什么?(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全体四个阶级对党的向心之意,受党的全面的领导。2.导入课题《红旗颂》。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了“红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音乐作知识上的准备,又奠定了一节课的情绪基调)二、分段聆听《红旗颂》1.释义:“颂”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炼:歌颂、赞颂)2.聆听引子部分。(1)聆听引子部分,设问:乐曲的引子部分给我们怎样的感觉?你在引子中听到了哪首歌曲的曲调?(2)师生讨论。(3)复听引子,配上吹号角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庄严嘹亮。(设计意图:引子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庄严辉煌,为接下来主题的出现作好铺垫)3.聆听红旗主题。(1)师:这样庄严的引子会引出怎样一段音乐主题呢?(2)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赞颂、深情的).(3)介绍创作背景。师:这样一段深情的旋律怎么会出现在作曲家的脑海里呢?作曲家吕其明从小浴血战火,父亲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当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吕其明不禁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夜不成寐地创作出了这首红旗的颂歌。(4)再听一遍,老师随主题曲调深情哼唱“啊”。(5)请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对红旗的深情。用“啊”哼唱“红旗主题”(设计意图:深情舒展宽广的红旗主题需要教师很好的引导,用情绪感染学生,借助具有歌颂性质的“啊“的发音哼唱主题,进一步感受、体验主题。创作背景的介绍不是以理性)的方式出现,而是以感性的方式呈现,作为激发学生情绪、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一个环节。4.略听第二主题。(1)师:仰望五星红旗,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怎能忘记那个艰难的战争年代?让音乐带着我们去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吧。2)聆听双簧管演奏的主题音乐,结合战争浮雕图片,想象音乐表现的艰苦的战争年代。(设计意图: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所以在聆听时进行详略取舍,这第二主题就是处理成略听的部分,不作展开,只是用来深化对音乐形象的理解)5.聆听行进主题。(1)导语:革命是这样的艰难,但英雄们有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让音乐告诉我们。(2)听行进主题。听后交流:战士们没有退缩,一直在坚定、自信地前进。(3)再听行进主题。设问:这段旋律前面出现过吗?(聆听后交流)(4)师:同样的旋律,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教师分别演唱红旗主题和行进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发现:速度变化了,节奏变化了,加入了附点节奏。教师小结:同样的旋律,速度变了,节奏变了,情绪也随之变化了。(5)复听“行进主题”,学生做行进动作,感受音乐的坚定自信。(设计意图:行进主题更适合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特点,所以我采用动作感受法欣赏这一主题。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想象音乐形象,用动作体验音乐动律,再通过对比法深入。引导学生发现音乐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欣赏能力)5.聆听“红旗主题”再现。(1)师: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迎来了中国的解放,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共和国的蓝天上。我们的人民意气奋发,我们的军队坚强如钢。。(图片:天安门阅兵式)(2)聆听“红旗主题“的再现。听后提问:你觉得重复的是哪个主题?(红旗主题,即第一主题)再听,有什么变化?复听生答:情绪更高涨了。三、完整欣赏《红旗颂》(1)设问:让我们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听的过程中可以哼唱,可以动起来。并注意听,音乐主题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边听边参与音乐表现。(2)聆听《红旗颂》(3)听后交流。《卢沟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当今时代,创作歌曲不少,但是写给孩子的歌不多。既动听又具有历史意义的歌更是少之又少。二、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卢沟谣这首歌,正确把握演唱这首歌曲的情绪。了解卢沟桥事变,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唱卢沟谣这首歌,并且能够唱得悠扬流畅。教学难点:合唱部分在本首歌曲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低声部则大多采用高声部下的一个三度。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谱。五、教学过程一、音乐知识复习节拍练习在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打开你的音乐宝库,试着拍一拍老师给出的这段节奏:XXX―∣XXX―∣XXXXXX∣X―――‖(1、学生试拍2、指生拍掌声鼓励)同学们拍的都很正确,谁能告诉大家这段节奏的拍号?(四四拍)很好,那老师圈出的这个节奏是几拍?(四拍,试拍读)四四拍的节奏中经常出现这种四拍的长音,无论在拍、读还是唱的时候我们都要注意把时值唱准确。看来大家的音乐宝库中积累了很多的“珍宝”,希望今天的音乐之旅能更加充实你的宝库。二、学习新歌1、初听感受同学们,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座桥,它一边是历史的崎岖,一边是和平的坦途。八百年风雨迷障,积淀了沧桑绘制庄严。它就是“卢沟桥”(观看《卢沟桥》歌曲视频)好听吗?()2、按节奏读歌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卢沟谣》(板书)首先让我们跟随音乐的节拍,把歌词读一下。(随音乐按节奏读歌词,注意四拍长音,要读准确)3、再听歌曲接下来,请大家看着歌谱再来欣赏《卢沟谣》,听完请大家从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谈一谈你对歌曲的理解?(看谱欣赏)《卢沟谣》是一首历史童谣,是一首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的歌,唱中国精神的歌。谁能告诉大家你的理解?你觉得歌曲的速度怎样的?(中速)歌曲从头到尾速度有没有变化呢?(一开始是中速,后来就变成稍慢了)这位同学听得很认真。从歌曲中的速度提示语:稍慢、渐慢(板书)我们也可以看出来。那么歌曲速度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力度、情绪随之的变化呢?请大家仔细聆听老师的演唱,听完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4、师范唱师范唱,重点放在第二段的放慢速度,情绪隐忍、压抑——愤怒——宣泄(学生描述:力度有时强有时弱,一开始很柔和,很优美,试着哼一哼。后来变得强了,、、、、、)同学们分析的很到位,歌谱中的力度记号也印证了我们的结论。mf在歌曲中表示中强,f表示强,ff表示特强(板书)结合本首歌曲,在mf处我们要唱的柔和、柔美。f处要唱的坚定有力量。ff要唱的振奋激昂。5、歌曲学唱构成音乐的各要素之间是彼此相连的,速度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力度、情绪等要素的变化,在演唱时,我们要特别注意把这些变化用你的歌声表现出来。6、分段学唱、重点乐句教唱接下来,请同学们用歌声来走进卢沟桥,走进那段中国人自强不息、奋勇抗战、保家卫国的历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的:能用欢乐、活跃的情绪,甜蜜的歌声演唱歌曲,并积极地参与表演歌曲。2、才能目的: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示力和发明力,培育学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才能。二、教学重点在凝听中完全地唱好并表示好这首歌曲。三、教学难点第三乐句的歌颂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酷爱之情。四、教学用具教学用琴、歌词卡片、小奖品、音乐课件。五、教学办法重要采用形象直观性、体验性、探究合作性、综合性教学法,使技巧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串于音乐实践中,让学生在快活中学习。六、教学手段采用听歌曲、看影片、说感受、小组赛、编动作等手腕相联合的办法来感知音乐。教学进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听着《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曲叉着腰跳着跑跳步进教室。2、师生用音乐语言相互问好。二、导入新课1、课件展现世界地图。问:孩子们,这是什么?谁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我们的祖国?2、课件展现中国地图。问:你是怎么找到的?师:是啊!我们巨大的祖国就象一只昂首啼鸣的公鸡,在这上面绿色的是山岭、草原,蓝色的是海洋、河流,让我们一起来观赏祖国的风光吧!3、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做背景音乐,同时课件展现祖国的风光图片(如:长城、故宫、黄河等)和奥运夺金、火箭发射、阅兵仪式等出色片断,让学生观赏。问:我们的祖国漂亮吗?我们的祖国强盛吗?你们爱祖国吗?三、揭示、板书并歌颂课题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这首歌,表情真挚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爱祖国的美好情感。2、能积极参与《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的集体舞活动。。3、在创编集体舞的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创编简单的动作,并从中体验创造的喜悦。4、学习竖笛演奏法。教学内容1、本单元以“祖国妈妈”为情感主题,安排了演唱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两个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和听赏,逐形成爱妈妈、爱祖国的美好情感。2、音乐活动“唱一唱”和“吹一吹’6、3、2三个音。并为《牧童谣》作简单伴奏。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二单元美妙童音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出《春来了》,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唱出三拍子的韵味、连音与断音的对比。2认识3/4拍的拍号,并感受其强弱规律以及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通过听音填空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听吧辨音高的能力,并能用五线谱写出来。3通过欣赏,进一步熟悉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中,唢呐的音色及其表现特征,感受音乐,并通过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4通过学习,《勇敢的鄂伦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二、教学重点:1轻快优美的声音,三拍子的韵律。2八孔竖笛合奏教学,注意协调性。教案序号2课题第二课春来了课型新授一、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出《春来了》,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唱出三拍子的韵味、连音与断音的对比。2认识3/4拍的拍号,并感受其强弱规律以及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通过听音填空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听吧辨音高的能力,并能用五线谱写出来。3通过欣赏,进一步熟悉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中,唢呐的音色及其表现特征,感受音乐,并通过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4通过学习,《勇敢的鄂伦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二、教学重点:1轻快优美的声音,三拍子的韵律。2八孔竖笛合奏教学,注意协调性。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春来了》了解并掌握有关知识一组织教学:1引导学生说一说上学期所学的内容,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复习1-2支歌曲。二放一首乐曲----关于春天的。1师:同学们,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2请学生说一说对春天的感受,说一说你们眼里的春天。三教新歌《春来了》1听音乐《春来了》感受三拍子的韵律。2复习音乐知识3每小节三拍4以四分音符为一拍3随音乐感受三拍子的韵律。4学唱歌曲1)哼鸣歌曲旋律2)听琴模唱歌曲旋律1---3遍3)学唱歌词:注意:娘。看。被都是一字
本文标题: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844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