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硕士论文-电子送经电子卷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电子送经电子卷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作者:张良春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参考文献(46条)1.吴文英.陈瑞琪我国纺织机械产业的现状与竞争策略分析2001(02)2.杨怀罕国产剑杆织机存在的问题与改进途径2002(03)3.徐立权基于伺服控制的剑杆织机送经及卷取机构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14.润淦剑杆织机发展趋势1998(03)5.王容根国外无梭织机的发展现状2004(04)6.王晓红加快信息化建设改造传统纺织企业2001(03)7.郭宏亮从第八届中国纺织机械展览会看织机的最新发展动态2003(01)8.洪海沧当前国内外剑杆织机的技术水平与发展趋势20039.陈革.林申织机电子送经和电子卷取技术的发展趋势1999(06)10.舒建文无梭织机常见电子送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发展2003(10)11.赵怀勋.张平国电子送经电子卷取电子多臂控制原理和产品开发1999(11)12.吕百熙机织概论199213.朱保林织造原理200214.夏金国.李金海织造机械199915.高卫东.荣瑞萍.徐青山现代织造工艺及设备199816.毛新华新型织造设备与工艺200017.王鸿博.邓炳耀.高卫东剑杆织机使用技术200418.申琼高档剑杆织机电子送经和电子卷取装置的研究与开发[学位论文]硕士19.黄故棉织原理199520.陈元甫.洪沧海剑杆织机原理与使用200521.朱苏康.陈元甫织造学199622.何勇.王生泽光电传感器及应用200423.周立功ARM与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200424.LPC2292使用指南25.慕春棣嵌入式系统的构建200426.李驹光ARM应用系统开发详解200327.INAl28芯片使用资料28.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99729.吕华伟.朱德森基于196KC的步进电机检测系统的设计2003(05)30.赵峰EPC-755A微型光电编码器及其应用2000(01)31.张迎新单片机初级教程199932.PSDAl223A3-N电机说明书33.郭庆顶.王成元交流伺服系统199434.RS-485总线理论与实践35.饶运淘现场总线CAN原理与应用技术200336.PCA82C250芯片技术资料37.周立功ARM与嵌入式系统实验教程(1)200438.SP708S芯片资料说明书39.刘选忠实用电源技术手册模块式电源分册199940.叶慧贞.杨兴洲新颖开关稳压电源199941.LM2575,LM2676,SPX117M3-3.3,SPX117M3-1.8电源芯片资料42.陶勇华.尹怡欣新型PID控制及应用199843.查看详情44.扬克俊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技术200445.林国荣.张友德电磁干扰及控制200446.赵晶电路设计与制版-Prote199高级应用教程2000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景秋根.庞华.肖亚锋.郁宏良THEMA11EXCEL剑杆织机电子送经装置性能分析-现代纺织技术2007,15(1)介绍了THEMA11EXCEL剑杆织机电子送经系统的构成及作用,分析了经纱张力检测控制原理,并提出了安装调试时工艺参数配置的原则和方法,对使用过程中的维修和检测具有指导意义.2.学位论文鄢来朋高速剑杆织机的电子送经和电子卷取的研究2005无梭织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剑杆织机的发展是无梭织机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研究剑杆织机的控制系统,提高其自动化水平,加强我国剑杆织机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高速剑杆织机自动化的一个子系统——电子送经和电子卷取的实现。主要工作如下: 1.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无梭织机主要是剑杆织机的主控系统和电子送经电子卷取系统的主要形式,发展水平,并结合当今电子送经和电子卷取的发展的趋势,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2.通过分析剑杆织机的织造原理,讨论了织机的五大运动形式和实现机构以及其辅助机构,并重点论述了电子送经和电子卷取的特点和实现方式,提出了本文所采用的方式和相应的硬件形式。 3.通过分析电子送经和电子卷取控制中主要反馈信号经纱张力的形成和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减少张力波动的措施,得到良好的经纱张力信号。同时分析了经纱张力的检测的两种方式,提出了本文应该采用的检测方式。 4.通过对系统功能模块的分析和控制方法的比较,提出了本文采用的电子送经和电子卷取实现的方式的硬件和软件控制程序。对于硬件结构重点分析了相应模块的功能,通过现场的调试和检测,论证了模块的实现性;对于软件控制程序,提出了综合考虑后的控制算法,最大限度地利用硬件功能以取得最好的控制功能,同时通过现场调试,对控制的效果做了检验。最后对电子送经和电子卷取实现的新方式做了初步的总结和展望。 该电子送经和电子卷取系统的实现良好,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3.会议论文景秋根.郁宏良THEMAllEXCEL型剑杆织机电子送经装置性能分析2005介绍了THEMAllEXCEL剑杆织机电子送经系统的构成及作用,分析了经纱张力检测控制原理,并提出了安装调试时工艺参数配置原则和方法,对使用过程中的维修和检测有指导意义。4.学位论文王炉意剑杆织机电子送经系统与控制算法的研究2008研究和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剑杆织机电子送经系统,提高剑杆织机的自动化水平,对缩短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满足国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了课题的目的以后,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剑杆织机的研究现状,比较当前常用的电子送经系统,并分析了各种电子送经系统特点,确定了本系统的实现方式。(2)分析了电子送经系统的原理,在分析了经纱张力的影响因素后提出了经纱张力的采集方案。并提出了电子送经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为下面控制系统的搭建提供指导。(3)介绍了电子送经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伺服放大器参数的设置,以及MK-120S可编程控制器的参数和本系统所用到的功能,最后介绍了触摸屏界面。(4)分析了传统PID控制的不足,设计了单神经自适应PID控制器,最后对控制算法进行改进,包括K值的在线修改,和神经元学习算法的改进,提高了控制器的性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5)设计了电子送经系统的软件,主要包括工艺逻辑部分、工艺数据处理部分、主轴转角信息转换部分、经纱张力采集子程序、增量脉冲处理子程序和触摸屏界面设计。工艺逻辑部分根据外部输入对织机转台进行转换,为织机在不同状态下工作做准备;工艺数据处理部分包括织机运行中的重要参数的计算;主轴转角信息部分介绍了转角信息获取的算法;张力采集程序部分讨论了经纱张力转换程序的设计;增量脉冲处理子程序介绍了单神经元PID控制器的实现;最后介绍了人机界面所包含的参数显示和参数设定。5.会议论文景秋根.郁宏良THEMA11EXCEL型剑杆织机电子送经装置性能分析2005介绍了THEMA11EXCEL剑杆织机电子送经系统的构成及作用,分析了经纱张力检测控制原理,并提出了安装调试时工艺参数配置原则和方法,对使用过程中的维修和检测有指导意义。6.学位论文申琼高档剑杆织机电子送经和电子卷取装置的研究与开发2002该文以意大利NouvoPignone公司的FASTS型高档剑杆织机为对象,深入分析与研究了其先进的电控系统以及相应的电子送经和电子卷取装置,同时针对国内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了改进.在理论上,分析与研究了剑杆织机的运动原理以及各个运动之间的同步关系,然后从纱线张力控制的角度出发,分析和综合了剑杆织机系统中对经纱张力产生影响的各因素,总结出一个以开口、打纬和卷取等因素为扰动的经纱——织物系统模型,并通过实验手段,总结了该模型的一些内部规律.在实践环节上,消化和吸收了原剑杆织机的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了在大屏幕LCD上的汉字操作界面、解决了原型系统中的Y2K问题以及控制的实时性等关键问题;充分利用当今驱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的成果,自行设计了一套电子送经和电子卷取装置,同时完成了了高性能电子送经、电子卷取装置与织机控制系统的集成.7.会议论文景秋根.庞华.肖亚锋.郁宏良THEMA11EXCEL剑杆织机电子送经装置性能分析2007介绍了THMA11EXCEL剑杆织机电子送经系统的构成及作用,分析了经纱张力检测控制原理,并提出了安装调试时工艺参数配置的原则和方法,对使用过程中的维修和检测具有指导意义。8.会议论文景秋根.郁宏良THEMA11EXCEL剑杆织机电子送经装置性能分析2006介绍了THEMA11EXCEL型剑杆织机电子送经系统的构成及作用,分析了经纱张力检测控制原理,并提出了安装调试时工艺参数配置原则和方法,对使用过程中的维修和检测有指导意义.9.期刊论文冯丽.陈玲.黎晓龙.FENGLi.CHENLing.LIXiao-long剑杆织机的电子送经卷取系统设计-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3)阐述了电子送经卷取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对以ARM7为核心芯片的电子送经卷取控制系统硬件进行了设计.系统采用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并对操作系统的移植和多任务管理进行了介绍.10.学位论文崔永国基于DSP的剑杆织机电子卷取送经控制系统研究2007剑杆织机作为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无梭织机,目前被大规模广泛使用。送经、卷取系统是织机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经纱张力和织物纬密控制精密程度关系到织机根本性能,是评定织机质量的最重要技术指标。而电子送经电子卷取已经成为高档织机的重要标志,所以提高和改善剑杆织机的送经和卷取控制系统性能非常必要,因此提出了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和交流伺服技术的电子送经电子卷取控制系统。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在分析了国内外送经和卷取系统的发展情况、电子送经电子卷取运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SP和交流伺服技术的电子送经电子卷取控制系统方案。其次,设计开发了基于DSP的主控模板和交流伺服系统的电子送经电子卷取控制系统硬件系统,给出了硬件系统结构设计的原理图。第三,开发了基于DSP的主控模板和交流伺服系统的电子送经电子卷取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了电子送经恒张力控制,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预设八种张力;实现了电子卷取纬密的精确控制,具有在线变纬密功能,并可通过人机交互预设八种纬密;同时还可对织机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此外,系统还增加了停桥的功能,配合实时在线变纬密的功能,可以实现纬纱堆积图案的特殊工艺要求。第四,系统硬件采取光电隔离、屏蔽等抗干扰措施,软件采取看门狗、指令冗余等抗干扰措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最后,针对开车痕问题提出了张力补偿和纬密补偿两种实用的解决方案,使开车痕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系统经过长期的现场调试,运行稳定,控制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实现了预期的效果。本文链接::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6e49185e-e9cc-41cd-bc6d-9e0101586393下载时间:2010年9月30日
本文标题:硕士论文-电子送经电子卷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907 .html